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李扬传_李家郎君【完结】(962)

  一日后,李扬自东宫回宅,遇正是相侯的李苍头,唤入房中将闲人打发了出去,唤轮值的夏莲与内宅说要与李管事查帐,让众妻妾稍等后便是问道:“李公,可是知了其情?”

  李苍头点头,拱手回道:“老爷,都是探清楚了。起因不过是有人流言谶书一事,其人最为起疑的却是为杨中丞之表侄御史中丞、京畿采访使的王鉷。”

  “为何是他?”李扬急问,此人多为至尊谋利,深是被上爱。按说其仕途之便利是为杨慎矜所引,怎么可能相害呢。

  李苍头仔细听李扬问完,恭敬又道:“老爷有所不知。王御史入台为中丞,只觉已身势涨,处处显著自己。但杨中丞却是仍如往时,以直唤其名,这便可能埋下了今日的事端。又因王中丞其母出身卑贱,这杨中丞又是瞧她等人不起,也时常说些玩笑语,并对人之时也不避讳。再道乡中有田,杨中丞不知为何又误判,这三事之下,岂能不让王中丞御史心恨之?如今王中丞与李相公走的近,借外老爷之威这往日之恨便一同发出,大抵就密报了至尊言其以谶书其上语怀谋反之意。”

  “好个忘恩负义的王中丞!”李扬拍案,眼直盯了李苍头道,“做人不得忘本,如这王中丞尚连狗都不如!”

  李苍头若是无人一般,又拱手道:“老爷,这便是随意的一说,可至尊却是信了,这就不得不让人有所猜疑。”

  “大胆,你敢妄语陛下!”李扬吓了一跳,厉声喝止,起身押着窗口瞧外一眼,见奴婢皆远离便放下心来,回首怒道,“李公,不是我小心,实是此言不该乱发!”

  李苍头也是吓着了,额间出汗,眼神不定的咽了涎水立跪于前,道:“老爷,老朽实是脱口而语,真是无心冒犯。”

  “起来吧,你再说下去。”李扬复坐下说道。

  李苍头定了定心神,开口道:“此事说来也全不能没有苗头,杨中丞与术士史敬忠为友,一日这史敬忠发症与杨中丞语之天下将乱,劝其于临汝山买田庄用于避乱。好巧的是,杨中丞之家墓所埋之田中草木皆流赤色,其大慎问史敬忠如何破之。那术士哪有真手段,便骗杨中丞赤身坐于宅后园乱草之中,但没想到的是,半月之后,那赤血竟然流止了。”

  “鬼魅之说乱言之语!”李扬又言,但心中却是信了大半。

  “是,老爷说的极是。想必是那史敬忠为贪其侍婢明珠之美色而设的一局罢了。”李苍头陪笑相语,“明珠貌美,早已让那术士盯在眼里,如今可好,这等一闹便求了出口。杨中丞早已被迷,便是送之于他。”

  “李公说的倒是能圆了一说,但这明珠又与杨中丞一案有何干系?”

  “老爷莫急,老朽再说便是。史敬忠得了如此美人岂不招摇,便以车载而过贵人居,却不料被三奶奶之姊所见,便要了过来。隔日入大内相随左右见贵妃,被至尊瞧见便问之。明珠本是小户之女,岂不害怕,说来说去便将原委透了个一干二净。至尊闻言极怒,但念其孝便不予相究。如今飞语出,王鉷又告,前后之事连起至尊便是大怒,将杨中丞交三司处置。”

  李扬听罢点了点头,轻言道:“知道了。你退下吧,此事不可与旁人说起。”心中便是明白了杨慎矜口中所说的妄小、狗贼与贱人是谁了。于是心叹道,其实也不必相瞒他人,还是自己平日里口舌、行为不端所致。

  过几日,于杨宅中,卢铉搜出谶书并史敬忠之三纸供书呈上龙案。至尊大骂其心可诛,敕书下,赐杨慎矜及兄少府少监慎馀、洛阳令慎名自尽;术士史敬忠杖百,妻子皆流岭南;因杨慎矜所举之太府少卿张瑄杖六十,流临封。嗣虢王巨虽不预谋,坐与敬忠相识,解官,南宾安置。(以上摘改自新唐书、资治通鉴、360百科)

  第五百二十一章

  天宝六年没七年至,李隆基至去岁十一月回长安,接安西副都护、都知兵马使、充节度副使、制授行营节度使高仙芝报,拔不贡大唐的小勃律国阿弩越城,尽俘其王、大臣以及其王妻吐蕃公主与中使边令诚会师婆勒川连云堡。并请封赏将军席元庆、郎将李嗣业。李隆基大悦,加高仙芝为安西四镇节度使,夫蒙灵察内调为兵部尚书授同正员。一时之间数镇节度使皆为胡儿,倒让这天宝七年的开春瑞雪之上有了一丝的灰色。

  李扬也碰面夫蒙灵察,论起河西事,此尚书便是喜极,唤酒上来邀李扬。李扬不知为何心中有着淡淡的悲伤,原本意气风发之人竟然落得如此地步,谓其养老至死未免有些过了,但再出头之日只怕也是遥遥无期了,不免又想至早故而去的太子员外詹事严挺之,只怕二人是相同之心意了。

  夫蒙灵察见李扬不与,也不介意,自己独饮至酣,口角流涎不已方是恨声大骂了起来。李扬一听是如此,便摇了摇头急是托有事而去,但入耳之声却已在心,几句恨语多涉及高仙芝所为今人不齿。

  正月,裴耀卿故(应该是天宝二年去世,一时忘了就让多活了四年),李扬戴点素而祭之。十八日,金陵有人至书,李扬折开见是原来供奉李太白所牵,书中多写长安一别之后的游历,劝导李扬不妨抛开事俗,结伴同游。李扬合上叹道,太白真为仙子!但子仁实是世事缠事,断不得凡心,离不开娇妻孝儿,与书一道复了回去,后便再无音信。等再次闻其身迹却已是天宝十一年,他自幽州发急,言幽云之地皆动兵戈,身惧之。但那时李扬已归隐于别处,于政事只多叹憾却是无力之极。至德二年,永王兵败,却闻其已入慕获罪,被流夜郎,再后来上元二年,当涂之境上二人相会,却未知已是最后一面,过岁,太白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