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点点头,心知济世医社的人住在县衙,个个都是大爷,身后背景又岂是王县丞开罪得起的?想必王县丞日子也不好过,庙小菩萨多呀!
王县丞上前两步,将手中信笺递给了张力,小声道:“小神医,这是国公府的人给你的信,让我转交。”
张力一听,连忙接过了信笺,只见那信封上写着一行端庄的小楷“张力亲启”,恐怕是若晨小姐亲笔所写。
王县丞在跟前,张力按捺住性子,也不急着打开。
王县丞有些尴尬地道:“这信在你离开县城去黄土山的第二天就送来了,我一直没有机会交给你。后来济世医社诸位大人进城,我事务繁忙,又给忘记了。今日才突然想起,这就给你送了过来。小神医切莫责怪啊!”
张力笑道:“王大人说得哪里的话?真真是折煞在下了!”
见张力没有责怪之意,王县丞道了声辞,便转身坐上小轿离去了。
张力一边走回院子,一边将信拆开观看。
信不长,确实是若晨小姐写给自己的。原来此前若晨她们外出拜访母亲的一位故人,耽搁了些时日。眼下蓬莱县瘟疫流行,若晨她们往东南边暂避一段时间,等这边瘟疫过去了,再回蓬莱。
这本来也是瘟疫来袭之时的应有之意,张力也不感觉有什么不妥——若晨小姐若是染病,那可就相当不妙了。
张力正好将信收入怀中,却见高元良和康兴安从屋中走了出来。
高元良快步走上跟前,道:“少爷!我想到一个人,兴许能帮我们处理这些石膏!”
“哦?”张力有些吃惊,旋即面露喜色,急切地道:“你说,谁能帮我们处理石膏?”
高元良道:“少爷你还记得头口行的李掌柜么?他岳父是蓬莱富商,在城里有好几处铺子,其中就有一处药铺!”
张力一拍脑门,笑道:“真有你的!事不宜迟!走,我们这就去找李掌柜。”
第三十五章 处理石膏
日暖车行人欲昏,麦风浅浅落篱门。
半江野水合诸涧,十里梨花成一村。
若晨望着车窗外的景色,不由得有些愣神。
灵儿随侍在马车内,见小姐似乎若有所思,却也不敢打扰。
国公府的马车队从清溪小筑出来已经好几日了,一路上行程并不快,每日只走二十里路程。所以向东走了好几天,也才刚过福山县而已。
过了福山县,继续东行的下一站便是宁海州。
若晨的大哥,英国公世子张世泽,便在宁海州等她。
蓬莱县前脚爆发瘟疫,若晨后脚便收到了大哥张世泽的书信,要她前往宁海州。
至于大哥为什么会在宁海州等他,信中却没有提及……
原本以为自己偷偷逃出了国公府,没想到一举一动都还是在大哥的监视之中!
若晨微微摇头,苦笑了一声。
这次蓬莱县的瘟疫来势凶猛,连济世医社的人都赶来了,也不知张力怎么样了,他对瘟疫可有应对之法?
看他年纪比自己大不了两岁,又哪里见识过瘟疫?恐怕也是束手无策吧?不过有济世医社的人在,想必瘟疫很快就会被控制住吧?
若晨思绪还在跑马,忽然一股寒风从窗外吹来,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
“小姐,起风了。”灵儿的声音传来,若晨微微点了点头,将窗帘拉上。
……
登莱总兵张焘亲自率领麾下一千火器营兵和两千辅兵,日夜兼程,终于赶到了蓬莱县城西的黄土山。
这里的防疫大营早已人去营空,不过还好流民们只是四散奔逃,并没有一把火将大营烧个精光。
张焘一身白色的山文字甲,头戴铜盔,盔顶一根长长的有如避雷针一般的顶针,煞是显眼。他胸前并没有护心镜,而是雕着狮子纹。
明制,武将一、二品补子乃是狮子,这副山文字甲胸前雕刻的雄狮,隐隐透露着张焘正二品登莱总兵的身份。
张焘的腰部以下则穿着铁网裙和铁网裤,足穿铁网靴。
这一身行头看上去,颇有些辫子戏中满清鞑子将官盔甲的意味。
后世人们在辫子戏中经常赞叹鞑子武将盔甲精美,殊不知鞑子本是蛮夷,他们高级武将的盔甲样式,几乎都是照搬缴获的明军盔甲,依其样式制成。
张焘四十多岁光景,虽说正是身强力壮的年纪,这一身重甲穿着却也着实不轻。
来到防疫大营之后,张焘下令那两千辅兵迅速修复大营,将此作为营寨。很快营寨被整理出来,大军开拔本就带有行军帐,兵士们长途跋涉,此刻都进帐休息,只留少许卫兵戍守。
中军大帐很快被搭建起来,此刻张焘带着手下游击和千总正在帐中议事。
火器营游击将军吴德明乃是张焘心腹,否则张焘也不会让他执掌登莱镇兵步、骑、辎、车、火各营中最为重要的火器营。
张焘正在看着桌子上的地图,吴德明开口道:“总戎大人,此前据夜不收来报,流民分散于蓬莱周边乡村,并没有聚集在一处。”
明代总兵官的别称是“总戎”,“戎”有军务的意思,显然比“兵”字雅致得多。
张焘抬起头,沉吟片刻,缓缓道:“此次济世医社的叶医卿亲自传令于我,只需将疫民全部集中于蓬莱县城之外,严加维持秩序即可,倒也没必要过多杀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