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走的这一步棋让法国非常的不爽,原本就打算动手的希拉克决定彻底撕破脸皮,与盟友们“兵戎相见”。
亚纳耶夫故意松了一口气,对朱佩说道,“既然法国有这样的决心,那么我们也愿意与你们合作。”
朱佩脸上的表情并没有改变,他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计划看起来实在是太为法国着想了,几乎坑掉了北约绝大多数盟友在利比亚的利益,所以他才会感到有些奇怪。
“但是我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苏联要在利比亚问题上支持法国,你们虽然有代理人控制了布提夫勒池,但是仅凭一处油田如何跟德国,美国和英国相比,观察一下最近几年苏联在全世界的行动,你们的俄国石油贸易集团几乎是非常迅速的侵吞石油国的资产,在全世界寻找油田。”
“告诉我,朱佩总理,你觉得苏联缺油吗?”亚纳耶夫笑着说道。
“当然不缺,你们的巴库,乌拉尔和秋明三个产油区可是让欧洲国家嫉妒的很。”法国总理老实的回答道。
亚纳耶夫点点头,“其实我们不在乎利比亚的那一点石油,支持法国侵吞利比亚的油田倒不是我们有多大的慷慨,毕竟我们也是有私心的。我们不想看到北约成员国侵吞掉所有的油田,但是苏联又无法阻止这一切,因为我们在利比亚的影响力远远不如西欧国家。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盟友,能够对北约的所作所为进行遏制的盟友。”
实际上倒不是苏联有多么的慷慨,反倒是希望法国损人利己的行为引起西欧国家的公愤,这样一来美国苦心孤诣的西欧集团就会出现第一个不稳定的因素。
与北约反目成仇的法国将会是亚纳耶夫在西欧的第一个坚定盟友。
第四百七十六章 苏法坑北约
这次的会议达成了口头上的一致协议,实际上法国和苏联之间也不可能签订什么秘密协议,毕竟双方的利益合作基础就不怎么牢固,只能说在相对的情况之下尽量联手坑北约一笔。至于卖了队友的法国会跟北约产生怎样的嫌隙,亚纳耶夫可管不着。
既然法国存在的理由就是为了给北约国家添堵,那么亚纳耶夫就毫不客气的将添堵运动进行到底,就在完成了这次的秘密协议之后,苏联总理帕夫洛夫突然宣布访问法国,并且高调对外宣称,苏联将与法国进行新的贸易合作,为两国的经济贸易做出贡献。而作为刚拿到好处的盟友,希拉克自然也假惺惺的重申自古以来法俄友好传统,双方友谊万岁。
这个烟雾弹放的有些大,硬是让欧洲的政治精英们硬是看不懂两个国家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突然之间就变成了法俄友好?这比当年基辛格访华还要来得突然,难道背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肮脏秘密?苏联在欧洲的动作越大,其他国家就越察觉不到法国在利比亚的小动作。
就在这种情况下,法国在利比亚培植的新代理人开始了强行吞并利比亚的油田,他可不在乎那些油田背后是哪个欧洲国家的禁脔,对野心庞大的法国来讲,与英德强行瓜分油田就是他的目的。
与此同时,克格勃的情报人员在库夫拉展开了游说行动,已经日落山河的卡扎菲感到非常意外,居然在这个时候接到了来自苏联的“友好橄榄枝”。要知道现在整个世界都将他抛弃了,除了自己的亲信和随从,卡扎菲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克格勃的情报官可不是来雪中送炭的,他只是通过这次的接触卡扎菲的亲信,间接向卡扎菲提供一个情报,利比亚中部地区的油田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处于防守薄弱的装填,如果政府军还想反攻夺取利比亚的石油重镇的话,最好就趁此机会,而且法国也会在中部地区进行掩护空袭,这次空袭的对象不再是卡扎菲的政府军,而是把持着油田的利比亚自由军。
“现在自由军的反对派大本营一片混乱,各个国家控制的代理人为了争夺油田的开采权,已经没有精力再进行南下的战争。事情拖得越久,对政府军越被动。所以最好趁现在挥师北上,收复你们的石油重镇。我想卡扎菲总统不动手的原因,是察觉到现在南部的石油已经无法满足军队的供应了吧?要么慢慢消耗干净,要么赌一把夺取石油重镇,起码不会坐以待毙。而且法国已经暂时不将政府军列入打击的对象了,这样一来你们的头号空中威胁便消失了。”
情报官的话让卡扎菲思考了很久,最后他认为这个计划非常的可行,认为克格勃情报官提供的这个计划可行,现在政府军的确位于最危难的时刻,武器和装备在战争初期被大量损毁,现在的政府军已经没有足够的坦克和飞机了。
而苏联所要做的,就是将政府军这股祸水引向英国和德国控制的石油重镇。
卡扎菲赌出了最后一把,重新制定了战略,那就是对利比亚中部石油开采区域的夺取,在苏联的怂恿之下,集结自己最后的装甲部队,完成一次北伐战争。
政府军的所作所为立马让德国和英国不淡定了,这简直就是要他们的命啊。趁着石油开采设施还算完好,英德两国可是拼了命的在利比亚开采石油,没想到这么快卡扎菲就杀回来了。当然他们对卡扎菲的反攻并不感到紧张,因为还有法国的战斗机为英国的石油设施做保护。约翰梅杰甚至宣传这不过是卡扎菲最后一次的战争,而且还会向之前一样一如既往地失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救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