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姆惊讶地道:“啊。菲利普先生,您说的太有道理了,我得把它记下来,我想我现在也对这个飞翼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一种很不错的布局形式。”
肖卫国沉声道:“其实最重要的是,飞翼机的机翼与机身融合,这样大大减小了干扰阻力和诱导阻力,从而减小的飞机的总阻力。这样使得整个飞机的机体形成一个巨大的升力体,我想这至少可以提高飞机的续航时间、航程和有效载荷,这样一来飞机的使用成本也会降低。特别是我们现在有了喷气发动机。这是飞翼机最好的动力,如果把它安置在飞翼机的背部,可以进一步提高飞行效率。另外,飞翼机改变了传统布局机身载重方式。装载区变成了宽阔的中央机身机翼整合体,同等条件下装载体积至少增大四分之一。所以这些优点一综合起来,我认为飞翼机最适合设计成轰炸机和运输机!而不是成为战斗机。”
卡姆点点头道:“如此看来,飞翼机的确有很多优点,不过缺点也是很明显。它的升降舵操纵力臂肯定会比常规布局飞机短,因而操纵效能会大幅度降低。由于俯仰操纵效能的降低,飞翼机在起飞、着陆性能上就肯定大大不如常规布局飞机,飞翼机没有水平尾翼,因而纵向稳定性也下降,没有垂直尾翼和方向舵,侧向自然稳定性也下降。这样的话,我们要把飞翼机变成一架真正的飞机,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呢!”
在五个人里面,大概只有肖卫国知道,飞翼机到底有多难!尽管霍顿兄弟曾经在二战期间为德国设计出世界上第一架无尾飞翼喷气式战斗轰炸机。当然,非常规布局自然有非常规的代价,飞翼有着不可预测的稳性问题,而且转弯半径和横滚性能都差强人意,所以它的实用性到底如何,谁也不知道。
20年代开始,美国的诺斯罗谱也对飞翼布局展开过相当丰富的研究。在30年代,他与冯卡门教授合作研究飞翼布局,并且制造了N1M研究机。而且也正是在这架飞机上的实验,得出了机翼下反角对飞翼的转弯性能并没有多大帮助的结论。
1945年春天开始,Go229A开始在戈塔公司的工厂投产。同时后续改进计划开始进行。如果一切顺利,1945年8月双座装甲加强型Go229B就可以投产。但当Go229A开始顺利进生产的时候,美军第9装甲师攻占戈达公司位于弗雷德里奇斯洛达的工厂。20架还没有来得及完工的Go229A和它的最新改进型“霍顿Ⅸ”V3.V4.V6一起落入美国人手里。
当然,肖卫国知道,即使是Go229A顺利生产出来,也会存在飞翼机难以克服的气动控制问题,就是在试难过程中Go229也是摔了两架样机。以当时的航空技术自然无法解决,只有到了**十年代以后,飞翼机的固有缺陷才被克服。
不过,龙魂兵工联合体迎来了两位新员工,而且还是两位怪才,肖卫国自然高兴都来不及,有了霍顿兄弟的加入,龙魂兵工联合体将来的实力会变得更强!
☆、第二百六十二章 喷气时代来临
1933年8月18日,注定是一个伟大的日子,这一天龙魂兵工联合体的M29喷气式竞技飞机即将进行首飞。在经过了M30运输机平台上的大量试飞验证后,风雷喷气发动机被证明是一款优秀的喷气发动机,经过肖卫国和梅塞施密特组织的评审组评审通过,并且进入最后的试飞。
最后的试飞自然是由M29喷气式竞技飞机来完成。为了这一天,它已经等了很久。M29虽然是一架小型的竞技用飞机,但是却兼有喷气式发动机试验机的功能。它只有一个飞行员,安装一台风雷喷气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只有4700千克,由于只是竞技飞机所以它的机体里并没有安装容量的油箱和复杂的设备。但是为了改造成世界上第一种喷气式战斗机,它的设计是考虑到了将来的升级空间,整个机体的空间特别充足,只要增加燃油箱和机载设备,就可以成为一架最大起飞重量7000千克以上的喷气式战斗机。
不过,即使是以它4400千克的最大起飞重量,也绝对算得上这个时候的重型竞技飞机了。历史上真正的M29竞技飞机,是德国Bf-108台风战斗机的原型机,那是梅塞施密特为德国空军打造的。不过Bf-108台风战斗机才1500千克不到的最大起飞重量,所以现在的M29竞技飞机已经比历史上的M29竞技飞机重了3倍,不但如此,安装了喷气发动机的它速度将原比后者快2倍以上。
Bf108原设计用于参加1934年举办的“第四届国际旅游飞机竞标赛”,由梅塞施密特Bf108通用飞机于采用可回收起落架和全金厲结构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其在参选飞机中表现优异。虽然最后没能在比赛中夺得冠军,但Bf108出色的表现在第二年就为梅寒施密特公司赢得了30多架订单,其中大部分来自德国。即使是放眼全世界,现役的战斗机最大起飞重量大多不会超过4000千克,所以M29喷气式飞机绝对算得上重型机了,这是因为它有一台推力超过2000千克的喷气发动机。这相当于有一台2500马力的发动机,甚至比一加同样的战斗机使用2500马力活塞发动机动力还要强。
M29竞技喷气飞机,后掠式中单翼布局,机翼后掠角40度。为双梁结构。机翼内侧有角度可控的后退式襟翼,副翼偏转角范围为正负20度。高大的垂直尾翼后缘是方向舵,转动角度为30度,水平尾翼后掠角为也是40度,这一点和主翼是相同的。它安装在垂直尾翼下段顶部,其后缘的升降舵,向上可转动30度,向下为15度。机身全金属半硬壳式构造,外形为圆形截面的流线体。圆锥形的机头,为将来安装机载雷达留出了空间,并且略向下垂,为飞行员提供了良好的视野,这与螺旋飞机完全不同。它还有一对位于机身两侧的倾斜进气道。机身后部装有可操纵的减速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