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纳耶夫讲到这里,苏尔科夫总算恍然大悟。索尔仁尼琴的观点已经变得无关紧要,苏联不但巩固了俄罗斯,甚至巩固了所有加盟国的政权。让索尔仁尼琴返回莫斯科参观,反而成为苏联政府开明和公开化的标志,毕竟他在文化意识上,可是整个苏共的敌人。
索尔仁尼琴这个泥古不化的顽固派在亚纳耶夫眼中比为钱卖命的知识分子高尚的多,虽然他不认同苏联的共产主义和美国的资本主义,但是最起码他所说过的话都是出自本心,而不是像那些拿钱说话的蛀虫,亲眼看见自己的祖国轰然坍塌,然后像一条蛆虫般得意洋洋从腐烂的尸体上分下一杯羹。
“我明白了,亚纳耶夫总书记。索尔仁尼琴的回来更多的是代表一种政治信号,苏联能够容忍当时恨之入骨的家伙,那么还有谁敢说,我们的国家没有言论自由。”
苏尔科夫对这位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者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作为一个反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奖项,它所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为政治服务的意识形态。也难怪亚纳耶夫会不屑的说一句自古以来,只有诗人和文人对社会发展毫无建树。
索尔仁尼琴提出了返回苏联的请求之后,苏联驻美国大使馆很快做出了答复,苏联当局同意索尔仁尼琴返回莫斯科,并且由苏联总书记亲自接待。原本想要在“返回被拒绝”的情节上布置的陷阱的美国媒体目瞪口呆,谁会想到亚纳耶夫背后还有这么一手。
当索尔仁尼琴踏上莫斯科的土地的时候,甚至连苏尔科夫都亲自到场迎接这位异见者。作为经历了斯大林时代的迫害,赫鲁晓夫时代的短暂复兴还有接下来几任苏联政府无休止的噩梦之后,索尔仁尼琴第一次站在故乡的土地上。周围都是即陌生又熟悉的俄语,有青少年向索尔仁尼琴献上了一束鲜花。
这可是苏联政府对于知识分子的破格接待,但饱经沧桑的索尔仁尼琴只是平静异常的点点头,接下了那一束花,并且客气的说了一声谢谢。
他回到莫斯科的第一站就是前往自己的旧居,原本索尔仁尼琴就是在莫斯科城市起家的小说家,当索尔仁尼琴从新看到那幢破旧却又保存完好的小屋之后,神情激动了起来。当他踏入房间时,发现一切都跟几十年前他逃离苏联时的摆设一模一样。
“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照之前的铺设,丝毫误差。”苏尔科夫解释道。
“是吗?不过人还是那帮人,政权依旧没有什么改变,这是这个国家的不幸呢,还是你的幸运呢?”索尔仁尼琴莫名其妙的来了这样一句话,让苏尔科夫在大庭广众之下感到有些难堪。
但是苏尔科夫却严肃的反驳道,“我从来不否认这个国家的缺点,但是我同样也不会否认他的辉煌与伟大,或许因为历史的条件限制,我们犯下过这样与那样的错误。并不代表在将来,我们还会犯下同样损害人民利益的错误。”
“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而在高贵的苍蝇依旧掩盖不了他们龌龊的本质。”
走在最前面的索尔仁尼琴停下了脚步,这位同样善于玩文字游戏的家伙在下飞机以来,第一次表现出友善的笑容,留着海明威式胡子的他将手插在口袋里,一本正经的说道,“你的见解和水平可是比赫鲁晓夫时代的那群宣传部的废物要高明得多,虽然一开始我也好奇这样一个国家是怎么完成从背信弃诺的政府到强大民族凝聚力的转变,现在我想我是找到答案了。”
没有什么赞扬的话比从自己敌人的口中说出来更加让人感到兴奋,苏尔科夫只是礼貌的点点头,说道,“这是我们的信仰,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他的伟大。”
“你让我想起苏斯罗夫。”索尔仁尼琴回答道,“苏尔科夫部长,难怪你会掌管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战略高地,自从苏斯罗夫去世之后,我仿佛从你身上见到了当年灰衣主教的影子。”
“所以,跳过这些无聊的程序,我们什么时候能够见到苏维埃真正的统治者,被西方国家称之为暴君的苏维埃总书记?”索尔仁尼琴问道,他对这个伊凡雷帝式君主的好奇,远远胜过他痛骂独裁者的厌恶。
“接下来就是了。”苏尔科夫一脸神秘的回答道。
第四百二十七章 跨越半个世纪的对话
就连索尔仁尼琴也没有预料到,苏联政府对自己的接待等级居然提高了接待外宾的等级程度,亚纳耶夫总书记即将在克里姆林宫接待外国贵宾的圣乔治厅索尔仁尼琴,对于其他人来讲,这是一种殊荣,但是对于索尔仁尼琴来讲,站在金字塔最顶端的亚纳耶夫,与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两样。褪去荣耀的外衣,没有人能躲过墓碑下孤独的长眠。
亚纳耶夫在乔治亚厅与索尔仁尼琴的会面引起了学术界和文艺界的轰动,有人开始揣测这一次的政治风向,莫非又是一次文艺界的大清洗,而然之前企图与国外勾结与合作的知识分子都以被政治迫害为理由跑到外国去享福了,这也是自1991年亚纳耶夫上任以来,第一次正视整个苏联最大的异己分子。
索尔仁尼琴就这样站在原地,注视着亚纳耶夫朝自己走过来,对方到没有自己笔下《北方的新沙皇》里描述的那样凶狠与残暴,更像是东正教面容慈祥的牧师,而不是掌管一个邪恶帝国的统治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救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