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有上党这样地形复杂山路崎岖的地区才是蜀军最为理想的作战平台,所以不管是匈奴人采用什么样的策略,都不能动摇刘胤扎根于上党的决心。
如今匈奴人在谷远的周围大肆兴建关隘要塞,妄图将蜀军困死在谷远一带,应对这一危机的方法还是有的,那就是分兵作战,在上党地区开辟新的根据地,将蜀军的力量扩展到上党的东部和南部去,这样一来,双方就会形成一种犬牙交错的新态势,匈奴人利用关隘要塞对蜀军进行分割包围,但蜀军形成若干个根据地之后,反过来也对这些关隘和要塞进行反包围,只要蜀军能将自己的力量发展起来,自然就不会惧怕匈奴人的围剿了。
刘胤将自己的方案提出来之后,黄崇有些担忧地道:“孙子有云: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我军一再分兵,兵力分散,岂不是有违兵法之道?”
刘胤呵呵一笑道:“集中优势兵力,确实是打胜仗的不二法宝,但孙云也说了,识众寡之用者胜,那就是说要知道什么时候配置兵力的多少是有讲究的,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什么时候集中,什么时候分散,必须要由地制宜,因时制宜,集中是为了歼灭敌人,分散是为了保存自己,该集中的时候就要集中,该分散的时候就要分散,临机善变,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黄崇汗颜地道:“大将军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我等自愧不如。”
刘胤微笑道:“黄将军过誉了,临机权变,审时度势是每个为将者都应该熟知和掌握的,兵法是死的,战场上的形势是活的,如果一昧地死读兵法,那只能成为纸上谈兵的赵括。匈奴人想将我们逐出上党,而我们偏偏不遂他们的心愿,上党可是一方宝地,进可攻,退可守,高屋建瓴,俯瞰中原,将来争雄天下,上党堪为第一要地。”
“那我们要如何做才能立足于上党?”黄崇问道。
刘胤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命中军摊开了一张军事地图,黄崇和诸将都围了上来,刘胤指着地图道:“永安军可以留在谷远继续作战,虎步军和虎骑军则分别向东向南推进。虎步军可以在襄垣、潞县、壶关一带建立新的根据地,这一带是太行山区,地势险要,山环水绕,最利于山地作战。虎骑军则向南进入到泫氏、高都一带,这一带地势开阔,利于骑兵作战,同时又有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回旋余地越大。更主要的是,虎步军到上党东域,与冀州相邻,可以和进入冀州的右军团遥相呼应,虎骑军进入到上党南域,与河内相邻,匈奴人想在高都一带构建新的牢笼体系,就必须要面对晋军羊祜所部了,到时候他们也是腹背受敌,能不能自顾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总而言之,此次分兵,就是要多点开花,将匈奴人的防线给拖长了,别看匈奴人号称十万人马,真正想要构筑一个铜墙铁壁,他还差得太远。”
第802章 寒山要塞攻坚战(上)
确定了下一步的计划策略之后,蜀军立刻行动起来,匈奴人“囚牢战术”刚刚进入到实施的阶段,虽然说各处的关隘要塞已经是初具规模了,但距离真正地完全铁桶一般的防御体系还差得很远,这无疑就给了蜀军一个突破其牢宠的机会。
在谷远的四周,新建的关隘要塞多达十几个,每一处都需要分兵驻守,别看刘渊拥兵十余万,气势咄咄逼人,但真正分配到各处要塞的兵力,却又十分地有限,甚至是捉襟见肘。
沿着谷远的周围布置防御圈,战线绵延达数百里,如果是平川地带,刘渊根本就不敢奢望可以围得住,也就是上党地狭,在崇山峻岭之间只有少数几条可以通行的道路,才让匈奴人的“囚牢计划”成为了实现。
尽管如此,每一处关隘要塞只能派驻三两千的人马,再多的话刘渊可真抽调不出来,十万大军之中,刘渊得保证有一个数量足够的野战兵团,另外上党郡城、屯留、长子、襄垣、高都等这些县城,也都需要派兵去驻守,相对于地域辽阔的上党郡而言,十万大军真不算什么。
所以当刘胤决定集中兵力倾注一点准备强行突破的时候,蜀军就可以完全地占据上风,而且不管蜀军选择那一点,都是一样的。
刘胤将目光投向了屯留和长子之间的寒山,寒山通道是上党南部的一条重要的通道,联结上党东西两个部分,只要蜀军能够打通寨山通道,便可以顺利地进入到指定的目标地。
现在寒山关隘要塞正在兴建之中,匈奴人派出了三千人马来驻守寒山,就是防备蜀军向东流窜,同时,寒山要塞也是匈奴人围困谷远蜀军的十三座要塞之一,是匈奴人“囚笼战术”体系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虽然寒山要塞地形险要,但其营寨属于刚刚开始兴建,尚未修缮完工,匈奴人虽然驱使大量的汉人为劳役来新建寒山要塞,挖山采石,担土运沙,大修工事,但工程进展缓慢,短时间内是很难完工的。
不光是寒山要塞的这一处,就是所有的隘口要塞的兴建都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困扰刘渊最为严重的是劳役的短缺,由于羯人在上党大肆地杀戮,使得汉人的数量在急剧地减少着,现在刘渊广征汉人百姓为劳役,就算是一直采用强制的手段,强行地来奴役汉人百姓来作苦工,来兴建各地的要塞,也将受限于劳工的数量,使得各处的关隘要塞距离兴建成功一直遥遥无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