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双手依然反绑,眼睛被黑布蒙着,他正慢慢活动着被捆得已麻木的双脚。
此时他心中已经很平静了,他知道自己身处何地,既不害怕,也不担心,他已把生死看淡,他已六十余岁,就算死,也算寿终了。
这时,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帐帘掀开,十几名侍卫簇拥着杨元庆从外面走了进来。
杨元庆一眼看见了坐在榻上的屈突通,他和屈突通非常熟悉,当年平定汉王之乱,祖父杨素是主帅,屈突通就是帐下大将。
他后来在丰州自立后,杨广更是派屈突通率五万精兵进军关北,牵制住他。
杨元庆默默看了屈突通半晌,吩咐左右,“解开他的绳索,还有蒙眼布。”
几名亲卫上前,解开了屈突通手上的绳索,把他眼上黑布也摘掉了,屈突通眼睛微微闭着,轻轻地活动手腕,也不看杨元庆,一言不发。
“屈突公,我们别来无恙?”杨元庆微微一笑。
屈突通慢慢睁开眼睛,适应了一下光线,锐利的目光刺向杨元庆,冷笑一声,“原来是杨总管,我们确实是多年未见了。”
杨元庆也不回避他的目光,只淡淡道:“现在屈突公是我阶下之囚,你打算怎么办?”
“要杀就杀,要剐就剐,我不会皱半点眉头。”
杨元庆沉思一下道:“好吧!我给你两条路,你自己选择。”
卷十八 西风残月冷沙场 第四十四章 被迫抉择
隋唐两国都是一脉之源,对于彼此的大臣都比较宽容,只要不是侍奉过其他乱匪势力,或者宇文化及、王世充那样的逆贼,名节有污,一般都会给予重用。
对于屈突通这种经验丰富的名将,杨元庆首先是尽量拉拢,即使不放在军中,也可以放在国子学教授生徒,培养后备人才。
杨元庆注视着他缓缓道:“第一条路,你本是隋将,因形势所迫而不得已降唐,我不计较你走了弯路,如果你肯归隋,我会继续重用你。”
屈突通叹息一声,“我背隋降唐已是不忠,如果我再背唐降你,那就是不义了,不忠不义之人,我屈突通何以面对先祖。”
“你这不是不忠不义,而是幡然醒悟,只有这样你先祖的在天之灵才会原谅你。”
屈突通苦笑一声,“南北两朝十几国,先祖何以责我?”
他又深深看了一眼杨元庆,“唐帝待我不薄,我不会背叛他,你不用再劝了,说第二条路吧!”
杨元庆叹了口气,“我不想让你走第二条路,你再好好考虑一下吧!我给你三天时间。”
说完,杨元庆吩咐左右亲兵,“不可再捆绑,好好厚待屈突公。”
他转身向帐外走去,尽管杨元庆也知道劝服屈突通的可能性不大,但他还是想尽力而为。
回到中军大帐,谢思礼迎了上来,关切地问:“殿下,他愿意归降吗?”
杨元庆摇了摇头,“他说李渊待他不薄,不想背叛,愿意一死殉唐,哼!先帝待他也不薄,他为何不一死殉隋?”
“或许他觉得还有回唐的希望,毕竟他是唐朝兵部尚书,卑职认为唐朝一定会出重金赎他,不知殿下……”
谢思礼有些有点偏向于从唐朝那里获取足够的赎金,他知道屈突通对于唐朝的重要。
但杨元庆在这个问题上却毫不含糊,“如果天下第一猛将李玄霸也在我手中,那我宁可把李玄霸给他赎走,也绝不放屈突通,李玄霸不过是一勇匹夫,能伤我隋军最多百余人,但放走屈突通,却会成为我数万弟兄的噩梦,他若不降,我必杀之。”
谢思礼及时闭上嘴,不敢再劝杨元庆用屈突通换取赎金,杨元庆走到沙盘前,此时他倒并不关心屈突通怎么样,他关心的是东线战役。
襄城郡之战是整个战役的转折点,这一战的胜利便意味着他可以收网了。
杨元庆伏案写了一份收令,递给旁边亲兵,“以十万火急方式,立刻把它送给李长史。”
……
一种不安的情绪笼罩长安皇宫上空,武德殿广场另一边,两名宦官走在前面引路,在他们身后,四名身材健壮的侍卫抬着一架乘舆快步走过广场,向武德殿前的台阶前走来。
李建成坐在舆上,眉头微皱,父皇有紧急事情召见他,尽管宦官也不知是什么事,但他们却知道圣上的情绪很低沉,这便使李建成的心中有些不安,他隐隐猜到,应该是中原战局的情况不利。
走到台阶前,侍卫将乘舆小心放下,“殿下请小心!”
李建成站起身快步走上台阶,一路向殿内疾步走去,一名老宦官迎了上来,“请殿下直接去御书房,圣上正等候殿下觐见!”
李建成见侍卫们都远远站着,他也不回头,直接不露声色问:“是哪里出事了?”
老宦官进近两步,低声道:“好像是襄城郡出了什么事。”
李建成一颗心稍稍放下,只要不是新军出事,他就不用那么紧张。
走到御书房前,有宦官替他禀报,“启禀圣上,太子殿下已到。”
“让他进来!”
房间里传来李渊的声音,声音里透出无尽的疲惫,听声音,事态很严重,李建成深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走进了御书房内。
房间里,几名宦官正忙碌地收拾一地的瓷片,水迹也已擦干,李渊正负手站在窗前,背对着门口,李建成吓了一跳,父皇竟然摔杯子了,这里面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