“嗯,二哥说的不错,不管大明朝廷提出来什么要求,朕看都是可以答应的,朕相信,此次交易,虽说我大清国拿出了这么多的钱财,可大明朝廷不可能安宁的。”
皇太极做出决定之后,看了看众人,不无担忧的开口了。
“十二弟脾气不是很好,朕担忧他和大明朝廷谈判,会滋生事端的,弄不好七弟的性命会遭遇到危险,朕看需要派遣一名汉人前去协助。”
皇太极华裔刚落,范文程马上开口了。
“奴才愿意协助武英郡王,完成与大明朝廷的谈判。”
皇太极看了看范文程,脸上的神情很是为难,他很清楚,派遣一般的汉人,阿济格根本就不在乎,绝不会听从建议,不过范文程是他最为信赖的汉人,若是派遣去谈判,惹怒了阿济格,不知道阿济格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皇太极可不笨,尽管他很是器重范文程,他的这些兄弟子侄,可不会特别尊重范文仲。
看见皇太极没有马上表态,范文程再次开口了。
“皇上,奴才一定协助武英郡王,接回贝勒爷。”
其他人都没有说话,显然是默许了。
到了这个时候,皇太极也不好反对了,毕竟阿巴泰被明军生擒,必须要赎回来,还有那么多的八旗子弟。
“好吧,如此就辛苦范大学士了,此事完成之后,命令阿济格迅速回到沈阳,朕还有话要和他好好说说。”
如此重大的事情,短时间之内就商议决定下来,这就是皇太极办事的作风,故而大清国的政令才能够非常畅通。
看着众人离开大政殿,皇太极的脸上没有什么笑容,他的这些兄弟子侄,一个个都是非常傲气的,代善老谋深算,多尔衮、多铎和阿济格是亲弟兄,三人都有些狂妄,若是两个起来,势力不一般,皇太极所能够倚重的,重点还是儿子豪格以及济尔哈朗。
好在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努力,皇太极的力量已经不一般,满八旗之中,他掌管了正黄旗和镶黄旗,豪格掌管了正蓝旗,这上三旗都是他们父子直接掌控的,也是战斗力最为强悍的,忠心耿耿的济尔哈朗掌管镶蓝旗,至于说说多尔衮、多铎和阿济格,分别掌管了正白旗、镶白旗以及镶红旗,就算是联合起来,力量也不足与与皇太极抗衡。
皇太极很清楚,大清国一切都以实力为尊,经过这么多年的奋斗,他的实力已经远不是以前的样子,而且权威完全树立起来,才能够掌控这些厉害的兄弟和子侄。
第三百零八章 谈判
崇祯九年八月初一,大明朝廷与大清国的谈判,在古北口密云后卫所在地举行。
皇上要求张凤翼和郑勋睿两人负责谈判事宜,一个是内阁辅臣、兵部尚书,一个是兵部左侍郎、左副都御使,这也表明了皇上对此次谈判的重视,不过这次的谈判,还是在朝廷之中引发了很大的争议,以钱士升为代表的东林党人,对谈判是深恶痛绝,他们认为后金鞑子乃是蛮夷,没有资格与大明朝廷谈判,不过内阁首辅温体仁等人,对谈判是支持的,他们非常清楚,若是真的能够拿到一千万两白银,对于国库空虚的朝廷来说,将是极大的帮助。
张凤翼的事情很多,而且后金鞑子撤离之后,皇上的注意力,已经转到内阁了,内阁缺了这么多的人,必须要补充上去,老是这样下去是不行的,张凤翼因为总督各路大军进京勤王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呼声很高,有着极大的可能成为内阁次辅,所以张凤翼的注意力,早就集中到这方面去了,不可能离开京城去和后金鞑子谈判。
谈判的所有事宜,都是郑勋睿负责。
张凤翼对郑勋睿是绝对信任的,不管郑勋睿在谈判过程之中做出什么决定,他都是支持的,已经是司礼监秉笔太监的高起潜,对郑勋睿也是刮目相看,郑勋睿在乾清宫替他表白功劳,高起潜是绝不会忘记的,他认为郑勋睿可交,所以也是支持郑勋睿的,时常在皇上的面前不着痕迹的为郑勋睿说好话。
所以郑勋睿与后金鞑子的谈判,总体上来看,环境还是不错的。
郑勋睿率领的一万郑家军将士,驻扎在密云后卫的军营里面。阿济格率领的两万后金鞑子,驻扎在三岔口。
三岔口距离古北口不到二十里地,这也预示着,阿济格是做好充足准备的。
辰时,谈判正式开始。
郑勋睿和徐望华进入到已经布置好的营房里面。
阿济格与范文程也跟随进入到营房里面。
阿济格与范文程两人的年纪都不是很大,阿济格三十二岁。范文程三十九岁,不过他们看向郑勋睿的眼神,还是充满了惊奇,无他,郑勋睿看上去太年轻了,难道是大明朝廷无人了,派遣如此年轻的人前来谈判。
范文程低声和阿济格说了几句话,大概的意思是面对如此年轻的大明官员,应该是好事情。没有见过什么世面,没有经受过磨砺,很好糊弄。
范文程是用满语说的,阿济格连连点头,脸上甚至露出笑容。
双方很快开始相互介绍。
听到范文程的名字,郑勋睿看向了眼前的这个中年人,刚才他明明听到范文程用满语说话,他还以为范文程也是满人。
熟知历史的郑勋睿。当然知道范文程这个人。
介绍完毕之后,郑勋睿首先开口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