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碧血黄沙_黎汝清【完结】(97)

  接着,大家都把注意力投到地图上。

  我们从石包城翻过鹰嘴山通过水峡口,沿着榆林河,到达了安西县境万佛峡的蘑菇台。

  四十多天的艰险历程,终于走出了祁连山!

  万佛峡是前山地带峡谷中的一片石窟。从地图上看,这里离安西城大约有一百五十华里,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仅次于敦煌莫高窟。

  诺尔布藏木把我和张干事带往一所古庙,他向我介绍说,这里的住持是郭元亨道长,是个忠厚长者。他还有两个徒弟,三个人种有百亩庙田,过往香客和进山商旅也常在庙中休息,收入丰厚,他可以帮助红军解决许多困难。

  因为红军是无神论者,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的同时也打菩萨,郭道人能否帮助红军,我不抱很大希望。

  部队已经陆续到达榆林窟的山峡之中,先至者在原地休息。

  此时庙门紧闭。庙门两旁的一排粗大的白杨树的赤裸的枝桠,在中午的阳光下轻轻摇曳。我让张干事去敲庙门。

  他非常耐心地敲了好久,不见庙门打开。我们等待了大约两分钟,还不见动静。又轻轻地敲了几下,仍无动静。但我们断定庙里有人。

  我像火线喊话一样,提高了嗓门,声调却是温和地坦诚地叫道:

  “师傅!你们不要怕,我们是太平世界来的工农红军,是穷人的队伍……”

  接着我列数了红军的纪律之后,让诺尔布藏木出来作证。

  诺尔布藏木说了我们是天下少见的义军,说了我们在考克赛的种种好处,而后又说:出家人以行善为本,义军有了难处,理应尽力相助等等。

  庙里仍然寂静无声。

  “没有法子。”诺尔布藏木摇摇头。

  “怎么办?”张干事问我。

  “我们只有等待……”我深深叹了口气,无可奈何地说,“向回走吧!”

  我们转回身去,非常懊丧,不知道怎样才能说服这些出家之人。我记起在梨园口撤往深山时,路过一个很大的寺院叫康隆寺,它把我们关在庙外,忍受饥寒。我也理解,那是佛教清净之地,怎么能让满身血迹手持刀枪的军队进入?

  这里也不例外。只是在石包城购到的粮盐实在有限,几天就会吃光,如果没有充足的储备,怎么能横渡千里荒沙?

  筹粮筹款,本不归我负责,打通地方关系,却是我们地方工作科的本分。

  “官长,请留步。”

  随着声音,从白杨树后,走出一个面貌清癯,目光矍铄,脚穿灰色棉布长靴,身穿灰色道袍的道人来。谷风拂动他的宽大的袍袖和黑色的长髯,再加他的悠然出现,确给人一种飘飘欲仙之感。我立即猜出他是谁了,急忙迎上去拱手致歉说:

  “法师定是郭道长了!”

  道人也拱手还礼:“贫道便是郭元亨,不知官长驾到,有失远迎,万望恕罪!”

  “刚才不知道长在外,屡次叩门,实在打扰!”

  “庙中还有徒弟二人,想是他们惧怕军人,不敢开门!”

  我又要把我军宗旨、纪律向他述说,他摇手制止了。

  “刚才几位向门内的解说我已全部听到,山门不开,你们并不强人,已经证明是仁义之师。”

  “如今来自太平世界的工农红军,正在难中,”诺尔布藏木在旁帮我说话,“万望道长多多帮助!”

  “好说,好说,外面风冷,请进庙内一叙。”

  郭道人一面说着,登上山门石阶,举手叩门。

  山门应声而开。两徒弟早在门内恭候,暗暗谛听庙外发生的一切,见我们跟随而人,颇为惶恐。

  我特意向他们微笑,习惯地伸出手去:

  “两位小师傅,打扰你们了!”

  这两个徒弟急忙退后,向我们拱手,眼睛惶惶然盯着我腰间的左轮手枪——这是官长的标志。

  郭道人吩咐他们备茶。

  诺尔布藏木笃信喇嘛教中的黄教,怕进庙之后有违清规,跟我低语了一句,回工委总部去了。主角只能一人,张干事一直跟在我后边。

  我们在东厢客房坐定。声明我是打前站的一名科长,我们的首长还在后边,在方便时请他们来拜见道长。

  郭道人连道不敢。我让张干事去向工委首长报告此情,最好由军首长出面。

  在工委首长没来之前,我就把红军的宗旨,到河西来的困难向他解说了一番。

  对于宗教,我没有研究,只是从各类书籍和社会传闻中略知一二,怕出言不慎,触犯清规戒律,我很想问问郭元亨道人是什么法号,不知因由,也不敢动问,只是泛称道长、法师、师傅……

  至于道教的源流我略知一二,大殿上应该供奉太上老君,郭道人,应该称为“真人”,它崇拜的最高偶像,就是把“道”人格化了的三清尊神中的道德天尊太上老君。

  对于中国的各种宗教,我缺乏起码的常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违犯起码常识的事情也多得不胜枚举。我知道,佛教的庙堂叫寺叫院,尼姑的庙堂叫庵,道家的庙堂叫观、叫宫。我的家乡的北山上就有一个道士庙,叫三清观。小时候上山打柴,和住持老道混得很熟,叫他张真人,他问我叫什么,我开玩笑说叫尹假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