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聂华苓回忆录:三生影像_聂华苓【完结】(50)

  RedStarOverChina)。他去过延安,同情共产党,佩服毛泽东。

  很对!很对!丁玲高兴地回应:1937年吧,我在延安见到他的夫人海伦。她在延安很活跃,灰军装,红皮带,拿着照相机到处跑,很惹人注意。你知道她吗?丁玲问Paul。

  不知道。

  啊。我们四十几年没见了。我一定要去看看她。看到她很难过。一间小屋子,一张床,一张沙发,一张小桌子,一把椅子。一个小柜子挂着氧气筒,原来她得过心脏病。屋子破旧,小院子堆着乱七八糟的东西,两棵树也要枯死了。她住在一间屋子里,我第一次发现美国人没有客厅。在屋子里坐下,她对我说:你是不自由过的,你的不自由,因为政治问题。我现在也不自由,因为我穷,是经济问题。后来我才知道,她住一间屋子,为了节省暖气,另一间屋子租给人了,缴的电费比收的房租还要多。她只靠一百五十块钱社会保证金过活。我们在中国,像她那样身份的人,一定得到政府很好的照顾。斯诺是那么有名的作家!

  Paul说:在美国,她已经离婚的丈夫,和她毫不相干。就是斯诺再有名,也不相干。美国政府也不能特别照顾斯诺,他有他的退休金和社会保证金。海伦只有一百五十块钱社会保证金,因为她自己没有工作过。社会保证金是从你工作每月收入按比例抽出存下来的。人人得有工作。没有工作过的人,就只有那么一点点社会保证金了。

  这个资本主义制度太冷酷了。

  你坐牢,就不冷酷吗?

  那是人整人,不是制度。有些人就是要迫害人!

  但是,制度可以给那些人权力去迫害人!

  你说共产党,是不是?丁玲站了起来,围着桌子走:共产党不断在改正错误。我个人近二十年的遭遇证明了这一点。我现在不就在美国吗?中国不会再搞人为的政治运动了。我们不必为生活担心,我们也不必为写作烦心。我们没有个人欲望。

  美国也是不断改正错误的。美国人民可以批评总统,可以批评政府,纠正他们的错误。美国……

  丁玲对我摆摆手:华苓,不要辩了,好不好?

  我拿起酒杯,大声说:喝酒!喝酒!

  Paul立刻举起酒杯说:好!丁玲,敬你酒!今天是给你送行呀。希望我们再见!

  他们没有再见。1986年,丁玲去世了。1991年,Paul也走了。

  丁玲和Paul两人,彼此好奇,彼此喜欢,彼此尊重。他?两人都饱经20世纪的风云变幻。他们两人都有灵敏的感性和率真的性情。他们甚至同一天生日,10月12日。他们都有非常坚定的使命感,所不同的是丁玲对共产党的使命感,Paul对美国梦的使命感。丁玲和Paul两人在一起,一本现代史的大书就在我眼前摊开了。

  《三生影像》 压不扁的玫瑰(1)

  压不扁的玫瑰

  ——杨逵,1982

  小伙子,大家来赛跑

  不为冠军,不为人上人

  老幼相扶持

  一路跑上去

  跑向自由民主

  和平快乐的新乐园

  杨逵1982年在爱荷华写下这首诗,临走时送给我和Paul,还有一颗台湾玲珑的珊瑚。爱荷华也正是枫叶珊瑚红的时候,他和儿媳萧素梅离开爱荷华回台湾。

  风骨嶙峋的字迹,自然朴真的珊瑚,也就是他那个人。我永远记得他在密西西比河上,在落日微风中,用他那沙哑的声音唱补破网。

  见着网

  目眶红

  破到这大孔

  想要补

  无半项

  谁人知阮苦痛

  今日若将这来放

  是永远无希望

  为着前途穿活缝

  寻家司,补破网……

  那诗,那歌,就吟出了杨逵那个人。为着前途穿活缝,寻家司。他寻到的是笔杆子。

  杨逵1905年出生于台湾。1924年中学毕业后去日本,在大学夜间部文学艺术科读文学。半工半读,做过送报工。1928年回台湾,积极参加抗日农民运动和文化运动,被日本统治当局逮捕入狱十几次。1932年,白天砍柴,晚上写作,他的代表作《送报夫》,就是那段日子写成的。1934年参加台湾文艺联盟,是《台湾文艺》的日文编辑。1936年创办台湾新文学,次年台湾总督下令禁止汉文,被迫停刊。他创立首阳农园,种菜养花,首阳取自春秋时期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也不屈服之意。他的作品有《送报夫》、《灵签》、《模范村》、《种地瓜》、《萌芽》、《绅士连仲》、《萌芽和模范村》。戏剧创作有《父与子》、《猪哥仔伯》、《剿天狗》。《羊头集》是散文和评论的集子。小说集《鹅妈妈出嫁》,日本当局禁止出版发行,直到1945年台湾光复后才出版。

  杨逵是台湾日据时代的老作家之一,是台湾新文学运动中的重要作家,有强烈使命感和民族意识,文笔朴实,写出日据时期的社会现实。

  1949年4月6日,杨逵发表《和平宣言》,登载于上海《大公报》,主张和平解决国共内战,要求国民党当局释放“二•二八事件”中被捕者,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判刑十二年,囚于火烧岛。坐牢时间十倍于他在日本统治下十次坐牢的总和。他在牢中改用中文写作,写出《压不扁的玫瑰》等短篇小说。1961年出狱后,在台中大度山开垦一个花圃,命名“东海花园”。那色彩缤纷的鲜花,就是他写的诗。有人问他是否还写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