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超级兵工帝国_龙魂在华夏【完结】(242)

  在德国最早提出要将燃气涡轮发动机用在坦克身上的。是从事飞行器涡轮喷气发动机研发工作的阿尔弗雷德?穆勒博士,他曾经先后任职于容克公司和亨克尔公司,考虑到涡轮发动机本身具有压倒传统内燃机的单位推重比,如果能将其运用在坦克上。那么既可以为坦克提供更多的动力,同时还能够减轻坦克的重量,在1943年中期,他向陆军装备局提交了一份为豹式坦克安装燃气涡轮发动机的设计方案。虽然燃气涡轮发动机有耗油量大的缺点,但由于其多燃料适应性好,即使到了战争末期也有足够的煤油可供坦克使用。因此穆勒的方案一直在得到官方的支持。

  为了使航空发动机能适应低质量的燃料,穆勒给BMW003加装了旋转燃料喷嘴,燃气轮机产生的大量废气将通过坦克尾部加装的大型排气口排出,当然,这种设计的缺点很明显,一是大大降低了坦克的防护性能,二是会让跟随作战的步兵感觉很难受。除此之外还有就是燃气轮机天生的巨大耗油量,无论德国缺不缺油,放在坦克身上就意味着要扩大油箱容积,这也就意味着更小的作战空间和减少载弹量。所以最后这个方案被迫中止,现在肖卫国就在想龙魂兵工如果把风雷喷气发动机缩小,设计一款坦克用的燃气轮机,不知道会不会成功?

  二战时穆勒采用了一套液压传动方案。GT101的自动液压传动器由腓特烈港的采埃孚公司设计完成,一共有12个速度档位,并且采用电气自动控制。当燃气轮机以14000转/分的最大功率运行时,引擎本身也可以被当做一个巨大的飞轮,聚积了很大的动能,因此能够提供非常不错操纵性能。GT101系统的效率非常不错,BMW003总共能提供3750马力的输出,这其中2600马力将回去驱动引擎的压缩机,1150马力将传输给变速箱,而整个推进机构(除了变速箱)的总重仅仅450g。当然,风雷喷气发动机的推力比BMW003要大得多,意味着功率也要大得多,因此它必须要缩小才能用于坦克。

  ☆、第二百二十一章 招标书来了

  看起来希特勒很是心急,在会见了肖卫国和梅塞施密特后不到两周,德国国防部的两种坦克招标书就到了肖卫国和梅塞施密特手里。同时收到这两份招标书的还有保时捷、亨舍尔、戴勒姆奔驰、克虏伯公司,招标书要求这些公司在一个月后提交两种坦克的设计方案,并在德国国防部进行秘密竞标会,所有的方案都不允许泄露出去,毕竟现在德国还是要顾忌一下英法的感受。

  首先是15吨级训练用轻型坦克。招标书对这种坦克的用途做出了明确的要求,新坦克必须具备训练和作战的双重能力,坦克的重量控制在12000千克至18000千克之间,乘员5人,最大公路速度40千米每小时以上,越野速度20千米每小时以上,公路最大行程200千米以上,越野最大行程150千米以上,载油量要大于350升,车长在6.5米以下,车宽3米以下,高度2.5米以下,具有一门可以发射穿甲炮弹击穿25毫米以上钢装甲的主炮,以及2挺机枪,携弹量主炮不少于100发,机枪不少于3000发。车体和炮塔主要部位必须具备抗20毫米炮弹能力,炮塔正面具备抗40毫米穿甲弹的防护水平。爬坡角度不小于30度,越壕宽度2米以上,越障高度0.5米,涉水深度1.2米以上。

  30吨级中型坦克,要求具备与世界上任何一种主战坦克相抗衡的能力。车重在30000千克到35000千克范围内,乘员3到4人,最大公路行驶速度要达到50千米以上,越野速度30千米以上,公路最大行程250千米以上,越野最大行程180千米以上,载油量大于500升,车长7米以下,车宽3.5米以下。高度2.5米以下,主炮口径大于75毫米,主炮的炮弹穿甲深度必须达到80毫米以上,携弹量70发以上。机枪2挺,携弹量4000发以上,车体和炮塔主要部位具备抗30毫米炮弹的能力,炮塔正面具备抗57毫米穿甲弹的能力。爬坡角度不小于30度,越壕宽度2.2米以上。越障高度0.7米,涉水深度1.5米以上。

  这两份招标书一到各家公司的手里,就引起了这几家公司的高度重视。毕竟为德国政府研制坦克不是一件小事,德国的坦克设计师们都迅速行动起来,因为德国国防部要求在一个月后提交坦克设计方案,并且在德国国防部进行一场秘密的竞标会,从数家公司的方案中选出最优的方案。现在德国的兵工厂基本上都没有多少业务做,毕竟受到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德国兵工厂大多都转为生产民用产但是经济危机使得民用产需求量也大为减小。现在德国政府的坦克发展项目。对于每一家兵工厂来说,都是一次机会,工厂的股东和管理者们也看出来了,希特勒一上台就要重振军备,那么这些兵工厂只要能够拿下坦克项目,订单一定会源源不断地飞来,生产一型坦克,至少也要几百辆,甚至上千辆,这样大一笔订单各家兵工厂怎么会拼尽全力去争取?

  不过。各家兵工厂的坦克设计师都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片面追求坦克性能的全面高大上,设计作战性能更能够满足展出需要的坦克本身并没有错误,但是德国坦克发展的决策机关显然并没有掌握大规模战争中装备发展的重点。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德国坦克设计师缺乏在适当放弃的勇气。德国坦克设计师追求的是坦克装甲、火力性能全面上的提高,而德国人偏爱精密机械的天性又使每种新坦克都变成了更加精密的机械,但是这样片面的装备发展思想却并不符合大规模战争对装备的需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