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状况持续到了万历十年正月。一天,海瑞在朝堂上启奏:“今大明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此皆为陛下之洪恩,遍及四海之故。”
万历听了,直接打断海瑞说:“爱卿言之有理,朕只是顺天承命,稍有功勋,定不会居功自傲。”全然不顾李太后、张居正和冯保都在用目光提醒。
海瑞见万历说完了,才继续:“然国之根本不可动摇,安民心仍为要务。陛下当身体力行,定国本,以安民心。”
万历笑着说:“关于国本,朕心中早有打算,不过爱卿且说与朕听,看看所见是否略同。”
海瑞战战巍巍地说:“臣启奏陛下,皇长子已年满五岁,当立为太子,其母妃王恭妃立为皇后,以安天下之民。”
万历立刻变脸,蹙眉而说:“爱卿好生糊涂,如此重要的大事,岂可当儿戏?朕告诉你,朕现在有了第二个皇子了,还有很多妃嫔正在怀龙嗣。太子之位,当有能者居之。现在都还是一群襁褓中的孩子,怎可轻举妄动?爱卿勿要多言。”
海瑞仍然坚持启奏:“有志不在年高,有功不在位尊。想陛下十岁登基,就气场宏大,令万民敬仰;处事睿智,令臣等叹服。臣以为,只要有好导师的引导,纵使黄口小儿,亦可成才。”
万历听到好导师、黄口小儿,立刻明白确其所指,不觉感到一丝不快。于是说:“爱卿此言差矣,此一时彼一时,今张阁老已老矣,安能再躬亲操劳?”
海瑞辩解:“张大人并非老矣,想当年严嵩八十了,还能耳聪目明地执掌内阁;高拱六十多还可以控制朝纲,较之二位,张大人非老也。”
万历将目光投向张居正,此时张阁老虽然才五十多,却已是发花鬓白红颜殁,额头和脸颊上满是皱纹。万历本想说张阁老确实老了。没想到张居正执笏,一步一顿地上前,奏予万历:“皇上,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况且臣还没满六十,定当为国为君效力。皇长子五岁了,教导皇子,老臣义不容辞!”
万历却挑起眉毛说:“此子顽劣,大不类朕。朕怜爱卿身体不支,安敢劳烦爱卿教导?朕决意,暂缓皇长子的入学。”
张居正愕然,不知如何回应。李太后看不下去了,说:“难得人家张大人有这份心,皇帝怎么可以如此冷漠地回绝?五岁正好是该入学的年龄,如果不学,将来如何继承你的大业?”
万历看到母亲发话,有所收敛,却理直气壮地回答:“母后年纪也大了,还是不要操心这些琐事,劳累伤神可不好。”然后换成悲悯的神色说:“母后每次跟着朕上朝,此举固然让所有大臣感动,可是母后怎可不顾自己的身体?若是母后劳累坏了,儿臣就要被指责为不孝之君了。儿臣岂敢再劳累母后?还望母后三思。”
李太后不悦,却不敢破坏气氛,只好说:“母后当然会注意身体的,但是就是不放心。”
这时没想到海瑞却劝起太后了:“娘娘为国事操劳了十年,还要面对很多流言蜚语,实在是辛苦了。臣等都十分敬仰娘娘,都殷殷期盼娘娘能够身体健康。可是娘娘一直操劳,臣等都看不下去了,还望娘娘还政于君。”
万历看到连在立太子的事上与自己不和的海瑞都能帮自己说话了,顺水推舟地说:“母后,你看见全体大臣的殷殷期盼了吗?”
李太后看着满堂的碌碌公卿,只好说:“罢了,哀家决意还政了。诸位一定要尽职尽责,不可辜负圣恩。”众臣谢李太后体恤,承诺效忠皇上。
万历突然又想起了什么,对张居正说:“张先生,您的耿耿忠心,朕都看在心里。如今正有一项非同寻常的事情需要阁老操劳,不知先生是否愿意?”
张居正谨慎地问是何事,万历回答:“二月快到了,将要举行殿试。朕决意请您担任主考官,当然还有一些人当先生您的助手。由于这殿试非同小可,是绝密级别的,所以要委屈张先生隔绝一个月了。事成之后,朕定有重赏。”
李太后听了,考虑张居正身体可能不支,想要反对,却想起刚才答应的不再干涉朝政,只好作罢。冯保刚才一直沉默,不敢惹怒海瑞,现在想说些什么,没想到张居正率先回应万历:“皇上对老臣的信任,老臣将永远铭记在心。交给老臣的任务,一定会万死不辞,请皇上放心。”
万历带着关切地微笑说:“张先生如果身体不适,现在可以退出,但是一旦前去出题,那就是万不可出来,直到考试结束,朕也不想如此,但是为了考试的公正,没有办法。”
张居正坚定地说:“陛下莫要担心,即使有再大困难,老臣也一定会坚持下去的。”万历再三确认张居正的决心不变,便放心了,宣布张居正从次日起在某个秘密的场所出题,不能公布。张居正诚惶诚恐地接旨谢恩。
退朝回去的路上,张居正和冯保交谈着。冯保先说:“大人就这么答应了?您身体会不会不行啊?”
张居正笑道:“给出题人留的地方肯定是馆驿,只是不能公布罢了。说不定比家里条件还好,还是免费的。”
冯保将信将疑,继而叹道:“张大人,今日海瑞刚才还在力挺封皇长子为太子,和皇上差点吵了起来,为什么接下来就支持皇上让李太后归政?难道他学会见风使舵?看见皇上要对他生气了,马上翻脸?”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