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最后的三国_风之清扬【完结】(981)

  至于司马骏丢失蒲津关的事,司马炎提都没提,这也算给了他这位皇叔极大的面子,若是其他将领丢失这样重要的关隘,轻则丢官罢职,重则军法处置,司马骏却是屁事没有。

  自此司马骏便在洛阳闲赋了下来,当羊祜文鸯在并州和冀州与匈奴人打得火热之时,司马骏却呆在汝阴王的府邸,无所事事。

  最让他郁闷的事,羊祜在并州冀州一路狂飙狂进,最终消灭了刘渊,尽管这场战争不光是晋军的功劳,蜀军在其中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在消灭刘渊的最后一战中,几乎是蜀军独立完成的。

  但这丝毫也无法掩盖羊祜的功劳,司马骏明白,经此一战之后,羊祜的声望必然达到顶峰,再想要扳倒他,那将是难上加难。

  不过司马骏对羊祜是仇深似海,羊祜越是风光无限,司马骏便愈发地恨意绵绵,其中更多的掺杂着嫉妒的成分,群臣越是称赞羊祜,司马骏听得越是刺耳,酒宴之上,众人是高谈阔论,唯有司马骏一人默不作声,暗暗地谋划着什么。

  酒宴罢,众臣都喝得有些醉醺醺的,纷纷向司马炎辞行。

  司马炎也喝高了,难得今天高兴,他也就多喝了几杯,见众臣退去,司马炎依然兴致很高,决定今夜继续坐羊车去临幸宫妃。

  后宫佳丽三千,司马炎很难做到雨露共沾,司马炎本人也患了选择强迫症,每天晚上留宿何处,也确实是一件比较头疼的事。

  后来司马炎干脆不想了,坐着羊车,羊车走到那儿停下,他就夜宿那个宫妃那儿,让天意来选择。

  只是司马炎不清楚,后宫的那些嫔妃为了得到皇帝宠幸,使出了浑身的解数,为了引诱羊车停在她们门口,手段是层出不穷,明争暗斗不止,却只瞒得司马炎一人。

  司马炎打了个哈欠,正准备起身之时,司马骏上前行礼:“拜见陛下。”

  司马炎道:“皇叔免礼。今日乃普天同庆之日,为何朕看皇叔却是郁郁寡欢,莫非是嫌朕的酒不好喝?”

  司马骏道:“岂敢岂敢,陛下所赐乃是琼浆玉液,世间难得的美酒,臣岂敢嫌弃。”

  “那朕就奇怪了,何事能惹皇叔如此不快?”司马炎奇道。

  “臣扰了陛下的兴致,还乞恕罪,臣所忧者,乃是社稷之患也。”司马骏拱手道。

  司马炎大惑不解地道:“皇叔何出此言,今匈奴平定,四海升平,正是社稷之福了,何来忧患?”

  司马骏恭恭敬敬地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陛下,今日匈奴虽平,但大晋的江山社稷,却是遭受前所未有之危机,非臣之危言耸听,大晋的亡国之祸,绝非是空穴来风,而且就近在眼前!”

  第916章 君命不可违

  司马炎的酒顿时醒了一大半,司马炎并不糊涂,司马骏所指之意,他自然是清楚的很,此番平定匈奴的叛乱,也并不能掩盖蜀国势力扩张的事实。

  蜀国占据关中,已经是让司马炎如芒刺在背了,这回蜀国更是将触手伸到了并州和冀州,要知道,这些地方可是晋国的腹里要地,一旦被蜀国所占据,晋国的疆土就会陷入到敌人的三面包围之中,司马骏所提到了社稷之患,确实也并非是空穴来风,而是真实存在的。

  只是当时为了对付强大的匈奴,同马炎也不得不默许了蜀军入境并州的事实,当初蜀军初来之时,司马炎一度认为他们成不了什么大气候,而且极有可能和匈奴人拼个两败俱伤,这样的好事,司马炎自然不想错过。

  但让司马炎始料未及的是,蜀军在与匈奴人相争的时候,完全没有处于下风,反而是越打越强,人马越打越多,占据的地盘也是越来越多,就在匈奴灭亡之前,司马炎也已经确实感受到了一种危机的存在。

  灭掉匈奴人的胜利或许可以暂时地冲昏司马炎的头脑,在群臣的一片恭维声中,司马炎也确实有些飘飘然了。

  快乐的时候人往往会忘掉不快的事,司马炎也不例外,但司马骏提及到这件事的进程时,却又触动到了司马炎脆弱的神经。

  “哦,皇叔缘何会如此之说?”司马炎内心之中波澜起伏,但表面上却是很平淡地道。

  司马骏显然没有猜得透他这位侄儿的心思,他上前一步道:“陛下,臣认为蜀国之祸,更胜匈奴,如今匈奴虽灭,但蜀患未除,实乃是江山社稷之危也。”

  司马炎淡然地一笑道:“皇叔多虑了,区区一个蜀国,还不在朕的眼中,之前朕之所以容忍他们留在并州,不过是想借他们之手除掉匈奴而已,如今匈奴已灭,朕自然不会再容忍他们留在并冀二地。”

  “只怕羊太傅不会做如此之想吧?”司马骏如愿以偿地说出了他想说的话。

  原先的太傅司马孚病逝于今年春天,羊祜立下了惊天之功,原先的职位已经是位列三公了,此次为了表彰其功,司马炎晋封他为太傅,所以司马骏才会称羊祜为羊太傅。

  司马炎微微地一怔,司马骏和羊祜不睦,此事朝野皆知,以前司马骏还因为羊祜与蜀人相通参过一本,这时司马骏提及羊祜,让司马炎第一时间便会联想到二人之间的恩怨。

  司马炎略皱眉头地道:“皇叔,你这又是何意?”

  司马骏躬身道:“陛下,臣与羊祜,虽有旧怨,但事关朝廷社稷大事,臣绝不敢因私废公。如今蜀国刘胤占据大半个的并州和一小半的冀州,气势之盛,也远非当年可比,羊祜姑息养奸,蜀国已渐成尾大不掉之势。臣以为,匈奴之患,不过是流寇之患,癣疥之忧,而蜀人之患,乃是真正的心腹大患,如果不能将其彻底铲除,那么大晋的江山社稷,势必将有倾覆之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