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脸一沉,责问杨倓:“你是朕的长孙,有什么事为何不堂堂正正来找朕,却把皇祖母搬来,还鬼鬼祟祟躲在门口偷听,又不经许可冲进朕的御书房,这就是你皇长孙的风范吗?”
杨倓低下头,“孙儿知错!”
杨广只是告诫他,哪里会真的处罚他,便拉长声音道:“既然你知错就算了,念你年少,朕不追究你,就和你谈谈正事吧!”
杨广沉吟一下又问:“那依你之见,朕怎么用杨元庆,再用他继续为御史吗?”
杨倓心中早有想法,他连忙道:“皇祖父,淮南之桔到了淮北则称枳,水土使然,杨元庆本是一镇统帅,皇祖父却用他为文臣,他所以才萌生去意,孙儿也明白皇祖父是担心他在丰州任上时间太长,其实皇祖父可以实行边镇轮换制,丰州三四年转为代州,代州三四年再转到凉州,如此,边镇也不会为患,望皇祖父察之。”
杨广赞赏地笑了起来,不愧是他的皇太孙,才十岁便能有如此高明想法,边镇轮换,不错,不过他毕竟是孩子,考虑问题还是不够周全,现在考虑杨元庆之事,更多是需要从山东士族的立场来考虑。
杨广便点点头笑道:“依你的意思是,再重新任命杨元庆为边帅?”
“正是如此,孙儿推荐他为代州总管,北御突厥。”
杨广背着手走了几步,最终他摇了摇头,“如果朕真要再任命他为边镇主帅,朕不会考虑他去代州,朕会让他为幽州总管。”
……
萧后和杨倓退下去了,杨广独自一人坐在御案前思考,如果真要任命杨元庆为幽州总管,那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正如妻子萧后对他的提醒,杨元庆的背后是山东士族,那么就有必要把他视为山东士族的代表人物。
从本意上说,杨广现在是很愿意把杨元庆定位为山东士族,让他率领山东士族和关陇贵族对抗,使山东士族成为自己皇权的一大支柱。
只是这样一来,他就需要再一次打击杨家,彻底断了杨元庆重返杨家的可能,杨元庆升,杨玄感就必然要降。
杨广从桌上取过一本奏折,这是郑善果弹劾杨玄感杀妻失节,杨广知道杨玄感之妻便是郑氏之女,大臣杀妻这是极为严重的过失,一般都是直接罢官免职。
郑善果的奏折中也承认杨玄感没有把妻子杀死,但没有杀死妻子的原因是贴身侍女救了主母,贴身侍女却被斩断胳膊,这足以说明杨玄感有杀妻之念。
杨广反复看了两遍奏折,这时,宦官在门口禀报,“陛下,裴尚书来了。”
“宣他进来!”
片刻,裴蕴匆匆走了进来,他是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一般都称他为尚书,裴蕴上前躬身施礼,“微臣参见陛下!”
杨广歉然笑道:“裴爱卿已经回去休息了吧!朕又把你召来。”
“陛下尚在为国事殚精竭虑,臣又安敢休息?”
杨广赞许他的态度,又问道:“杨元庆想辞官之事,裴爱卿知道吗?”
裴蕴并不否认,他坦率地承认了,“刚才他来找臣,也说起他想辞官之事,臣不赞成。”
“是裴爱卿不赞成,还是裴家不赞成?”杨广目光注视着裴蕴。
裴蕴细细品味杨广这句话的意思,他沉思片刻道:“臣还没有和家族说起这件事,但臣相信,裴家上下都不会赞成,包括臣的族兄。”
杨广也叹息一声道:“其实朕也不赞成,皇长孙更是恳求朕挽留住杨元庆,朕反复考虑再三,想任命他为幽州总管,不知裴爱卿以为如何?”
裴蕴眼中一亮,幽州总管,这可比丰州总管要高上一个等级,而且幽州不像丰州那么遥远,能遥控河北山东,如果杨元庆为幽州总管,不仅裴家受其益,整个山东士族都将受益。
裴蕴忽然明白,杨广是准备寻找山东士族的支持了,但他却很谨慎,不肯轻易表态,只躬身道:“陛下的一切决定,臣都支持。”
杨广捕捉到了裴蕴眼中的亮色,他心里有数,便把郑善果的奏折递给裴蕴,冷冷道:“这是郑家弹劾杨玄感杀妻,这件事就交给你们御史台去调查,如果情况如实,朕将严惩不贷!”
……
次日一早,船队应该已经出发了,但龙舟却迟迟未动身,一名宦官领着杨元庆匆匆走上龙舟,昨天晚上杨元庆提出辞职,但杨广并没有答复他,今天将正式答复。
昨晚裴蕴找到他,告诉了他结果,杨广将封他为幽州总管,裴蕴是希望他能答应下来,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这个结果出乎杨元庆的预料,他没想到杨广居然肯下如此大的血本留他。
但杨元庆也清楚,杨广的盛宴也不是那么美味,为什么不任命他为代州总管或者凉州总管,这里面固然有山东士族的因素,但更重要是幽州和辽东战役息息相关,杨广是想通过幽州总管这个职位,将他继续绑在对付关陇贵族的战车之上,杨广思路并没有变,只是手法比以前高明了。
杨元庆走到御书房前,宦官进去禀报,片刻出来道:“杨御史,陛下宣你进去!”
杨元庆走进御书房,躬身施礼:“臣杨元庆参见陛下!”
杨广脸上露出一丝宽和的笑意,“杨爱卿,朕昨晚考虑了很久,虽然你孝心可嘉,但现在正是朝廷用人之际,你就再为朕效力几年,待天下平定,朕一定让你回乡尽孝,当然,朕也会补偿你,朕已下旨封你母亲为从一品诰命夫人,同时下令安陆郡太守重修你母亲的陵墓,四时祭祀,另封你舅父为京山县尉,你看如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