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州人张义潮乘吐蕃内乱,聚众起义,收复河西十州。到大中十一年(857年),吐蕃统治的河西、陇右才算光复。张义潮入朝,官拜河西十一州节度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河西万户侯、右神武统军、南阳郡开国公。”
“张义潮入朝之日,归义军的大权全部委交给侄儿张淮深,高昌国的那张藏宝指南图,就落在他手里,他应允与献图人平分珍宝,并委以司徒之职,当献图者将图予以细解之后,张淮深当即挥剑把他杀了,反诬以行刺的罪名……”
“真是不仁不义的东西!”马元海骂了一声,“他挖掘了吗?那图会不会是假的?”
“还很难说。张淮深是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年)接的图,离高昌灭亡(639年)已经过去二百五十一年,地形变化很大,张淮深带人按图勘察,持图将行,突然变生肘腋,张义潮的女婿瓜州刺吏索勋突然发生政变,张淮深猝不及防当场被杀,他的夫人陈氏和六个儿子延晖、延礼、延寿、延锷、延信、延武同时被砍了头。”
“那么,又是为了指南图了?”马元海说,“这不成了一张勾命图了吗?”
“围绕着这张图的确发生了许多悲惨的事情,奇怪的是索勋并没有立即派兵发掘。多少年来,我查遍了各种史籍、传说、轶闻,找不到半点蛛丝马迹。后来,这张图又第二次出现,当然还是带着斑斑血迹……”
这种传奇式的叙述使马元海全神贯注,并诱发了他的全部想象力:
“这个姓索的得到图没立即发掘,我能想得出来。”
“为什么?”
“能解这个图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献图给张淮深的人,一个是张淮深本人,他们都死了。”
“很对。”
“索勋必须解开指南图的密码,你当参谋长的人能想出上面有什么密码吗?”
“这很容易,也很难,譬如画有×或○或*是什么样的坐标,是房是丘是树?从坐标向东向西向南或是向北,走出多少步、多少尺、多少丈才是宝窟,是应该标好的,可是不能明标,只能暗记,从中找规律性的东西。按着明标的数据是挖不到的。”
“可以大面积开掘!”马元海说。
“那就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你说第二次出现……”
“索勋夺权之后,就自封为节度使,叫他的儿子索承勋当了沙州长史,还让张义潮的孙子张承奉当副节度使。”
“这是做幌子给人看的。”
“的确是这样,他要用此掩盖血腥屠杀亲族的真相,当时的唐昭宗李晔刚刚即位,鞭长莫及,只得承认既成事实。
“这种亲族篡夺仇杀,必然积怨甚深,报仇雪恨与争权夺利结合在一起,无止无休。张义潮的第十四女是凉州司马李明振的妻子,李明振便用为孤子遗孙雪冤的名义,也像索勋突袭张淮深一样,起兵急袭索勋,索勋猝不及防,被李明振所杀,这真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杀了索勋,李明振报告朝廷,由张义潮之孙原来的副手张承奉任归义军节度使,权力又回到张家手中,是为正宗,朝廷也只好承认既成事实。
“张氏之祚又因李氏而重振,这段历史完全真实,这是有碑为证的,《李氏再修功德记》中写了这样的话:‘辜恩剿毙,重光嗣子,再整遗孙’。其实,李氏又取代了索氏的全部权力,李明振的长子李弘愿当了沙州刺史兼节度副使,次子李弘定当了瓜州刺史,三子李弘谏当了甘州刺史,李姓女婿篡夺的比索姓女婿篡夺的更为彻底,这种懿亲互相残杀,权力转移,一幕接着一幕……上层谋权谋利,苦了士兵和百姓。”
“那张指南图又落到李明振手里了?”马元海急切地要弄清那张图。
“可是李明振是凉州司马,无法派兵到高昌遗址去大面积挖掘,只好秘藏待机。他扶张承奉上台接替索勋,本意是把他当作傀儡,谁知张承奉颇有他祖父张义潮敢作敢为不甘人下的遗风,闻说李明振藏有此图,便派人索取,并答应平分共享,李明振只好交出。
“此时,唐朝已经衰败,后梁、前蜀、吴越诸国纷纷篡唐叛唐,天复四年(904年)八月,朱全忠杀昭宗李晔,拥太子李祚即位,更名为李祝,为昭宣帝,改号天祐。这位唐朝末代皇帝在位四年就亡于后梁,开始了五代十国时期。
“就在天祐二年(905年),张承奉跟他造反归唐的爷爷相反,造反叛唐,自立为圣文神武皇帝,白袍加身,自称金山白衣天子,建号西汉金山国,因为地处边陲,他可以负隅与中央群雄抗衡,直到后梁太祖朱晃开元五年(911年)金山国被回鹘可汗之弟狄银打败,投降回鹘。”
“为什么叫金山国?”马元海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是不是因为有那张高昌国的藏宝图?还是已经发掘了?”
马元海提醒张慎之,他已经完全沉醉在历史兴衰、权力更替、为了自身和集团利害互相残杀的悲壮凄惨的戏剧中了。
“现在就讲那张图,”慎之回到探宝的主题上,“张承奉不知是否猜出了那张图的密钥,便开始了大面积发掘。在第三天的一个夜间,一员负责挖掘的小将带着两个扈从突袭了挖掘指挥部,杀死了督导官,把图纸劫走了……张承奉勃然大怒,派部队四处搜捕,没有结果,后又派专骑侦破,直到梁太祖乾化元年(911年)回鹘入侵,仍然没有找到……此图直到四百六十年后才第三次出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