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空降贞观_东篱泽【完结】(577)

  “大人,您这是何苦呢”陈昭说道,“您是长安来的,有背景有势力。不像我们这些人,没有大树可靠,什么时候能出头离开石城县这穷地方也没准。可是您不一样啊,您在石城县,也就是干一任,又何苦要自己为难自己呢。”

  赵云泽站起来,朝众人拱了拱手,道:“诸位的关爱,某心领了。不过,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青苗法的事,某是一定要办的。诸位若有心,还望好好配合某做事。若是无意,一边旁观某也不介意。”

  “既然大人都把话说到这地步了,我们也只能服从您的政令了。”邓烨说道,“不过,要是筹不到粮食,大人也莫怪我们不出力。另外,某斗胆请大人立下字据,若秋后农民还不上粮食,大人还要想办法填补县衙府库的缺口。”

  “好,这字据我立下便是。若秋后真收不回粮债,某也不劳诸位辛苦,某自己掏钱还债。”赵云泽说道。

  接下来,赵云泽当着众人的面立下了字据。解散了会议。

  众人出了内堂,陈昭叹气道:“这位赵大人,还真是初生牛犊啊。这种政令都敢颁布。”

  邓烨一笑,道:“兴许人家赵大人家里钱多的用不完了,有意做善事呢。”

  “真要如你所说,他就不用借粮了。五十万斤的粮债呢,折合成铜钱,五千多贯呢用马车拉也得一大车呢。”

  “人家赵大人自有打算,你我就不要操那份闲心了。”邓烨笑道。

  “某就是想操这份闲心,也得有那本事啊不说这事儿了,某回公房了。”

  内堂中,房遗直也在劝赵云泽:“赵兄,要不那青苗法还是不推行了吧。咱们当初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赵云泽一笑,道:“说出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了。朝令夕改,某的威信何在”

  “可是”

  “房兄不必担心,某的底牌还没亮呢”

  第454章 借粮(下)

  别看赵云泽在议事时把话说的满满的,其实他心里也发虚呢。能不能借到粮食先另说,他还真怕到了秋后收不回放出去的粮债。真要自己填补这个空子,那他就得倾家荡产了。

  别看赵云泽现在家里做着生意,可他也不是多富裕,也就是刚刚跨入了家财万贯的等级。这还是把资产算上的,要是拿现钱,他现在最多拿得出三千贯。

  现在大唐粮食贵得很,五十多万斤粮食,值五千多贯呢。

  赵云泽现在的底牌,就是靠利益买动那些乡绅就范。另外,他也不相信农民会那么刁蛮,只借不还。如果真是那样,那大不了自己真的背上这饥荒,一任三年时间,也足够还上欠债了。农民真要借粮不还,那明年不再施行青苗法,他们也无话可说。

  既然已经宣布了决定,赵云泽立刻行动。议事之后,他就让秦安把各种新作物的种子都包上一小包,出了县衙,直奔崔敬家。

  崔敬见赵云泽又上门了,还以为他决定了跟自己做白酒生意呢,乐不可支的将赵云泽让进了客堂。

  可当赵云泽向崔敬介绍了他的青苗法之后,崔敬傻眼了。

  “赵大人的意思,是想向小可借粮”懵了半天,崔敬出言问赵云泽。

  “然也”赵云泽点头道,“崔先生放心,某绝不亏待你。除了秋后的利息,某还有一份大礼相送。”

  “赵大人不会是想用做生意来要挟某吧”崔敬的脸色不好看了。

  赵云泽摆摆手,道:“生意是某自己的事情,这青苗法却是公事,自然不能混为一谈。”

  “那赵大人要送某什么大礼呀”崔敬好奇的问道。

  赵云泽给秦安使了个眼色。秦安忙走到崔敬面前,从一个口袋中拿出一个个小布包,放在了崔敬面前的矮几上。

  “这是”崔敬纳闷了。

  “崔先生打开看看便知。”赵云泽一抬手,示意道。

  崔敬狐疑的将那些小布包一个个打开,端详起了里面的种子。

  “赵大人,某做了半辈子粮食生意了,这些种子,某却从未见过,这都是什么呀”崔敬好奇的问道。

  “这是某托人从西域带回的新作物种子。”赵云泽也走到崔敬面前,一屁股坐在他对面,说道。

  手指一样种子,赵云泽又道:“这是棉花的种子。收获的棉花,如羊绒一般绵软,可以纺成布,也可以塞入被子、衣服里保暖。”

  “哦哦哦,那这些呢”崔敬又问。

  “这叫花生。崔先生可以先尝尝。”

  “这个能吃”

  “自然能吃。”赵云泽直接拿起一枚花生,剥开壳,又把花生米递给了崔敬。

  崔敬小心翼翼的把花生米放进嘴里,咀嚼起来。

  “嗯,香,香的很。”崔敬的眼神亮了。说着,他就伸出手,又想拿花生。

  赵云泽连忙挡住他的手,说道:“崔先生,这种子可金贵的很。您要想吃个够,只能等种下后,秋里收获了再吃了。现在多吃一粒种子,可就少收几十粒呢。”

  “呃是某馋嘴了。”崔敬尴尬道。

  “这花生,可以生吃,干炒熟了味道更佳。也可以用来榨油,那花生油的香味,可比菜籽油和大豆油强多了。”赵云泽介绍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