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围着馒头撒欢,油条吐着舌头围上去,馒头的双耳立起来,嘴里发成警告的呜呜声。油条个怂货,居然就退开了,跑旁边去找豆浆玩。
豆浆估计都嫌弃它,油条刚吐着舌头把头凑过去——
啪!
豆浆的两只前爪,毫不客气的踹在油条头上。油条那个委屈啊,一脸“居然被嫌弃”的震惊和不敢置信,转身跑到主人薛朗这里,人立而起,两只前爪搭在薛朗手上,嘴里呜呜的叫的委屈!
薛朗……
薛朗这无良主人,一点安慰的意思都没有,反而笑得欢畅。
...
------------
第六十五章 河东薛氏
把油条和豆浆隔开,把包子、馒头放一块儿,薛朗就回去休息了,睡着前还畅想了一下,不知道这一胎包子能生几只;包子这是第一次做母亲,也不知道它能不能带好它的孩子们!那么活泼的包子,感觉难以想象。
胡思乱想中睡去,早晨起来去种植园查看一圈后,又去工坊转了一圈,实务帮不上忙,督造还是能干的。
在工坊视察了一下,看万思明做的不错,鼓励了他几句,薛朗回家用早饭,刚进家门,热水都没来得及喝一口,万福递上一张拜帖:“禀郎君,井州长史、汾阴薛智来访,因郎君不在家,留下拜帖,说于午时再来拜访。”
井州长史——
柳女官给他科普过,苇泽关地属苇泽县,隶属于井州。苇泽关的治所本是在苇泽县,不过,公主殿下嫌远,她品级太高,便把治所从苇泽县搬了出来。
井州的长史……这是地方官员吧?记得柳女官说过是从五品的官阶,没韩长史的官阶高,可人家是地方官员,刺史空缺的时候是可以佐领州牧的。
不过,就是是从五品也比薛朗级别高。但是,并州长史是地方官员,薛朗这个主薄是公主府的属官,这个要怎么论?
另外,这位井州长史还把籍贯都报了!跟薛朗一样姓薛,汾阴……不就是河东薛氏的地盘?
薛朗也姓薛,也曾关注薛姓的资料。河东薛氏乃是关西六大姓之一,有名的望族。历史上很多著名的姓薛的名人,都出自河东薛氏。比如给了李世民一个大跟头栽的薛举,以及以后的历史名将薛仁贵,都是出自河东薛氏。
河东薛氏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三国蜀汉时期,蜀汉灭亡后,才从蜀中迁到河东,累代仕宦,真正的名门望族。
薛朗的薛是不是出自河东薛氏,薛朗是不知道的,祖籍建康也是听老爸说的。只是薛朗考据姓氏的时候发现,永嘉之乱的时候,薛姓四散。
薛氏大支聚汾阴自保,于是,薛姓最大的一支就成了河东薛氏。天下姓薛的并不止是河东薛氏,还有其他零散的薛姓族人。
薛朗谋的就是零散里的,就算是通信发达的现代,都不一定能把所有族人记载清楚,更何况是在兵荒马乱的古代。
说起来,河东薛氏是非常有自己特色的望族。汾阴薛氏的成员大多是武将,薛氏的门风武勇粗豪,崇尚武功。就算偶尔出几个文官,作风也是简单直接,完全没有文人该有的柔和。
举个例子,同样是去做刺史,如果治下出了盗匪,如果是同为关西六大姓的裴氏,裴氏的官员会选择用感化、宽恕的做法招安盗匪;另一大姓柳氏呢,则会明辨罪行,该抓的抓,该杀的杀,该判的判。
但如果是薛氏的刺史,那就只有一个做法——全部杀了!谁还管你是为什么做的盗匪,谁让你要在我的治下做盗匪,该杀!作风简单粗暴,强势直接。
以薛氏的繁盛,还不至于为了薛朗一个小小的公主府主簿巴巴的上门。这个薛智是来干嘛的?总不能是来认亲吧?
左右没什么急事,薛朗干脆不出去了,吩咐荷香煮好茶,就留在家里等着这位河东薛氏的薛智上门。
到了午时,薛智乘坐马车,准时登门。
接到通报后,薛朗就站在门边迎客——
本来在侧门迎客是非常不礼貌的,不过,薛朗在公主府里任职,总不能从公主府的正门进,薛智就算是做到刺史,也不到公主府正门进的资格。不过,看薛智的意思,这只是私下的拜访,也不想惊动公主府。
薛智留着一把美髯,年约三旬左右,比薛朗年长。这个年纪做到长史,发展也算顺利,不是庸才,也不是天才。
“薛长史光临,有失远迎,今日是薛朗失礼,请进。”
薛智笑道:“薛主薄客气。智不请自来,冒昧拜访,是智失礼才是。”
互相客气两句,把人迎进去,在客厅分主宾坐下。薛朗不知薛智为什么上门,也不急,让长俭上茶,随便的扯闲话:“薛长史请吃茶,我这侍女是公主殿下赐下,有一手煮茶的功夫,请薛长史品鉴。”
薛智道:“且慢吃茶!”
薛朗疑惑的看着薛智。
薛智道:“某在井州听闻有一薛姓异人从异国归来,心中暗思莫不是我薛姓族人归来乎!在吃茶之前,先论家谱,序齿之后,才方便交往叙话。智表字显慧,不知你之表字为何?”
薛朗道:“我之表字为幼阳。”
“好!你我且先以表字称之。幼阳,你我二人同姓薛,先论家谱,方便序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