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医务,或其它行政人员,均可前来登记。”6 月12 日,“国民党海军人员登
记处”主任孙克骥、副主任陈啸奋、曾国晟、金声四人又联名在上海《解放日报》
刊登通告,公布登记办法。
以后,张爱萍又先后派人去青岛、福州、厦门、广州等地,设立办事处或登记
处。
金声以副主任身份,四出活动,又聘来了一批原国民党海军人员,其中有曾以
鼎中将、周应聪少将等国民党海军高级军官。
张爱萍还常常亲自出马招聘人才。
重庆南路182 号国民党海军服务社,住着一位名叫徐时辅的海军上校。
他是国民党海军总司令部办公厅副主任,是金声的老搭挡。他在陈果夫手下谋
过事,当过陈诚的计划科长,与桂永清结拜过兄弟。徐时辅看了通告想,像我这样
一个桂永清的亲信,张爱萍要不要?他犹豫再三,决定先写信探探金声口气。金声
提交登记处讨论,发生了意见分岐。金声立即向张爱萍作了报告。张爱萍听了,认
为徐时辅是美国海军学院研究生院的毕业生,又把一艘名叫“兴安”号的4000 多
吨的登陆修理舰从美国开回来,有技术;还考虑到桂永清撤离上海时曾亲自动员他
去台湾,他隐蔽起来了;桂永清又从台湾捎信要他去,他又不予理会。这说明徐时
辅的心是向着人民的。
“好嘛,”张爱萍听了,高兴他说:“这样的人才很难得!”金声反而感到吃
惊,进一步把对徐时辅的争论作了详细汇报。
“不管什么人,”张爱萍坚持说:“只要他爱国,愿意参加人民海军建设,我
们都应该欢迎!”张爱萍当夜单独接见了徐时辅,同他进行了长谈。徐时辅万分激
动,当即加入了人民海军的行列。
就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登记报名要求参加人民海军的国民党海军人员,就
有1100 余名,其中还有北洋水师时期的老海军呢!
连同起义的国民党海军人员在内,已有4000 多名国民党海军人员加入了人民
海军的行列,其中有数百名担任过舰长、艇长以上职务。
4.“原海军人员”称谓的由来
这么多原国民党海军人员怎样称呼呢?
这个不被常人所注意的问题,引起了张爱萍的深刻思考。这是这样引起的。一
天,张爱萍在登记处,听到工作人员反映:不少国民党海军人员说,我们都登记参
加人民海军了,还叫我们“国民党海军人员”,太刺耳,太伤我们的感情了。
在这以前,张爱萍也有感觉,这次听了,更进一步引起重视。同志们朝夕相处,
共同生活和工作,首先遇到的是对这些起义、投诚、登记来的同志的称谓问题。如
果对这些同志仍旧沿用国民党或旧海军人员来表达,很容易在思想上造成距离,感
情上产生隔阂。从自己和这些同志接触中,可以看到,他们绝大多数都有爱国热情
;投身国民党海军,其初衷也是鉴于近百年来有海无防的惨痛历史而致力于海军建
设的。现在他们转入人民海军建设,使他们走上了一个酬壮志、施本领的广阔舞台,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高兴的。因此,必须改变目前对他们的称呼。
怎么称呼他们好呢:张爱萍作了一个分析:目前,海军主要有两部分人组成,
大部分是从陆军调来的,再就是原国民党海军人员。我们常常习惯称陆军来的同志
为“新海军”,那么称国民党海军人员为“老海军”。张爱萍直摇头,不行。
张爱萍又想过,称他们为“原国民党海军人员”,也不行,有“国民党”这个
字眼,就会令人不舒服。
张爱萍还想过,有人叫这些人为“国民党海军同志”,这更不行,在“国民党
海军”的后面加了“同志”,也不能改了“国民党海军”这几个刺耳的字。
这可把张爱萍难住了。
一天,张爱萍驱车经过外滩,不知什么原因,突然想起韩非子的《毛道》篇。
在《毛道》篇里,韩非子对“原”字作了这样的解释:“掩其迹,匿其端,下不能
原。”“对了!”张爱萍高兴地对身旁的黄胜天说:“我看把这些登记报名的人,
统统称为‘原海军人员’吧!管你是北洋海军、国民党海军,还是清末海军,都避
开那几个刺耳的字,这样有‘掩其迹,匿其端’的作用。这就叫‘原源为原’。这
样称呼。这些人的心理上比较容易接受,听起来也好听。
你看怎么样?”“好!好!”黄胜天深深被张爱萍的苦心所感动:“叫起来还
挺顺口!”在党委会上,张爱萍把这个称谓作了解释,委员们都一致赞同,并深深
受到感动:仅仅为了这个称谓。我们的司令员就想得这么细致,付出那么多心血呀!
这个称谓叫开后,原海军人员无不心情舒畅,说自己“向共产党又靠近了一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