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也知道,做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目前整个江东六郡最急需的便是稳定内务和发展经济。虽然刘繇的残余势力基本被肃清,但是仍有漏网之鱼,与山越人或是山贼、水盗勾结起来,为祸一方百姓。对于这样的敌人,周瑜毫不手软,将清剿贼寇的军事行动委托给太史慈负责,以太史慈的强悍战力,加上他对江东六郡风土人情的熟悉,应付此事是绰绰有余,可谓是最佳人选。这也体现了周瑜“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
由于陈宫、鲁肃、甘宁等骨干尚在合肥一带作战,周瑜召集的本次会议也没有讨论过多的议题,主要集中在内政方面。两天的紧张讨论后,最后得出的结论有四条:第扬州境内的贼寇清剿工作指派给太史慈负责,他率领信义营一万两千人,务必在一年之内将刘繇的残余势力肃清,同时要求各郡县对山越人要征抚并用,以抚为主,力争将山越人迁到平原上居住。
第二,各郡县的第一要务是稳定民心,今年豫章郡、九江郡的百姓免一年农业税赋,吴郡、会稽郡的百姓免半年农业税赋。在此基础上,大量招募流民,推广屯田制。屯田的责任人是每个县的县长或县令。至于军屯,后续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具体安排待定。
第三,基于水利设施建设的重大作用,周瑜委任许劭为扬州六郡水利总管,统管六郡的水利设施建设,并以各郡的水利建设成果作为考核各郡太守、各县县令的重要指标。至于水利设施建设需要的大量资金,周瑜先期从造纸坊的利润中抽取一大部分作为各郡的启动资金,后续的资金由各郡太守自想办法筹集。按照周瑜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各郡的工商业税赋会逐渐增多,取一些投入到水利设施建设中去,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第四,全面推广读书馆和招贤馆。要求是每个县城至少有两个读书馆、一个招贤馆。周瑜委托张承为扬州六郡人事总管,专门负责在各地设立读书馆、招贤馆,广招人才充实到政府中去。并要张承经常下去各县巡察,以监督这项制度的顺利运行。会议结束后,周瑜要求各县马上派出县丞、主簿等文职官员,集中到庐江郡去,学习庐江郡在水里设施建设、鼓励工商业发展、屯田、教育方面的经验,回去后复制、推广。
第二百五十四章 听音识人
两天的内政会议终于结束了。
参加会议的既有早期在庐江的官吏,也有刘繇手下的旧吏,还有通过招贤馆选拔出来的年轻干吏,可谓是各有出处,各有想法。
周瑜虽然年轻,但是由于近年来他在军事、政治上的一系列优异表现已经深深地折服了大家,因此周瑜的建议大都获得了一致通过,只是在细节上由贾诩、张昭、张纮等人组织大家进行了修改,以更适应现在的形势,更方便实施。
尽管如此,周瑜还是觉得自己的压力很大。这个压力不是来自于组织的内部,而是来自于外部,来自于自己的内心。
会议结束的当晚,周瑜设立晚宴,招待这些参加会议的人,他们可都是自己靡下的骨干力量啊,理应笼络。酒宴上的气氛十分热烈,你来我往,互相敬酒,所有的人都在憧憬着未来,觉得江东六郡一统之后,实力大涨,今后数年将会是江东集团大展宏图的日子。
“铮~~铮~~铮~~”众人觥筹交错之际,周瑜取出古琴,当众弹奏了一曲“高山流水”。琴音抑扬顿挫,忽而高昂如登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忽而低缓如漫步林间溪水潺潺流……
众人逐渐地都安静下来,开始静静倾听。
周瑜的琴音一转,琴音转作高亢,恰似高天流云,一马平川的塞外风光无限。紧接着,琴音加快,就如万马奔腾,蹄声如雷,敲打在厅内每个人的心窝上,颤动不已。然后,琴音忽又变得悲凉,就好像来到了一座古战场,残阳中一杆大旗迎风猎猎作响,将士们血染黄土地,满地都是尸体和兵刃……
周瑜刚开始时是按照琴谱弹奏,到了后来,索性自由发挥,将心中所想通过琴弦表现出来。右手托、擘、抹、挑、勾、剔、打、摘、轮、拨刺、撮、滚拂,左手吟、猱,绰、注、撞、进复、退复、起等演奏技法一一施展开来,纷繁复杂,双手如穿花的蝴蝶一般灵动,或高或低、或急或缓的音符自他的手下潺潺流出。众人只觉得这琴音如同天籁之水,充斥了整个大厅,将每个人从头到脚都清洗了一遍。
待得周瑜以一个长长的颤音结束了弹奏之后,众人都彷佛入定了一般,清越的琴音还在耳旁久久围绕不去。片刻过后,众人开始鼓掌,大声叫好,周瑜也微笑起身,举起酒盏向着众人一一回敬,随即酒宴进入了。只有贾诩一人静静地坐在一旁,若有所思。
曲终人散,酒终于都被喝完了,众人也纷纷告辞离去。周瑜平时难得喝酒,今日兴致所发,大口豪饮,神态间已是微醉。
等众人走散后,周瑜回头一看,一身灰衣的贾诩正安静地站在他身旁。
“呃……文和先生,怎么,是不是还没有尽兴?走走走,我那里还藏有一坛好酒,我们到后面去喝……”周瑜拉住贾诩的手,兴致勃勃地说道。
“呵呵,主公英明,诩最爱的便是这杯中之物,既然有好酒,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贾诩笑嘻嘻地说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