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是武将,和一些文臣在一起,谁也不拘束。玉盘珍羞直万钱,众人吃得不亦乐乎。当然高拱说孟冲做菜辛苦要留一点回报,张居正说要留一点给冯保吃。
餐后,剩菜留给下人享用。众人开始畅谈。张居正先问戚继光:“你刚从浙江来,一定知道很多那边的事。最近那里的倭寇闹得还凶吗?”
戚继光笑道:“怎么不凶?去年俞大猷将军还因为防倭寇不利的事被胡宗宪推下狱内三个月,还被押解到京师了。”张居正说:“这个我听说了,可是具体是怎么回事?”
戚继光解释:“去年是胡宗宪惧战,倭寇变得更加嚣张,从舟山一直袭击到了福建。有人因此弹劾胡宗宪。胡宗宪一怒之下就把责任全部推给了俞大猷。可怜俞大将军,我的恩师,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拖着刑具被押到了京城,还好他身体好,挺到了被无罪释放的那一天。”
高拱怒斥道:“这个胡宗宪就是严嵩的一条走狗!残害忠良,不知道有多少正人君子被他陷害。再不除掉,我大明的忠臣就要死光了!”
戚继光冷漠地说:“这还不算最坏的。如果这些清高之士的苦难能换回苍生的幸福,那我相信他们也是无悔的。可是严家迫害清流之士也就罢了,他们还坑害全天下的老百姓。这几年浙江改造的稻田已经接近一半,改造后的田全部在官府的督办下种茶叶或桑树。如果有不从的,官府立刻没收田产,没有田产的直接送大牢或充军。据我粗略估算,全浙江累计已有近两百万农民失去了土地!”
高拱听后几乎要破口大骂了,张居正也喟然嗟叹。徐阶不安地问道:“这几年,听说财政有所好转,是真的么?”
戚继光苦笑一声答道:“他说是说得好听,实际上这财政的增收都是建立在对农民横征暴敛的基础上。严阁老还四处篡改数据。徐尚书,你接手的材料多半是假的。那些预算决算,很多时候都把钱算进了严家自己的小金库。”
徐阶叹道:“这个我早就怀疑了,但现在我也做不了主,只能对严阁老言听计从。他要我干什么,我只能顺着他的意思来。这能怪谁?只能怪我没权没势。”
戚继光也伤叹:“的确,徐尚书您都没权没势,我们这些芝麻官还有何立足之地。在人家的屋檐下,怎能不低头?我就没那么幸运了,我连质疑胡总督的意思的权利都没有。而且我还得天天担心,说不定哪天他遇到什么麻烦把我给出卖了。”
高拱咬牙切齿地说:“这个严嵩,真是一手遮天,坏事做尽做绝,简直太可恶了。”
戚继光说道:“现在不仅是浙江被严嵩遮住了,福建、湖广、南直隶都开始笼罩在阴云之下。这些省都是稻谷种植的大省,如今被弄去种植经济作物。说实话,种这些东西农民自己拿去根本没法卖,因为官府督查着。农民只好把茶叶和蚕丝低价卖给官府,然后市舶司送去通商。广大的农民根本得不到一丝利益。而这些地方稻米出现缺乏,官府趁机高价出卖。本来江南是丰年,却出现了饥荒,很多人辛苦了几年都吃不饱饭。”
徐阶问道:“的确是太骇人听闻了。不过你好像没有说江西,南方那一块怎么留下了一块干净的场所?”戚继光笑道:“阁老自己是江西人,所以兔子不吃窝边草。留给了自己一条后路,以便自己告老衣锦还乡。”
高拱忿然问道:“难道整个南方,就没有一个人站起来说句公道话?”戚继光答:“当然有,比如淳安县知县海瑞就一连上了几本奏章,可都被胡宗宪拦住了。”高拱又问他自己亲自给皇上奏明此事弊端如何。戚继光摇头道:“万万不可。严嵩向来视你为眼中钉。他就等着你公然行动,他们顺势给你一个诬告之罪。别说你自己保不住,裕王都会跟着受到牵连。”
高拱愕然,不知如何是好。戚继光冥思良久而说道:“如果大人你弄到了足够的证据,或许可以让皇上相信。不过这样也说不准,毕竟皇上已经被严阁老那帮人唬弄得团团转了。”
高拱有些犹豫,虽然他很盼望抓住严嵩的把柄给嘉靖看。可是这是不是蚍蜉撼大树,或是飞蛾扑火,他自己也掂量不准。
气氛沉默了起来,突然张居正发话说:“何不借口考察严嵩的改革农田方案实施情况,让我们去浙江,然后会面海瑞,把他交给皇上。”
戚继光依然不满意说道:“一个小小的海瑞实在斗不倒严嵩。我们关键是要确凿的证据,让他们心服口服。问题是他们可能死不承认。”
这时,一只当着听众的裕王发话了:“依孤看,可以如此。”
☆、27.张居正请缨查私底 胡宗宪行例设公宴
裕王说道:“我们绝对不能明着调查,若是这样,严嵩肯定会阻挠。依孤看,只能暗访,比如请张学士借口回乡探亲,然后偷偷前往浙江调查。”
徐阶说:“如此不妥,若是严嵩知道了,肯定会告知皇上,说不定治我们一个欺君之罪。”
裕王犯难了,众人也在绞尽脑汁。最后张居正想出了什么,说道:“臣听说,陆炳祖籍浙江,在浙江还有一些亲戚。我们不如借口去浙江给他们送丧事慰问礼,前往浙江调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