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世界屋脊风云录_西藏军区政治部【完结】(267)

  把立功计划想一想,

  究竟怎样来实现?

  不怕苦,不怕难,

  不怕身上流大汗;

  要团结,齐向前,

  互助友爱记心间,

  精神百倍往前走,

  大山吓得打颤颤。

  这是行军鼓动词,也是气壮山河的战歌。战士想到了为人民立功,决心、勇气、力量、智慧,就象拉开了弦的手榴弹,“哗”地一下爆炸开了。大山算什么,它还不吓得打颤颤吗?

  修建川(康)藏公路的任务开始了,排山倒海的劳动场面,艰苦紧张的施工生活,极大地焕发了战士们诗歌创作的热情,这期间部队的诗歌创作园地,真是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下面这首《筑路歌》,就是战士们英雄气概和真挚感情的抒写:

  北风遍地吹,

  大雪满天飞,

  冰河裹素缎,

  山岭披银被。

  哈口气,

  霜染鬓和眉,

  手触镐,

  粘得肉皮褪。

  管它有多冷,

  热劲千百倍;

  任你风雪狂,

  号子声声脆。

  汗水浸透肩和背,

  春风在咱心里吹,

  高原好啊边疆美,

  喝口雪水心也醉!

  瞧!筑路大军工程队,

  开山架桥镇虎威,

  一声吆喝震长空,

  群山响春雷。

  银峰高,

  裹得云彩坠;

  冰河长,

  砸得玉屑飞。

  铁锤丁当响,

  山川往后退,

  高矮深浅都让路,

  乖乖听咱来指挥。

  谁说高原道路险?

  新图美景咱们绘;

  五星红旗迎风飘,

  边疆的风光多明媚!

  祖国啊,

  你有千株万朵新花卉,

  川藏路,

  就是战士催开的一丛红腊梅!

  它歌唱了劳动和斗争中的革命英雄主义,歌唱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歌唱了对新西藏美景的向往。雄壮的歌声,优美的音调,向我们展现了一幅“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动人画卷。

  随着公路的伸展,补给线越来越长。由于运输困难,部队的主副食不能按定量供应,有时会出现缺粮断炊的情况,战士们要饿着肚子行军,饿着肚子修路。但他们以苦为乐,以苦为荣,一般困难算不上困难,特殊的困难也能克服。

  断了粮,难不倒,

  一日三餐照样搞;

  野菜汤,野菜包,

  野菜饺子野菜糕;

  野菜笋片野菜炒,

  野菜丸子野菜烧,

  野生蘑菇野生杏,

  野生木耳野生桃;

  野鸡、野兔、野老鼠,

  野葱,野蒜,野辣椒……

  随军粮仓到处有,

  满山遍野都能找。

  那么,是什么力量鼓舞他们,激励他们奋发向前?下面一段快板,就是很好的回答:

  山又高,水又长,

  进军路上断了粮。

  早上喝的汤一碗,

  晚上又是一碗汤。

  你别看,

  清水野菜一块煮,

  脸在碗里直晃荡,

  没有米面和油盐,

  肚子里经常把歌唱,

  可为了“协议”能实现,

  咱一颗红心比火旺。

  来,喝一口,尝一尝,

  你一定感到喷喷香;

  身上的热劲往外冒,

  抬腿能踢倒一堵墙,

  天大的坚苦和困难,

  都会向咱来投降。

  多么风趣,又多么真实!鲜明的形象,生动的语言,回答了战士们之所以那样乐观,那样勇敢,是因为心中有一个理想,就是贯彻执行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签订的《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为了解放西藏人民,完成统一祖国大陆、巩固西南国防和增强民族团结的伟大事业,他们有着用不尽的力量和智慧,一切困难都会被他们所战胜。

  那时,为了解决运输补给的困难,部队常常在修好一段公路、前进一段路程之后,就立即返回去背粮,将生活用品和筑路器材等一批一批运到工地,再开展一场新的战斗。《背粮歌》是这样写的:

  水壶肩上挎,

  背绳手中掂,

  走起路来冬冬响,

  脚步似鼓点。

  你背九十六(斤)

  我扛一百三(斤),

  高原战士逞英豪,

  专找困难打“攻坚”。

  下山风吹背,

  上山汗洗脸,

  一声号子一声雷,

  吓得群山打颤颤。

  进军西藏保国防,

  光荣任务担在肩,

  百斤重量云般轻,

  千里山路也变短。

  咱把月亮背下坡,

  又把太阳背上山,

  点点汗水变珍珠,

  滔滔豪情洒高原。

  背粮,这是解决运输补给困难的一个方面,在这同时,部队还根据“边走边建设”的精神,在繁重的进军修路中,自己开荒生产,为国家减轻运输负担。许多同志给家写信,要来了家乡的菜籽、麦种等,将它播在进军路上的原野里,有一首题为《赞邮包》的诗歌,就记下了战士们的真挚感情和美好愿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