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在辽河一线,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
南方的山越异族,素来就是扬州的祸患,孙策夺取扬州以后,就立志要平定山越之患。
特别是看到了,陈旭对待羌人的强硬态度,年轻气盛的孙策,对于南方山越更是磨刀霍霍。
南方的天气本来就比较暖和,他们春耕的时间也要比北方早上许多。待境内田地耕种完毕以后,孙策就领兵三万,前去攻打山越。
临走之前,周瑜对孙策说道:“山越人乃是耕种、渔猎为生,他们与游牧的羌人不同。兄长只需击败山越,掳掠他们的百姓进行内迁,不仅可以平定山越的祸患,还能充实境内人口。”
如今天下诸侯之中,除了刘备,也就只有孙策最弱了。这种弱小不仅指的是地盘小,更是指境内人口太过稀少。
乱世之中,人口就是资本,缺乏人口的诸侯除了鼓励境内百姓生育以外,更为直接的办法就是掳掠人口。
然而,江东四面的诸侯都不好对付,想要充实江东人口,也只能将主意打到南方的山越人身上。
正如周瑜所言,山越人与羌人有很大的区别。只要击破他们的部落,将山越之民掳掠、打散进行内迁,而后再分给他们足够生活的田地。
待这些山越百姓安家以后,也就会对官府产生依赖的感。有了土地、房屋作为牵挂,他们作乱的可能性也就会小上很多。
这也就是那些渔猎、耕种的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区别。相比起游牧民族,渔猎、耕种的民族更好征服、教化。
历史上三国鼎立的时候,东吴也正是通过不停对山越作战,掠夺了无数山越百姓,这才能保持境内足够人口的数量。
无论是为了平定山越此起彼伏的叛乱,还是为了能够掠夺到足够的人口,南方的战争注定不会止息。
除此之外,徐州的曹操仍旧在韬光养晦,他当初虽然在徐州造下了累累杀孽。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一条又一条利于民生政策的颁布,淳朴的百姓们终于慢慢放下了心中的仇恨。
时至今日,他们虽然并不算非常拥护曹操,却也开始接纳这个新的主公。
相比起徐州百姓不冷不热的态度,屡经战祸青州境内的百姓,对于曹操这个主公却有些感恩戴德。
黄巾起义以前,青州百姓就遭受了强烈的压迫,再加上天灾人祸的肆虐,导致黄巾起义爆发以后,百姓纷纷揭竿而起。
直到管亥带领青州黄巾投奔并州陈旭,青州境内才缓缓恢复了平静。然而,这种平静没有持续多久,公孙瓒与袁绍又开始在此地进行角逐。
曹操打下了青州以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利百姓的政策,彻底得到了百姓们的拥护。
另外一个,在历史上留下赫赫名声的诸侯,却不能不提。
刘备麾下现在虽然还没有人才,但是他占据了大半个豫州以后,颁布了一系列利民的政策,亦是深得人心。
不得不说,刘备收买民心的手段,不见得比文昭差上多少。最主要的是,百姓在刘备治下,生活的确变好了许多。
豫州虽然久经战祸,又被袁术搜刮、祸害一空,境内百姓大多逃入关中。然而,如今刘备治下百姓,仍旧有将近有百万之众。
刘备不仅开始发展内政,他对于军事也极其看重,如今他的麾下,也聚集了五万兵马。
至于刘表、刘璋这两个汉室宗亲,虽然没有太大的进取之心,却也将境内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
总体来讲,建安三年,除了陇西四郡的大汉百姓,其余诸侯境内百姓们的生活,都变好了许多。
甚至于,就连黄巾起义以前百姓们的生活,都比不上现在。
毕竟,能够成为一方诸侯之人,都有着过人的才能。他们知晓百姓对于境内发展的作用,也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境内百姓谋福利。
于是乎,这才出现了乱世中畸形的繁荣。
第484章 家事
“手伸直,马步要稳,昂首,挺胸,收腹!”
文昭拿着一根棍子,不停纠正着陈骏的姿势,陈骏的动作稍有不对,就被挨打。小陈骏苦着一张脸,却不敢哭出声来,只能咬牙坚持下去。
“屁股,屁股不要往后撅,听到了没?”
看着陈骏刚刚蹲了一下马步,屁股就撅到后面,文昭的脸顿时变黑了。他挥舞着手中的木棍,在陈骏小屁股上不重不轻的敲打了两下,吓得陈骏赶紧将屁股缩了回来。
“想要练好武艺,就把底子打好,刻苦锻炼才行。你看军中的那几员大将,哪个不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哪怕这些年来我一直忙着处理政务,也从未停止练武。你若是不想吃苦,就不要说什么学习霍去病,扬名塞外的事情。”
小陈骏强忍着身上的酸痛,咬紧牙关一声不吭的蹲着马步。
文昭看了一阵,发现陈骏身体虽然总是摇晃,却一直努力摆正姿势,这才暗暗点了点头。
这段时间,陈旭难得有了一些空闲,就想着将教育孩子们的事情提上议程。
陈骏的身体底子极好,是个练武的材料,他也说过想要成为驰骋一方的大将军,像霍去病那样扬名塞外。
孩子有志向,文昭心中自然非常高兴。
若是陈骏果真能够练好武艺,他与陈政一文一武,只要兄弟两人齐心,那么文昭辛辛苦苦打下来的陈氏基业,就不会败落在下一代的手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