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医师1879_草席【完结】(997)

  斯坦福先生不明白亨特拉尔先生为什么这么做,并不意味着他看不懂这些布置的作用!

  所以在犹豫了好一会儿之后,总领事还是有些忐忑不安,小心地问道:“亨特拉尔先生,冒昧的问一句……我想知道,您所谓的大合作……主要是哪些方面?”

  “放心,只有教育和商业合作。”

  似乎看出了总领事先生的不安一样,约翰淡淡的回复道:“其实主要是在医学领域,我打算在中国成立一家制药公司,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另外还计划在未来十年中筹办至少10家大学和医学院……”

  第三十三章 访客

  张云很头疼,真的很头疼。

  作为《申报》的一名资深记者,张云一直都以自己的身份感到骄傲。《申报》这家创刊于四十年前的报纸,一直都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而且因为英国人主办,再加上身处上海,《申报》敢于披露很多消息,也一直都拥有着很高的声誉。比如说两年前连续报道光绪的病情变化,甚至没有引来清政府的干涉,都不是一般报纸能做到的。

  因此从业十年以来,张云的感觉一直很好。

  因为《申报》的影响力,张云也算是颇有地位,也曾经采访过许多的大人物,比如说英国公使、日本公使等等,但是这两天在这个看似普通的大门口,张云却感觉自己就像是回到了当年刚工作的时候,惶惶然不知所措……

  “……啧啧,太冷了。”

  就在张云心烦的时候,旁边一个年轻的声音忍不住抱怨道:“张哥,咱们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进又进不去,走又不能走……天啊,这个什么美国大亨架子也太大了吧?咱们可是申报的记者……”

  “申报怎么了?”

  本来就心烦不已的张云眼睛一瞪,没好气地说道:“难道你不知道这位亨特拉尔先生的身份?那可是亨特拉尔出版社的幕后老板?人家手里有《新文化报》、《上海新报》和《上海每日晚报》,会在乎你一个《申报》的记者?”

  听到张云的这番话,报社的小字辈顿时不吭声了。

  《申报》在上海滩确实原本是一枝独秀,但是自从亨特拉尔出版社进军中国以后,这种好日子就一去不回头了。人家先是创办《新文化报》,开始大幅刊登欧美的消息,引起国人的关注,然后创办《上海每日晚报》,主要刊登国内的时政要闻,随后甚至恢复了当年因《申报》竞争而停刊的《上海新报》,主打小品文、诗词等文学作品。在先进的办报理念支持下,三家报纸的影响力都飞速增长,尤其是前两者,影响力直逼《申报》,这一点他岂能不明白?

  “唉,耐心再等等吧。”

  见年轻人不敢吭声之后,张云无奈的叹了口气。

  前段时间约翰·亨特拉尔造访香港的事情,在报届也是沸沸扬扬,几乎家家都报道了这个消息,《申报》当然也不例外。一方面亨特拉尔先生的身份确实让人关注,据传是美国也是世界第一富豪的有力竞争者,这个身份本身就带着足够的光环;另外一方面,亨特拉尔银行、出版社和洋行在上海的影响力更加庞大,最大的地主、最有影响力的初步安设以及最大的洋行等等,都让人不得不仰视才行。

  因此当《申报》得到消息后,立刻派出了记者前来采访。

  为了抢到最有价值的新闻,《申报》甚至都没有抢先报道对方来上海的消息,而是打算先采访,然后配合着消息一起发布。

  只不过……

  好不容易打听到对方入住的地方,张云两人竟然连门都进不去!

  亮出《申报》记者的身份没有用,报纸的主编亲自找门路,甚至找到了美国商会的会长也没用,门口的白人壮汉面对他们始终都是一张冷脸,重复着一句冷漠的英文:这里是私人地方,请你们离开!无法可想,又得到了总编的严令,张云他们两人只好干起了最早的狗仔队勾当,打算在大门口一直守着碰碰运气。

  唯一让张云好受点儿的是,遭遇这种待遇的不止他们。

  事实上在这里蹲守的一天多时间里面,除了刚刚离开不久的美国驻上海总领事外,前后有六七波造访者都是一样的遭遇,这让张云心中好受了很多。他现在最担心的是,这个美国大亨明显是想要低调行事,一旦消息传开,即便接受采访肯定也是人家名下的三家报纸,恐怕就没他什么事儿了!

  “咦?”

  就在张云烦恼不已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是报社另外一个小字辈的记者。对方一路小跑到他身边,远远地叫道:“张哥,你终于不用再在这儿守着了,人家来上海的消息已经传开,可以回去了……”

  ……

  约翰抵达上海三天后,消息终于传了出去。

  得到了小道消息的某家小报用一篇《世界最富有的人访问上海》为标题,掀开了上海报届的亨特拉尔热潮。一时间,似乎所有人的目光都从南北合谈、袁大头上台等重磅消息上转移开去,汇集到一个美国人的身上。

  约翰·亨特拉尔这个名字,似乎具备了某种特殊的魔力!

  其实理由很简单,因为在过去的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约翰·亨特拉尔名下的产业在这个东方古国已经创下了偌大的声望!比如说生意规模越来越大的亨特拉尔银行和亨特拉尔商行,比如说已经出版超过一千种图书,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教育等各个领域影响社会各界的亨特拉尔出版社,比如说江浙地区六十多家带有亨特拉尔标记的工厂,比如说上海、南京和杭州的三所大学以及江浙地区无数的技工学校和中小学,还有数量越来越庞大并且开始回国的留学生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