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张力真的是要保崇祯皇帝吗?可是他对顺义之围却一点也不关心,似乎有些前后矛盾呢!张力到底心中所想的是什么?
卢象升一直自诩为战略高手,却也搞不懂张力为何要大老远的跑来入关勤王。卢象升沉吟片刻之后。终于开口相问:“张大人,团山军当初为何入关而不直捣黄龙?若说勤王,为何现在又不管顺义之围了?”
张力苦笑一声,道:“不是不管。是完全没有胜算。我又岂会坐视大明军队被鞑子吊打--呃,不,被鞑子灭掉?要解顺义的围,就只能围魏救赵。”
卢象升跟着张力的思路,一直想了下去--忽然,他眼中一缕精光闪过。终于想明白了!
是了,张力为什么先前不动,而现在又从古北口长城出关返回辽东,!
旋即卢象升脸上露出惊异之色,失声道:“张……张大人,难道你在团山堡的时候,就知道蓟辽军会有顺义之围?不可能啊!”
张力微微一笑,道:“九台,我又不是神机妙算的刘伯温,岂有未卜先知的能耐?关于这一点嘛,也是机缘巧合而已……”
张力轻轻摇了摇头,不肯再说。
卢象升微微颔首,总算是弄明白了这件事情。当初张力以为祖大寿也会入关勤王,谁知道祖大寿压根也不动,到了最后才带了一部分辽东军入关,却依然留下重兵把守广宁和宁远。其实,建奴主力尽数入关,根本也没有足够的军队在辽东攻坚,广宁和宁远都安全得很。
后来局势恶化,祖大寿被围,祖泽溥这才尽数带兵入关--原来,张力等得就是这个机会,辽东兵力抽调一空的机会!
故而张力在通州城按兵不动,最终的目标恐怕是想将对宁远和广宁尽数纳入囊中。
想明白这些之后,卢象升略一沉吟,开口道:“张大人,现在辽东已经没有可战之兵,阁下是辽东督师,只需一纸命令,便可让宁远和广宁城打开城门。”
张力点头道:“正是如此。若宁远和广宁还有祖家的大军,他们是一定不会乖乖就范的。”顿了一顿,张力接着道:“眼下还不宜大张旗鼓地与祖大寿在辽东大战,现在这种形势,正是方便我掌控全辽。”
卢象升心中顿时升起一股钦佩之情,张力为了掌控全辽,竟然如此煞费苦心的算计,避免了大明军队的内讧。只要张力掌控了宁远和广宁,一纸调令就可以让祖大寿移镇宣府或者山西、大同,这种事儿那是再简单不过的了。
兵不血刃,才是上上之策!
张力见卢象升已经明白了自己的全盘计划,脸上忽然露出一丝不忍的神色,缓缓地道:“九台先生,我带兵入关,非是为了勤王,而是为了履约!”
卢象升一脸诧异之色,脱口而出道:“履约?”
张力用更低沉的声音,一字一句地道:“九台先生还记得京师往事乎?”(未完待续。)
第416章 代言人
卢象升脱口而出道:“京师往事?三掌之誓?!”旋即身子微微有些发抖,显然已经跟上了张力的节奏,思绪回到了一年前--
张力神情严肃,竟然一字不差地说起了一年前的那段话:“力孑然一身,独处大风波患难之中,万死一生,为朝廷受任平乱之事。海内竟无一人同心应手者,唯见虚谈横议之徒!如有同心者,请自卢大人始!”
顿了一顿,张力长叹一声,道:“彼时我对朝廷还有一丝幻想,现在早已看得透透的了。不过三掌之誓我从未忘记--来日卢大人如若陷入危局,本官虽千万里,亦必赶来救援!”
卢象升顿时感觉气血上涌,眼泪不自禁的流了下来!
一年前在自己北京的家中,确实与张力击掌为誓,后来也就淡忘了,只当是官场往来而已--没想到,张力真的做到了!
他为什么不待在辽东,而要入关勤王,竟然是为了自己!
卢象升再也忍不住了,颤声抽泣道:“张大人高义,请受象升一拜!”
本来两人乃是坐在马车车厢的座椅之上,卢象升站了起来,跪倒在地,顿首一拜!张力连忙一把将他扶了起来,连连道:“九台先生无需如此!先生乃是真真正正的国之栋梁,力仰慕已久,岂敢不来相救?”
卢象升连忙道:“象升愧不敢当!”
至此,卢象升的心就算是铁打的,也彻底被张力征服了……
两人又说了一会话,卢象升的心情才慢慢平静下来。
张力掀开车帘,看了一眼马车后面若晨的车过后,才又重新拉上了车帘。其实张力入关勤王,除了卢象升的因素,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没有明说。
一是让麾下兵士以战带练,迅速成长;另外一点么,便是团山堡兵工厂的“大杀器”当时还没有量产。
前天收到团山堡快马来报。说是线膛枪已经生产出了一千把,可是由于工艺还在改进之中,合格品只有一半,也就是五百把。
从团山堡离开之时。张力有一百把线膛枪,这两个月团山堡兵工厂加班加点生产,现在一共有六百把了。若是让木头挑选出六百名火铳好手来使用的话,应该在足可以一战了--须知道,两军对垒。胶着之际,突然杀出六百人的线膛枪手,一定会收到奇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