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问道:“陈文昭撤兵,我们是否要领兵追杀?”
诸葛亮思量半晌,道:“再有两日,大雪就会停止,那个时候积雪化水,道路泥泞,行军将会十分困难。”
“现在领兵追击,不仅没有办法追上关中军,反而会让士卒陷于泥泞之中,得不偿失。”
“只不过,此事还应当先几位大王商议才行。”
诸葛亮虽然乃是联军名义上的统帅,可他并不会刚愎自用,凡事都会与诸侯相商。
正是为此,诸侯对于诸葛亮的感官,也非常不错。
待曹操、刘备、孙权、袁谭,以及各位联军文武齐聚一堂之后,诸葛亮就把陈旭撤兵的事情告知众人。
众人一开始得知这个消息,也都惊讶莫名,想不明白陈旭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当诸葛亮把自己的猜测,跟众人讲过以后,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把握住时机就毫不犹豫的撤兵,众人对于陈旭的气魄,亦是感叹不已。
看着喧闹的众人,过了许久诸葛亮才说道:“如今虽然大雪纷飞,行军也并不十分困难。”
“可两日之后就会雪过天晴,积雪融化必定导致道路泥泞,若是现在追击,非但没有办法追上关中军,反而会让士卒们劳累不堪。”
“故此,我准备先派兵拿下孟津,而后让大军进城休整,先不追击关中军,诸位以为如何?”
诸葛亮之言有理有据,而且冬天实在不是作战的大好时机。
特别是当积雪融化,道路泥泞的时候,大军根本没有办法行走,故此众人也没有出言反对。
就这样,联军占据孟津修生养息。
果不出诸葛亮所料,两日以后雪过天晴,积雪融化,道路泥泞,根本没有办法行走。
这个时候,陈旭正好率领大军撤到洛阳,而如今的天气状况,陈旭早有预料,并没有勉强行军,就在洛阳城内开始休整。
复二日,泥泞稍退,陈旭毫不迟疑,再次抛弃洛阳,率领大军往函谷关撤去。
行军途中,陈旭对典韦问道:“兄长感觉,我们是否还有胜利的机会?”
典韦瓮声瓮气的说道:“主公既然早有谋划,自然不惧联军兵锋。”
陈旭却是略显疲惫的摇了摇头,道:“战局瞬息万变,纵然有所谋划,也不能将所有事情都掌握在手中。”
说到这里,陈旭却忽然笑了,道:“只不过,联军拿下黄河的控水权,也不见得有多大用处。”
“毕竟,黄河可不是长江。”
典韦虽然不通水战,可是在关中待了这么多年,对于黄河自然也有些了解。
黄河水流湍急,主流多变,浅滩密布,沙石含量十分惊人。
就连位于黄河本地的渔民,对于很多河段都不敢贸然前往,更不用说是东吴水军了。
黄河中下游还好一些,可是过了小平津,继续逆流而上进入黄河中上游,行船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毕竟,东吴水军将领,可不像甘宁以及关中水军将领那般,对于河段十分熟悉。
东吴水军想要适应一部分河段,至少要花费一年时间,期间还不知道,要有多少战船因此毁灭。
大自然的力量,有时候远比人力更为恐怖。
哪怕当初关中水军,在有当地渔民相助的情况下,也花费了三年时间,才把黄河各个河段的情况弄清楚。
饶是如此,在通过某些河段的时候,有很多时候仍旧会有战船搁浅。
故此,失去了黄河控制权,陈旭虽然感觉有些遗憾,却也并未太过惊慌。
第953章 斗阵(上)
公元216年。
冬天还没有彻底离去,休整过后的联军就开始继续往西推进,与关中军战于函谷关下。
这段时间,不断有各处援军抵达函谷关,函谷关内的关中军兵力,已经达到了二十万。
联军每日攻城,可是关中军守城无懈可击,联军每次都是铩羽而归。
在此期间,陈旭也派遣上将出城迎战,可是诸葛亮令人摆出八卦阵,关中军并无破阵之法,屡战屡败。
到了后来,关中军索性龟缩城中,根本不再理会联军的挑衅。
府邸之内,陈旭将《太平要术》放在案几上面,仔细研究着里面的阵法,眼中光芒越来越盛。
自从得到《太平要术》以后,陈旭总觉得这东西有点太过玄幻,不怎么靠谱。
特别是里面神神道道的东西,陈旭更是分毫不信,也就没有深入研究,就将这东西一直放在了张玲那里。
可见识过诸葛亮那恐怖的八卦阵以后,陈旭才想起了《太平要术》里面,有专门讲解阵法的一卷书。
以前的陈旭,对于阵法并不太过在意,也就没有去钻研。
然而,被诸葛亮刺激以后,他才想起了里面的阵法篇。
故此,陈旭就让人星夜兼程赶回长安,从张玲那里取来《太平要术》,开始好好研究里面的阵法篇。
如果只是看书研究阵法,也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
为了找出八卦阵的破绽,并且印证自己所学,陈旭才让赵云、张辽、庞德等人,屡次出城冲击联军阵法。
虽然关中军每次出城都是铩羽而归,陈旭对于阵法的理解,却也逐渐加深。
“父王,贼军每日在城外叫骂,各种污言秽语不绝于耳,简直欺人太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