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赞同瓦伦尼科夫元帅的说法,苏联军队现在很多方面都还没有完善过来,狙击手只是其中一方面而已,国防部同样也会支持你们。”
亚佐夫叹了一口气,之前他就有所耳闻,国防部方面派出去的奥加尔科夫元帅受到了亚纳耶夫的秘密接待,看来这个总想搞出什么大新闻的元帅又试图向总书记灌输他的苏军升级计划。与对方大刀阔斧改革不同的是,亚佐夫更善于对某些方面的修修补补,狙击手不过是其中一个例子而已。
陆军的行动总是瞒不过亚纳耶夫的眼睛,瓦伦尼科夫元帅和亚佐夫同志的话很快传到了亚纳耶夫的耳边,虽然亚纳耶夫还在仔细的阅读奥加尔科夫元帅呈递上来的苏军军备升级报告,但是亚纳耶夫却对瓦伦尼科夫元帅的提议更加感兴趣,不仅仅是重启项目,这同时也是宣传苏军新形象的绝佳方式。
在亚纳耶夫手中,军事题材电影永远是军队形象宣传的绝佳途径,所以深谙这一点的亚纳耶夫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苏宣部最近在大力宣传新时代的军队形象,很明显狙击手将作为一个非常好的题材切入点。于是亚纳耶夫特地将苏尔科夫从莫斯科的白宫叫到总书记的办公室。
“恩?要苏宣部与莫斯科制片厂联合起来拍摄电影?还是关于狙击手的电影。”急匆匆赶过来的苏尔科夫楞了一下,这种小事按道理来讲完全不需要亚纳耶夫亲自叮嘱啊。
随即他又想明白了,亚纳耶夫总书记之所以会关心这种琐事,其实是从军队形象宣传的大局出发,想来一次军队形象的重要宣传。
“是的,一部关于二战时期狙击手题材的电影。”亚纳耶夫说道,事实上莫斯科拍摄过的二战浪漫主义题材的经典影片不少,只不过被西方主导的艺术主流所排斥而已。光论艺术性,善于悲情和浪漫的斯拉夫民族未必比好莱坞差。
“例如我们二战时期的传奇狙击手瓦西里·柴瑟夫同志,这可以成为我们拍摄电影大力宣传的对象,配合狙击手学校的恢复,这将会是一场非常好的军队宣传广告。将会吸引更多的年轻血液加入我们的部队。”亚纳耶夫说道。
用电影来进行军队宣传这是亚纳耶夫从美国人身上得到的灵感,就如同美国喜欢在电影中利用各种手段展现军队的强大实力一样,苏军也应该用这种方式宣传自己独特的军队文化,从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军队保家卫国的行列之中。
“但是剧本和拍摄的话,可能时间会比想象中要久远的多。”苏尔科夫道出了最关键的问题,“而且到时候经费的问题,怎么解决。”
“因为军队宣传是长期的,所以这个问题并不需要担心,而经费问题这个你就更不用担心,我会协调国防部解决这个问题。剧本的话,莫斯科制片厂很快就能收到一份。而且这部电影要体现出人性的闪光点,以及当年苏联红军同仇敌忾的气势。”亚纳耶夫说道,其实美国后来拍摄的关于瓦西里的那部影片的确可以成为非常好的军队宣传影片,当然只是在剔除了所有的黑苏联镜头之后,例如将士兵身后的督战队换成跟随着士兵一起冲锋的红军政委,还有那弹药不充足的镜头。
美国人总是善于将黑苏联的情节潜移默化的表现在电影之中,将伟大的卫国红军拍成了帝俄时代的灰色牲口。
“嗯?”听着亚纳耶夫这一连串不用担心的回复,苏尔科夫不解的问道,“难道亚纳耶夫总书记早已经安排好了吗?”
“是的。”亚纳耶夫非常肯定的回答道,“而且这部电影的名字就叫做《兵临城下》。”
第四百二十六章 异见者的回归
在苏宣部忙着进行宣传和展现苏联军事实力的时候,另外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摆在了苏尔科夫的面前,在海外漂泊已久的苏联持不同政见者,同时也是《古拉格群岛》的作者索尔仁尼琴提出返回莫斯科的请求,本来是可以直接拒绝的一件事,而苏尔科夫却接到了来自最高领导人的命令,要好好照顾索尔仁尼琴同志。
这个“好好照顾”在苏尔科夫看来,就像一语双关的词语一样令人捉摸不透,按道理来讲,亚纳耶夫对于破坏国家稳定,捏造事实的公共知识分子保持百分之百的厌恶,可以说只要被他遇见绝对会直接将你丢入沃尔库塔的集中营里让你好好劳改一番。但是另外一些敢于说出真话的右派人士,亚纳耶夫却采用了怀柔的政策,他甚至允许他们批判当局的做法,但是唯一不允许的就是煽动人群反对现有的体制,这是亚纳耶夫的不可回避的底线。
所以索尔仁尼琴就像一颗烫手的山芋,丢到了苏尔科夫的面前。需不需要让他回来只不过是当局的一句话,但是苏宣部在宣传方面就变得有些为难。总不能将这个从俄罗斯的土地上驱逐出去的家伙称之为苏联英雄吧。
当苏尔科夫想要找到亚纳耶夫询问的时候,对方只是意味不明的说了一句,随意就好。
“随意就好,真是一件非常随意的话。”
苏尔科夫总觉得揣测总书记的心思比看到N1火箭成功发射还要困难,但最后亚纳耶夫还是给了他一个提示。
“如果是1991年的苏联,索尔仁尼琴是必须死的一个人物,但是在现在,遭遇政府严厉打压的民粹派系和那些投机资本家们还有希望形成威胁道苏维埃政权的一股力量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救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