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美男心殇_独孤紫冥【完结】(170)

  张居正暗自思忖后说:“李国舅言重了。首先生男生女不是人能定的。再者,女孩高龄不嫁也是要收税的,其实两者差不多,长痛不如短痛,交了百了。最后,根据最新的调查,现在全天下的荒地还有几百万顷,还可以去开垦。李国舅没有调查就请不要杞人忧天了。”

  李和不满足,继续辩解:“这一条鞭法将税务统一成白银,这样虽然可以抵消朝廷的巨额开支,但势必会造成银价上涨。个别富商与官员勾结,收购粮食的时候,使劲压低价格。这样农民换成的白银很少,交的赋税实际有增无减。”

  张居正针锋相对:“如果是这样,那可以使得白银的购买力增加,流通次数增多,可以活跃市场,有利于破产的农民从事各种手工业,诸如纺织、炼铁、制药等,这对发展海外贸易十分有利。况且现在朝廷圣明,哪里会有那么多奸商和贪官?莫非李国舅心里有怨恨?”

  李和无话可说,只好拱拱手。李太后笑了,说:“你看,有了争辩,更体现张大人的睿智。李国舅也十分犀利。”众人听了有些茫然,不知道李太后到底是在夸李和还是张居正。

  当方案在众人首肯的情况下一锤定音后,李太后说:“张大人和冯公公都曾经教过皇上读书,现在皇上已经即位,当学为政等帝王之道,同时文艺造诣也有待提高。依本宫看,还是由他们两人教比较合适。第一他们曾经有过教导皇上的经验;第二是他们在这次设计方案时表现出了智慧,十分有利于培养皇上的帝王之术和文艺之才。列为爱卿有何意见?”

  众人再度万马齐喑地说:“微臣惶恐,望太后娘娘定夺。”李和想说什么,却不知道碍于谁的情面,没有做声,只是撅起嘴巴。

  李太后笑着决定了,从明日起,张居正和冯保每日在退朝后留在宫中,教导皇上,如果遇到不上朝的时候,就辰时来宫中,直接讲授。

  张居正和冯保谢主隆恩,决心忠心事主,愿在皇上鞍前马后忠诚地献策指点,以报皇上和太后的知遇之恩。李太后情不自禁地在朝堂上说:“两位爱卿功在社稷,本宫一定要感谢你们。不要客气。”众人投来欣羡的目光,李和却有些疑虑。

  下朝了,这天还没有准备好,所以不去教皇上。张居正和冯保走出宫门外的时候,陈太后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陈太后笑吟吟地说:“两位今日情况如何?”冯保有些怀疑,张居正率先换上笑容回答:“相当好,多谢娘娘。”

  陈太后不忘带着笑说:“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应该没有人反对吧?”

  张居正说:“同僚们都支持。”冯保马上纠正:“有一个人反对,那就是李和。”

  陈太后脸上露出了夸张的诧异,说:“如果他反对,你们可要注意了。李国舅可能是嫌你们跟太后和皇上走得太近了,所以对你们心存芥蒂。你们一定要小心啊。”

  冯保摇头说:“不可能,他一向和我们亲近。”

  陈太后连忙解释:“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越可以,以前李太后的地位还很低,他又长期被排斥在浙江防倭寇,所以在京城找不到立足之地。于是他只能通过接近你来获取他想要的地位,可是现在情况变了,他不再是那个站在边缘的人,他已经站在太后的周围,比你们都要亲近皇上。这样就更表明他原先与你们亲近就是想通过巴结你们来获得地位,到了今天,他就恨不得快点把你们甩开。两位就听本宫一劝吧。”

  张居正最先被说动,片刻思索后就点头称是。

  陈太后又要到工作请安了,向两人告辞。等陈太后离开后,冯保对张居正说:“大人觉得陈太后是在帮我们吗?”

  张居正点点头说:“不管她是真心还是假意。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相信这次的确是她帮了我们大忙,我们应该感谢他。”

  冯保问:“那大人觉得李和到底是不是如她所说?”张居正叹道:“这些官场上的东西,其实比感情的恩怨复杂,我真的弄不清楚。但我的想法是,当小皇帝长到十五岁,新政基本落实的时候,我就退隐归田,找一处僻静之处快活自在,所以就没有必要去管他的事了。如果你愿意,也可以跟我去。两家人熙熙而乐。”

  冯保摇头说:“生无所息,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最大的成就,即使小皇帝长大学成了,新政也有了较大收益,我们也不能停滞下来,还要做更多的事情。”

  张居正不以为然:“我已经老了,你或许还可以干几年。”两人怅然,于是不再谈论这个问题。

  从此,张居正和冯保按照李太后的吩咐,轮流来储秀宫给皇上讲学。张居正主要讲为政之道,冯保主讲诗文音律。李和看到侄子与两人亲近,有些不快,却没有说什么。

  盛夏的一天,天气十分炎热。张居正坚持来宫中给小皇帝讲学。小万历穿起了黄马褂,张居正却穿着厚重的官服,李太后劝张居正随意一点,张居正坚持不解衣冠。

  李太后只好请三个太监在张居正身后打扇,张居正稍稍缓解,开始讲述。张居正首先问万历:“前几天为师一直讲的租庸调法是怎么回事?陛下还记得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