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张爱萍专题汇报了解放大陈岛战役的设想。
彭德怀组织与会人员作了充分讨论。他最后表示同意张爱萍的战役设想,并说
:“要充分准备,慎重初战,攻则必胜。”粟裕在讲话中强调说:“这是我军首次
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作战,组织工作比较复杂,还要估计到美国可能插手,要作艰
苦的打算。”他要求张爱萍拟订一个作战方案,再来北京向中央军委汇报一次。
张爱萍回到南京后,立即召开作战会议,提出了一个详细的作战方案,并派作
战处长石一定去北京,向中央军委汇报。
8 月22 日,粟裕听取了石一定处长的汇报,表示同意,并作了具体指示。
8 月24 日,彭德怀在听取石一定处长的汇报以后,强调说,要用宰牛的刀子
去杀鸡。他解释说:“人们常说‘杀鸡焉用牛刀’,这次我们就是要用宰牛的刀去
杀鸡。”为什么要这样做,彭德怀根据我三军首次联合渡海作战的要求,讲了很多
精辟的道理。彭德怀还就轰炸大陈作了具体指示。他说:
“轰炸大陈的那天,你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查明大陈港内及其停泊在那里的美舰
;如有美舰在那里,我们暂时不攻击,等他们离开以后再打,这样做可以减少很多
麻烦。我们的原则是既不主动惹事,但也绝不示弱。”在彭德怀听取汇报的当天晚
上,总参谋部就给华东军区发来电报:“同意石一定同志代表军区汇报的作战方案,
可先着手准备。”随后,中央军委又作了三条指示:一、要充分准备,有把握后才
发起攻击;二、在组织海军和空军行动中,要严格掌握对美帝国主义的政策,既不
主动惹事生非,又不示弱的自卫原则;三、从小到大,从实践中训练和锻炼部队,
为解放整个敌占岛屿创造条件。中央军委还决定:为及时指导和总结我军首次三军
协同作战经验,将浙东前线指挥部归中央军委直接指挥。
3.从大门打进去
作战方案批准后,华东军区立即成立了浙东前线指挥部,张爱萍为司令员兼政
治委员,陆海空三军有关部队的林维先(浙江军区代司令员)、聂凤智(南京军区
空军副司令员)、彭德清(华东军区海军副司令员)、马冠三(华东军区海军参谋
长)为副司令员,王德(华东军区副参谋长)为参谋长。
浙东前线指挥部设在宁波天主教堂的大院里。这里布满了无线电天线和有线电
话线,开设了500 部电台,通信人员达1300 余名。指挥部下设华东军区空军浙东
指挥所、华东军区海军前线指挥所、登陆指挥所,还有华东军区政治工作组,后勤
联合指挥部。
浙江前线指挥机构成立后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突破口选在哪里,也就是说,先
打哪个岛子,对取得大陈战役胜利最为有利?对这个问题,彭德怀、粟裕都有过指
示,张爱萍也早有想法,但是,张爱萍仍召开作战会议,目的是通过讨论更好地统
一思想。
果然,会上出现了两种绝然不同的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先攻大陈岛。他们的理由是:大陈岛分上大陈和下大陈2 岛,
是国民党军队在浙东占领的岛屿中最大的岛子。在大陈岛的西北方向和南北两侧,
有一江山岛、渔山列岛、披山岛、南麂山岛等岛屿。大陈岛是国民党军队在浙东沿
海的中心点,指挥部就设在这里。这些岛屿上约有两万人,在大陈岛就有一万多人。
因此,攻下大陈岛,其它岛屿就好解决了。持这种意见的人占多数。
另一种意见是先攻一江山岛。主张这种意见的人主要列举了两方面的理由:第
一,国民党很重视一江山岛,把一江山岛看作是大陈岛的“大门”。
这从大陈岛传来的许多消息都证明了这一点:把驻守在一江山岛的官兵称作是
台湾“北大门的卫士”;美国顾问团团长视察了一江山岛,决定要“加强这扇北大
门”,以“保卫自由世界”的“钢铁堡垒”;台湾的“国防部长”俞大维陪同蒋经
国登岛向官兵训话,并在深更半夜把突击第四大队大队长王弼时叫到跟前,说:
“一江山岛是大陈的门户,大陈是台湾的屏障,一江不保,大陈难守;大陈失守,
台湾垂危!”这些迹象表明,美国和台湾当局把大陈岛看作是“反攻大陆”的前进
基地,而把一江山岛又当作“大陈的大门”。
一江山岛对于台湾当局如此重要,那就从一江山岛这扇大门打进去。第二,一
江山岛距离我东矶列岛近,容易打。持这种意见的只是少数。
对这两种绝然不同的意见,张爱萍都听,而且听得很认真,还不时插话要大家
把理由“说得再具体些。”最后,他说:“我同意先攻打一江山岛。”指挥员虽然
在讨论中也清楚知道了张爱萍的倾向,但听他支持少数人“先攻打一江山”的意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