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医匡九合_影山红【完结】(671)

  “听说,万岁爷本来要出宫亲迎的,实在是日理万机已然太过忙碌了,才生生地被周延儒大人硬给劝谏下来的!”

  “圣眷如此之重,张大人此番进击鞑子,一定会戮力报效的……看来,无须多少时日,顺义便会解围,鞑子就该滚回辽东去了!”

  “这张大人确实是个能臣,听说他先前收复了辽南金州卫,又在石景山大败鞑子十数万大军,而后又在通州城让鞑子吃了瘪……君恩如此浩荡,也就是指望倚重他的大才,解围顺义,护卫京师啊!”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讲来讲去,大伙儿都在话里添加着自己的想象,甚至有人引经据典,说张力是本朝不世出的名将云云……

  一阵私语下来,人人都显得兴高采烈,都盼望着张力能够尽快将鞑子赶回辽东去。

  团山军终于出现了,在一列马队的前导下,飘扬着几面大旗的大车缓缓地驶进了南郊,车队后面依次是骑兵、火枪兵以及炮兵辎重队。

  整个队伍绵延得很长,显得人马众多;但是,映入百姓们眼帘的画面却令每一个人有了错愕的感觉--被大家在言语上以及推崇了好半天的“张大人”根本就没有露面,而是隐身在大车之中,而不是大家所想象的雄赳赳气昂昂地骑在高大的骏马上,展现着万夫莫敌的英雄气概。(未完待续。)

  第407章 郊迎

  由于顺义是在京师东北方向,所以这郊迎大典自然是在南城举行。

  原本崇祯皇帝之下,第一大臣是温体仁,可是周延儒既然是张力的“座师”,温体仁明面上怎么也得谦让几分,让周延儒来主持。

  周延儒带着一众官员,正在南门预先搭建好的台子上伸长了脖子盯着团山军,出城更远一点的百姓们却首先看见了团山军的队伍。

  然而首先映入眼帘的,却是一队衣甲褴褛不堪,无精打采,马匹瘦弱老迈,武器不全,连扬起的旗帜也都是破旧、灰暗的,被大家已经言语上推崇了好半天的“张大人”压根也不见踪迹……

  “怎么回事?万岁爷巴望了这么久的勤王之师,倒像是一群乞丐似的!”

  不但是百姓们,就连来“郊迎”的官员们心里也纳闷了,主持的周延儒脸上更是有些挂不住了--

  这张力玩的什么套路?做了这么久的官了,竟然连个表面文章都不会吗?万岁爷指望着他来解顺义之围,怎么他带了一批乞丐来?好歹让要露面的军士们吃两顿饱饭,换一套体面的行头来嘛!

  就在众人面面相觑之际,马车中的张力却云淡风轻地与高元良说着话儿。

  高元良坐得笔直,显然对能与张力同乘一车感到内心惴惴不安。张大人这一年多来变化太大,执掌团山军的生死大权不说,现在俨然整个大明朝的国运,恐怕都要系于他一身了。

  以高元良的见识,大明朝军队皆不足战,现在建奴灭不掉大明,也是因为大明朝地域太广,一时半会还没有找到办法能够一口吃掉罢了。

  高元良想得到的,张力当然能够想到,所以他很着急。因为,很快黄台吉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女真人撑死了可战之兵也就十万之数。分守几个城池也就用光了,又怎么可能改朝换代?

  这不二法宝么,正是黄台吉所推行的“以汉制汉”--正如后世的汪精卫,皇协军等等。侵略者想要以小吞大,必须依靠汉奸才行。

  且不说后世,就是万历年与日本丰臣秀吉的朝鲜之战,其实也是日军分兵的缘故。日本攻打朝鲜的大军有二十万,看起来很多。战争最开始也是节节胜利。可是越往北打,到了平壤附近,日军机动兵力已经不足了。

  当时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带着几万大明军队,就可以将日军打得满地找牙,实在也是占了局部兵力占优的便宜。

  这里面的关键是援朝的明军不需要分兵守城,守城自然有朝鲜本土军队完成。

  所以,现在留给国足的时间不多了--呃,不,留给团山军的时间不多了,必须要通过大明朝的国家机器输血。而不是一城一池的慢慢扩充地盘。

  毕竟张力选择的基地乃是辽东,那里每一寸土地的获得,都需要战斗!

  张力微笑着看向高元良,淡淡地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个道理,古今解释一般无二。”

  高元良点点头,开口道:“大人,咱们这打头的三千兵士全部经过了一番布置,目的是为了找朝廷要钱要粮么?”

  张力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缕精光:“朝廷想一道命令就让团山军跑去顺义送死。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顿了一顿,张力冷冷地道:“衮衮诸公们不出点血,我就只能带着团山军找他们筹饷了!”

  高元良猛地一惊,张大人这是要跟朝廷上那些贪官们撕破脸?这。虽说解气,恐怕首尾不好收拾呀……

  张力将高元良脸上的疑惑之色尽收眼底,大概也知道他心中所想,于是笑着道:“元良,朝廷中的这些人,不能一板一眼的对待。必须讲究一些策略才是。”

  很快张力的脸色寒了起来,接着道:“卢象升就是因为不懂得变通,所以被人吃干抹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