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河岸,当年隋军战死数十万人才占领的城池已重新被高丽人占据,如今一条辽水已经挡不住高丽人的野心,他们利用高开道投降的机会,开始向西扩张了。
辽河宽约数十丈,水深波平,此时辽河上已经架上了两座浮桥,一队队高丽士兵正快步渡过浮桥,向河西岸进发,在河东岸,数万大军密集排列,声势浩大。
尽管盖苏文和高开道的谈判是出兵三万人,但在最后决策时,手握军政大权的高丽宰相渊太祚改变了主意,他认为三万军战胜隋军会很艰苦,便决定出兵五万,由他亲自率领,迎战隋军。
辽河岸边,渊太祚目光阴冷地注视着辽河,就在这条河边,六年前,隋军发起了对高丽的大举进攻,一连三次战役,几乎毁了高丽的根基,如今六年后,却反过来,是他高丽军向隋朝进攻,不!是向中原进攻。
渊太祚等待这一刻已经很久了,这一直是他的梦想,他今年已六十岁,原以为此生他不再有机会,却没有想到在他暮年,这一刻竟然成为真,他心中异常激动,以至于他决定亲自率军西征,以实现他数十年的夙愿。
“父亲!”
长子盖苏文从远处飞驰而至,这一次高丽军西征,他没有随军,而是留在高丽,替父掌管军政,他特地赶到辽河边为父亲送行。
“这次西征,父亲准备何时归来?”盖苏文担忧地问道。
“我也不知道,快则两个月,迟则半年。”
渊太祚对自己的长子非常信任,他亲自率军西征,把手中一切军政大权都交给了他,他笑着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你已经三十岁了,以你的才智,我相信你能够担起这份重担,荣留王刚刚继位,他还没有什么威信,只要你牢牢抓住大权不妨,他就拿你无可奈何。”
“请父亲放心,内政之事,我一定会处理好,希望父亲能早日实现自己的夙愿。”
渊太祚仰头一笑,“是啊!想到几十年的夙愿即将实现,我就算死也瞑目了,我会在幽州城给你送去捷报。”
渊太祚望着宽阔的辽水,他意气风发地下令:“穿我的命令,军队加快速度过河!”
……
河对岸的一片密林中,萧延年正率领五十名斥候密切地注视着高丽军渡河,燕军探子的消息证实了,至少有五万高丽军渡过辽河,助战高开道。
卷十七 田陌耕忙战未销 第一十九章 紧急情报
临榆宫再次被利用起来,成为隋军的后勤重地,从幽州运来的十五万石粮食便囤积在宫中,还有大量的帐篷、军械、火油等军用物资。
这次辽东之战,并没有动员朝廷支持,主要是上谷郡为备战河北而囤积的各种军资粮食都远远没有用完,河间郡太守杨玄奖和涿郡太守温彦博动员了十万民夫运送物资,有力地支援了对辽东的战役。
临榆宫有驻军一万人,这一万人并不是进攻辽东的五万军,而是重新从河间调来的一万军队,他们任务是保护后勤重地,防止高丽军从海路袭击隋军后路。
临榆关战役已经结束近五天,罗士信已率大军挥师北上,而杨元庆却没有跟随军队北上,而是留在临榆宫,作为观战者的身份静观辽东战局的发展。
临榆宫玄英殿,这里曾是杨广召集重臣商议军务的内殿,此时临时辟为杨元庆的办公场所。
大殿内一切可以搬走的物品都已荡然无存,曾经富丽堂皇的宫殿只剩下一个空壳,连地上铺的砖也被撬走,大殿内长满了杂草,但此时杂草已经被清理干净,士兵们在大殿内扎下几座大帐,分隔出了四五间屋子,杨元庆的军帐便位于正中。
此时,在杨元庆的军帐内放置着一台巨大的沙盘,长三丈,宽两丈,由四台沙盘拼接而成,包括了整个北方地区,河北、河东、中原、关内、关中。
作为一个上位者,他当然不能仅仅盯住辽东一域,尽管他是借口视察造船所,实际是来关注辽东战局,但辽东战局一旦开始,他又不得不考虑其他势力的动静。
牵一发而动其身,辽东战役的开战,他也相信所有的势力都在关注隋军,有的只是关注,但有的会蠢蠢欲动。
窦建德刚到青州,对他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巩固地盘,稳住民心,收拢军心,相信此时,窦建德宁可向南发展也不会再过黄河。
李密在月初已迁都陈留,以梁郡为中心,建立他的中原帝国,在刚迁都之际,万机待理。
更重要是,他已经将瓦岗军改名为魏军,这是一个巨大的改变,远远超过了他的迁都,他已经走出了去瓦岗化的最关键一步。
而这一步也必定是凶险异常,稍不慎就会造成李密军内乱,想必李密也知道这一点,在这种情况下,他是绝对不会考虑进攻河北。
再其次是王世充,据说他收拢了很多从宇文化及那里逃来的士兵,军队在虎牢关血战损失两万后,又再一次扩张到七万人,都是原来隋朝的精锐之军,又占据了洛口城,有了粮食为依凭,实力不容小视。
不过王世充现在正准备禅让登基,他的心思都放在这上面,应该无暇北顾,事实上王世充也没有北图之心,他真正的对手和敌人是李密,尽管他们已停战和解,但这个和解并没有约束力。
中原的三大势力杨元庆并不是很担心,他担心的是长安李渊,而且他也不是担心李渊会进攻关内六郡,或者河东,唐朝内有李建成为首的强大文官势力会恪守和解协议,阻止军方的冒险。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