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多少事_谢轶群【完结】(25)

  2月10日,袁世凯召集内阁和近支王公,讨论通过了清帝退位后的优待条件修正案,11日,隆裕太后认可。

  优待条件共有三项内容。

  第一项《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共八款:(1)清帝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待以各外国君主之礼;(2)清帝岁用四百万两由民国政府拨发;(3)清帝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4)清帝宗庙陵寝永远奉祀,民国政府酌设立卫兵保护;(5)光绪陵寝如制妥修,民国政府支付实用经费;(6)宫内各执事人员可照常留用,惟不得再招阉人;(7)清帝私产由民国政府特别保护;(8)原禁卫军归民国陆军部编制,额数、俸饷仍如其旧。

  第二项《关于清皇族待遇之条件》,共四条:(1)王公世爵概仍其旧;(2)皇族具有与国民同等的权利;(3)皇族私产一体保护;(4)皇族免服兵役之义务。

  第三项《关于满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条件》,共七条:(1)与汉人平等;(2)保护其私有财产;(3)王公世爵概仍其旧;(4)民国政府为生活过艰的王公代筹生计;(5)先筹八旗生计,在未筹定前,其俸饷仍旧支放;(6)从前营业、居住等限制一律蠲除,各州县听其自由入籍;(7)听其自由信仰原有宗教。

  从鸦片战争以来,就纷纷议论的清朝的末日真的到了。1912年2月12日,是清王朝的最后一天。

  隆裕太后偕同六岁的宣统帝溥仪在乾清宫颁布退位诏书。最直接葬送清王朝的袁世凯不愿意来参加这个葬礼,外务大臣胡惟德替他出席。

  胡惟德率领十三位内阁大臣一字排开。面如死灰的隆裕带着懵懂无知的宣统帝小溥仪出来的时候,众大臣没有跪拜,而是一齐向隆裕和溥仪鞠了三个躬。这是事先说好的,几分钟后就要变为平民的皇太后已不想再继续昔日的威仪,哪怕最后一次。

  满心痛楚的隆裕向众大臣点头回礼,说:“袁世凯能把局面应付到今天,为国家为皇室都出了不少力。如今议和能让南方满意,做到优待皇室的优待条件,也是不容易的。我和皇上为了全国老百姓早一天得到安顿,国家早一天得到统一,过太平日子不打仗,所以我按议和的条件把国家的大权交出来,交给袁世凯办共和政府。今天颁布诏书,实行退位,叫袁世凯早点出来,让天下早点安宁吧!”

  她还在说肯定袁世凯的话。也许是并不知袁世凯深藏的一贯用意,真的感谢袁世凯鞠躬尽瘁;也许是心中虽对袁世凯的行为也有所悟,但考虑到退位之后无权无势的皇室还希望袁世凯关照,也只能如此措辞。

  说完,隆裕慢慢站起来,把诏书向胡惟德递去,由胡惟德再交给袁世凯,照会各国使馆。这一交,大清就要正式寿终正寝,辽阔的大好河山,再也不姓爱新觉罗了。尽管早已接受了这个无奈的事实,也做了百般的挣扎,到亲手交出二百六十八年的江山的这一刻,隆裕再次心如刀绞,眼泪夺眶而出,泣不成声地说:“祖宗!祖宗啊……”

  退位诏书全文如下: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睽隔,彼此相指,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宣布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又安,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

  这个诏书由光绪二十年(1894年)状元张謇的幕僚、留日才子杨廷栋起草初稿,张謇再润色修改,袁世凯最后审定。张謇时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

  到今天能见到的历代帝王退位诏书一共十份,分别是东汉献帝刘协、魏元帝曹奂、东晋恭帝司马德文、刘宋顺帝刘准、齐和帝萧宝融、梁敬帝萧方智、东魏孝静帝元善见、西魏恭帝元廓、北周静帝宇文阐和清宣统帝溥仪。溥仪的退位与其他九位不同之处是,别人退位之后新皇帝立即产生,而溥仪这一退位,中国二千一百二十三年的封建帝王时代正式走进历史。

  诏书中“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这句,是袁世凯加上去的。本来,袁世凯马上到手的大总统是孙中山所让,这样一加,面对革命党人,他可说他的权力来源是退位前的清廷,而不是你孙中山所赐;可对清廷,他又可说是孙文所让,并非篡位。

  袁世凯的逼宫,至此完胜。当天晚上,他在外务部大楼剪去了辫子。

  二

  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的当天,袁世凯致电南京,表示赞成共和,电文是:

  “南京孙大总统、黎副总统、各部总长、参议院同鉴:共和为最良国体,世界所公认,今由帝政一跃而跻及之,实诸公累年心血,亦民国无穷之幸福。大清皇帝既明诏辞位,业经世凯署名,则宣布之日,为亲政之终局,即民国之始基。从此努力进行,务令达到圆满地位,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现在统一组织,至重且繁,世凯亟愿南行,畅聆大教,共谋进行之法;只因北方秩序不易维持,军旅如林,须加部署;而东北人心,未尽一致,稍有动摇,牵涉全国,诸君皆洞鉴时局,必能谅此苦衷。至共和建设重要问题,诸君研究有素,成竹在胸,应如何协商统一组织之法,尚希迅即见教。袁世凯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