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下去。
以上是「军统局」在抗战初期检讨沦陷地区关于情报、破坏、行动三项工作概略。而「军
统局」所肩负的任务,项目繁多,此处不及备述,其大要可参阅以下的「检讨总结」。
检讨总结─
本局工作当前之缺点:
1. 「虽有全盘之计划,但不能按步实施。
2. 「工作虽能把握中心,但不能有计划之推进。
3. 「人事虽有注记,但不能明了某个别分子之性能,与其过去之历史,当前之实际生活
情形,因之处置失当。
4. 「训练人材缺乏,材料平凡,尤其是各班之副主任与政训组长人选不当,且训练与工
作不能合一。
5. 「督察人数卽少,且负责督察者缺乏锐利眼光,精细之头脑,热烈之情绪,严正之态
度,而又不明当前之情势,当地之情形,与夫工作人员之性能生活等,因之督饬不严,视察
不周,致各地工作形成今日散漫迟滞之现象。
6. 「秘书室秘书人数旣少,不敷分配,而人选又不健强,致对工作之检讨与指导及策划
等均差。
7. 「各单位中下级工作人员,政治水准低,能力差,致各单位负责人忙于日常工作,无
暇检讨与设计及指导。
8. 「全体工作人员待遇过薄,生活困难,影响工作情绪。
9. 「电务人员技术生疏,且人数不敷分配,加以总台力量,尚属薄弱,致呼应不灵,迟
误殊多,而电讯人员缺乏政治训练,亦为原因之一。
10.「第二处对情报之指导与考核及编审统计等工作,不能作经常普遍切实精细之实施,
致对某一问题,无具体正确之认识,对领袖无良好之贡献,而本身训练之材料,亦无可采取。
11. 「各地行动工作,干部缺乏,组织亦未普遍,对重要汉奸之制裁,缺乏深入内线;
对各地交通之破坏,实力未备,致全般行动,多有未能配合军事行动之需要,而予敌方经济
资源与敌军飞机仓库之破坏,亦无显著成绩之表现,因缺乏健全之组织与充份之准备也。
12.「伪军反正运动,缺乏良好之媒介,而中大对反正之伪军,亦乏较优之待遇,且我
各地工作人员,未能混入伪军,作有力之策动,此皆对伪军反正运动工作无显著成绩表现之
重大原因也。
13.「以现在一万一千人之工作,每月仅有经临费五十一万余圆,致每月经费相差甚钜,
东借西移,常在困难拮据之中,加以沦陷地区汇兑之困难,各地工作亦难免受其影响。
14.「所有握掌之公开机关,各主官对本局多抱疑忌之心理,故对本局所派遣之人员,
一面尽量拉拢敷衍,一面则竭力防止进展,致本局所派遣之人员,忘记本身之使命,离开本
局之立场,卽形成隔阂,发生矛盾现象。
15.「属于本人(戴雨农先生自称)者,因助理乏人,无论处理文件,接见宾客,与应
付日常事务,均须躬亲,致时间不足,许多迟误;对日常工作之实施,时间支配不得当;对
干部之运用与组织之掌握,未能尽善;与各方接触太少,联系不够;对中下级工作人员个别
接见之机会太少,致情感不能密切沟通;个性强,主观重,因以同志间对整个工作之意见建
议甚少;日常穷于应付,致检讨策划督导,未能尽善。」
在全部工作检讨中,强调了以下各点:那就是「待遇微薄」、「政治水准低」、「缺乏师资」、
「经费困难」、「科技程度不高」、「器材教两缺」、「处境受排斥」、「各项工作不如理想」以及
戴先生本人的「个性强、主观重、上下意见不能完全沟通,策划督导未能尽善」。
以下各节,是「军统局」在民国二十九年时的内部总检讨,完全是实情,并无虚假。不
过因每个同志工作地位之不同,在观点上容许略有不尽一致之处。此后,「军统局」组织日
益扩张,工作项目越来越多,戴先生眞是日理万机而穷于应付,像这类工作检讨的资料,就
见不到了。未经许可接受了─一批赠与的武器经手
「上海区」的友人,也是「军统局」的义务工作者胡永荃兄,农历年前,从香港回到上
海。他特意到我西摩路的住家来看我;我在家里接见宾客,亦仅此一人,因为这个地方是他
为我租来的。
拜会访问,那算是口头上的礼貌,更重要的是他给我送来一份又大又重的人情。这份人
情,不收舍不得,收了又怕有问题,倒把我给难住了,一时之间,不敢遽下决定。
永荃兄带回的人情,并不是金银财寳,在当时的上海,可要比那些东西贵重得多了,也
更有实际上的效用。那是一批为数一百余支的驳壳枪,详确的数字应是一百四十四支,因抽
取样品的关系也可能不足此数,每支并配有备用弹铗两个,另附子弹一万余发。
枪是新的,原就存在上海,随时可凭据提取,保管者是一位德国人。这位朋友为表达他
的诚意,连提货的凭证都交与永荃兄带来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