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似看穿了孙权心中所想,周瑜笑着说道:“主公无需担忧,只要甘兴霸在我们手中,幼平必无性命之忧。”
“现在不换回幼平,也不代表日后不将幼平换回来,待我们彻底掌控黄河流域之后,再换不迟。”
孙权听到这里,才恍然大悟。
如果现在将甘宁放回去,凭借关中强大的生产力,肯定能够再次造出战船。
虽说关中水军士卒伤亡惨重,可是甘宁回去之后,多少还是会给东吴水军,造成一些威胁。
然而,只要再等待一段时间,等到东吴水军彻底掌控黄河,或者将关中军逼退孟津,那个时候再换回周泰,甘宁纵然回去,亦是无力回天。
哪怕已经相通了这些,孙权心中多少还是有些芥蒂,站在原地没有吭声。
诸葛亮、曹操、刘备对视一眼,而后纷纷上前好言抚慰,这才让孙权下定决心,暂时不将周泰换回。
当然,那些被徐贤俘虏的东吴水军士卒,却可以用关中水军俘虏换回。
关中使者此行未能换回甘宁,虽然心有不甘,却也没有丝毫办法,只得将那些被俘虏的关中士卒换回去。
时间一天天流逝。
因为交换俘虏之事,孟津城外的战争暂时止息,城中守军也松了一口气。
联军营帐之内,众人齐聚一堂。
诸葛亮环顾四周,率先开口道:“小平津被克,关中没有办法继续从黄河运输粮草,孟津被克已经是早晚的事情。”
“只不过,眼看冬天将至,那个时候黄河很多河段冰封,根本没有办法在黄河之中行船,联军的后勤运输压力也会变大许多。”
“若是有可能,我希望诸位齐心协力,在寒冬降临之前攻下孟津,而后拿下洛阳。”
战争持续到了现在,已经没有太多需要说明的事情,各种战略众人早就提前都拟好了。
故此,听见了诸葛亮的话以后,也根本没有人出言反对。
四大诸侯领兵团围困孟津,分别攻打四门,孟津再次饱受战火摧残。
然而,哪怕关中水军全军覆没,哪怕联军向孟津发起了最为猛烈的进攻,陈旭仍旧死守孟津,寸步不退。
孟津城墙,一次又一次被摧毁,可是关中军却一次又一次,在后面重行构建城墙。
关中军的顽强,彻底超出了联军的估量,在这种惨烈的攻防战中,双方都是伤亡惨重。
特别是东吴军队,他们攻城能力本就乃是诸侯最差,又被关中军故意针对,伤亡最大。
到了后来,孙权只得暗自下达命令,让东吴士卒放缓进攻速度,保存实力。
反倒是袁谭那边,每日猛攻城池,给关中军造成了极大伤亡。
时间飞速流逝,可是在双方士卒眼中,这种时间的流逝,却是极其缓慢。
对于他们而言,每日都在生死间徘徊,每一天都是极度煎熬。
狂风呜咽,西北风呼啸,寒冬终于降临。
对于关中军而言,冬天的降临无疑是一件天大好事,可是对于联军而言,却是噩梦一般的存在。
这个时代,冬季本就十分寒冷,在冬天作战,对于军队而言,绝对是个很重的负担。
更让联军愤怒的是,他们每次攻城,城墙上面就会出现很多喷水机,将冰冷刺骨的冷水喷射下来。
许多联军士卒,因为被冷水淋湿了衣服生病。
一时间,联军士气变得极度萎靡。
无奈之下,诸葛亮只得下令暂缓攻城,开始让士卒们进行休整。
战火,居然就这么停止了下来,只有呼啸的西北风,以及漫天飞舞的大雪。
冬天,十分寒冷。
对那些处于南方的荆州、东吴士卒而言,这种寒冷更是深入骨髓,许多人都忍受不住,每日待在营帐之内,不敢出门。
只有袁军以及曹军,对于寒冷的冬天,有着远超常人的忍耐力。
特别是袁谭麾下士卒,他们本就起于北方,关中的寒冬相比起北方,还是差了不少。
袁军士卒,仍旧保持着旺盛的体力。
饶是如此,在大雪纷飞的时节,联军士卒绝大多数,都龟缩在了营帐之内。
这一日,诸葛亮刚刚处理完军务,忽然听到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军师,关中军弃城而逃,孟津已经成为一座空城。”
听到了关羽的话,诸葛亮急忙站起身来,不可置信的说道:“我们猛攻城池的时候,关中军寸土不让,死战不退。”
“现在我们停止攻城,撤退数十里,他们反而弃城而逃,这是何等道理?”
诸葛亮背负双手,在营帐之内来回走动几圈,才叹道:“原来如此!”
小平津丢失,孟津已经成为孤城,失守乃是早晚的事情。若非寒冬降临,孟津可能早就已经被攻克了。
陈旭以前之所以死守城池,一方面是为了拖延联军往西推进的速度,另一方面也是怕贸然撤兵,会被联军衔尾追杀。
可是现在,由于寒冬以及大雪的影响,联军停止攻城,往后撤退五十余里,全军修养。
在这个时候,任谁也没有想到,关中军会毫不拖泥带水的撤兵,也根本没有联军斥候,特别注意孟津动向。
故此,直到关中军撤兵三日以后,孟津的状况才传到了诸葛亮耳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