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医师1879_草席【完结】(596)

  ……

  在维尔茨堡,约翰待了将近一周的时间。

  在这一周的时间内,约翰和伦琴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穷搜自己脑海中的那些记忆,约翰把未来X线机的改进方案一点点的放了出来。当然不会那么直接,约翰利用和伦琴讨论的机会,用“灵光一闪”“突发奇想”等手段,把钨丝灯X射线管、滤线栅和钨酸镉荧光屏等提了出来。这些想法最初都让抡起你有些半信半疑,不过当约翰表明是钨丝灯泡的发明者身份之后,物理学教授立刻就同意尝试一下了。

  与此同时,在这一周的时间里面约翰还和威廉·伦琴教授达成了一系列的合作协议,比如说他会在未来的半年时间里提供五万马克的研究资金,供伦琴教授研究X射线使用,但是必须首先研究如何让成像更加的方便、清晰;比如说约翰将会在近期选派最多五个人前来维尔茨堡,跟随伦琴教授学习并协助研究;再比如说未来的X线机专利将会归于约翰名下,而伦琴教授则会得到每年五万马克,总计五年的研究经费支持。

  这一笔巨大的投资,约翰没有丝毫的犹豫。

  早在出发来欧洲之前,约翰就已经通过书信通知了亨氏医疗器械公司,让他们开始招聘实验物理学家。德国的物理学或许没有化学那么强势,但是在这个时代同样也是少数的强国之一,所以等约翰到了柏林之后,亨氏医疗器械公司已经有了五人的小型实验物理团队。当然,这些人大多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其中还有两个是柏林大学的,因为亨氏医疗器械公司的优厚报酬而加入了。

  这个决定,一度让很多人无法理解。

  研究物理学和一个医疗器械公司,两者怎么看似乎都无法直接联系起来。要知道,这个时代的所谓医疗器械公司可不像未来,能够生产大型的CT、核磁共振之类的设备,就现在而言,亨氏医疗器械公司的产品无非就是听诊器、温度计、手术器械和血压计而已。这些东西虽然都是利用物理学原理制作出来的,但是本质上讲都是医师们长时间琢磨后的偶然所得,很少有企业专门投入精力去研究他们。

  但是约翰想做的,就是建立一个新模式。

  就像制药公司现在研发新的磺胺药一样,约翰希望用现代化的研发模式,提供充裕的资金支持,建立一个专业的研究团队,去和伦琴一起研究更先进的X线机!

  因为对于现代医学来说,X射线是如此的重要!

  它不但是开启诊断的新时代,同时也是把病人从家中拉到医院里的主力军。而且从另外一方面来说,X线机的出现,也掀起了医学诊疗设备的新纪元,成为第一种现代化的大型医学设备,无论投入多少都是绝对值得的……

  第二十六章 爪哇岛的试验

  在维尔茨堡,伦琴继续研究着X射线。

  而在回到了柏林之后,约翰立刻把之前招聘的五个物理学人才给派往维尔茨堡大学,他们将和伦琴一起研究X线。只不过不同的是,伦琴会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放在X射线本身上面,而这五个人则是在短暂的学习之后,会去尝试研究约翰所说的各项技术改进,让X线照片更加清晰,更加易得,也更加的安全。

  从这方面来说,约翰和伦琴的目的有着本质的不同。

  约翰本身对物理学就没有太大兴趣,而且也不想表现的太过于妖孽,所以只是简单的做一笔投资,把未来的X线机专利拿到手就可以了。回到了柏林之后,他的注意力很快就放在了自己原本的工作上面。

  不得不说,推动19世纪末的医学发展真的不难。

  一个月的时间,对于未来的医学研究是短暂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对于19世纪末的约翰·亨特拉尔来说,不管选择哪一块都足够了。

  说白了,这就是时代的绝对领先性。

  比如说电灯泡,只要学过它的工作原理,任何一名高中生都能制造出来;再比如说自行车,20世纪出生的中国人哪个不清楚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所以一个21世纪的外科医师回到了1888年,他根本不需要像李斯特那样,二十年的努力就是在寻找更好的消毒方式,也不需要像毕尔罗特一样,花费数年乃至十数年的时间去解剖数以百计的尸体,才找到开腹做胃癌手术的方法,而且病人的死亡率还高的吓人!

  所以……

  一个月的时间,足以让约翰把间接输血所需的器材和技术完善出来,教给霍华德·凯利,让这位妇产科医师开始对可怜的小狗们下手进行试验;一个月的时间,足以把亨氏外科学里的所有基础技术教给两名外科医师,然后让他们在动物身上进行频繁的尝试;一个月的时间,也足以让亨氏制药公司的技术人员们掌握白喉血清抗毒素的制备、提纯方法,开始生产第一支可以进行临床试验的成品。

  因此当约翰回到柏林,时间也来到1888年的9月时,更进一步的尝试开始了……

  ……

  与此同时,印尼爪哇。

  从三百年前荷兰人第一次来到这个大岛之后,这里就成为了西方人的世界,中间虽然也存在英国人的短暂统治,但是绝大多数时间,这里都是荷兰人的乐土。耕种值的推行,更是把土人们变成了荷兰人的奴隶,日子的凄惨无需赘言。

  但是对于欧洲人来说,这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无论殖民者的口号喊得多么响亮,始终也无法掩盖鲜红的事实。只不过对于大多数的欧洲人而言,这种事情着实引不起他们的兴趣,在主流报纸的宣传下,他们只会嘲笑那些土著的野蛮与落后,欢呼殖民给国家带来的好处,从不会关心这之间血淋淋的事实。就像当初面不改色和约翰谈起这一点的李斯特一样,在他们看来,文明的欧洲人占领东方野蛮人土著的土地,压迫他们获取利益没有任何问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