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笑着比划:“恰恰相反,他正是因为太刚直了,才过犹不及。我曾经与你说过,海瑞这个人只坚持自己认为是对的,不管付出多少代价都要坚持。还好他运气好,本来马上要被嘉靖先帝处死,遇上嘉靖驾崩,隆庆大赦天下。”
冯保听后又长叹:“如今那个李和又在背后捣鬼,不知戚继光和海瑞何时能原谅我?”
张居正拍着冯保的肩膀说:“戚继光的问题我不能保证,但是海瑞,我可以向你保证。他肯定不会原谅你的。”
冯保愕然,准备高呼“吾命休矣”。张居正却安慰他:“不要怕,你让他原谅你是不可能的,但他绝不会故意加害于你,你可以放心,他就是正直的人。”
冯保摇头说:“我倒希望他不是完全正直的人。这样你不会觉得很可怕吗?过于正直,就会丧失人性,变得铁面无私。”
张居正也有感触,却说:“罢了,能够领略一下这样的凤毛麟角,我们也该满足了。”
冯保只好徒自点头,久之又挂上笑容说:“张大人马上要去出考题了,在下很久都见不到你了,不如今晚就为你饯行吧?”张居正觉得甚好,便答应了。
冯保母亲又一次展示厨艺,席间,冯佑父子和梁宠向张居正敬酒。酒过三巡,冯保问张居正:“恕在下直言,先生此次担任主考官后,也该功成身退了。”
张居正听了,蹙眉说:“你以前不是常说要我以天下苍生为重吗?怎么今日改口了?”
冯保解释:“以前那是因为万历新政还只是初见成效,没有取得完全成功。可如今大局已定,我可以预见:大明在今后二十年,都可以保持这种垂拱而治的状态。如果阁老长时间留任,就难逃他人口舌。如若阁老隐退江湖,就可以远离是非,而朝中之事,他人完全可以萧规曹随。”
张居正听后有些疑虑,蹙眉饮酒,最后没说什么。
张居正去出题了,几乎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过了几天,万历召集大臣上朝。这是没有李太后的第一次朝会,所以显得十分庄重。这天没有李太后、张居正,本来应该是众人畅所欲言,可很多大臣却噤若寒蝉。
一些常规的事务结束了。万历问还有谁上奏。本来快没人启奏,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班了,原来是海瑞。
海瑞启奏:“如今太后归政陛下,众臣俯首,大局一统,可喜可贺。然国本之事不能再推迟。还望皇上早做定夺,以免夜长梦多。”
万历听后犹豫片刻,懒散地说:“朕也有此意,可如今还不能定夺。”
海瑞不解地问:“皇长子已经五岁了,需要给予良师为教,还不能定夺吗?”
万历若有所思地看了看众朝臣,咳了一声,宣布:“朕决意,二皇子为太子。”
不少朝臣大吃一惊,面面相觑。当然也有人跟冯保一样,猜到了结果,故而只是低头叹息。
海瑞拿起笏板,理直气壮地说:“本朝向来立长不立嫡。大皇子应当为太子,王恭妃当为皇后,请皇上三思。”
万历一直把那一夜在浴室里醉酒后所为当成一辈子的阴影,总想摆脱。可海瑞却让他不得不想起,因而立刻火上浇油得怒火中烧,猛地伸手说:“就因为皇长子的生母是个地位卑微的宫女。这个理由可以让海大人满意了吗?”
海瑞愣住了,没想到事情的真相竟是如此,连忙劝谏:“本朝向来是母凭子贵,而不是子凭母贵。如果陛下立皇长子为太子,那么王恭妃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皇后。一切就会走上正轨。而如若另立他人,恐将难以服众。”
万历已经不悦了,瞪眼说:“母凭子贵也不是无条件的。朕告诉诸位,王恭妃不仅身份卑微,还作风轻浮,挑逗醉酒的朕才怀上龙子,本来照理应当将这种女子拉去堕胎,可母后舍不得,才造成今天这尴尬的局面。”
众人听了皆愕然,知道真相的冯保心想:皇上果然反咬一口,明明是自己的风流帐,却赖在别人身上。可是现在我该说不说?不行,说了也不会有人信的。
冯保抬头就看见万历盯着自己,眼光犀利,好像在说:如果你敢说出来,朕就饶不了你。冯保顿时噤若寒蝉。
此时海瑞又启奏:“皇上,家丑不可外扬,这种事情千万不要公布,以确保陛下的清名。所以现在木已成舟,而且那个孩子也是无辜的,臣恳请皇上网开一面,饶过那个孩子。”
万历乜斜着眼说:“饶恕?就如此饶恕一个下贱的宫女已经是网开一面,如果再惯着她,还会出现什么恶果,你们知道吗?”
海瑞突然说:“陛下,你也是宫女的儿子,李太后以前只是先帝身边的奴婢,而且陛下的身世也曾经遭到怀疑。陛下应当将心比心,体恤王恭妃的苦衷……”
还没等海瑞说完,万历就怒不可遏了,大吼:“来人,海瑞诬陷母后、诽谤朕,拖出去砍了。”
梁宠带着锦衣卫进来,海瑞却突然笑了,说:“十七年前臣就备棺上书,陛下觉得臣现在还怕死吗?”
冯保见状马上跪下求情:“皇上,对于这些自诩为清流的大臣,万不可杀了他们,否则就中了他们的圈套,他们成为万古流芳的忠臣,而陛下就会被传为昏君。陛下千万不可中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