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在江浙地区,亨特拉尔这个名字的影响力无外国人能及!
正是因为这一个原因,英国的香港总督才会含糊的对约翰进行警告,毕竟长江流域是他们的传统势力范围,英国人对迅速崛起的亨特拉尔财团抱有十二万分的戒备。而且亨特拉尔财团有钱、有技术,更重要的是还有实力雄厚的兵工厂和造船厂,如果全力支持中国任何一方的话,势必会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
英国人明白的事情,其他人当然也明白。
因此一如约翰在香港一样,当约翰抵达的消息传出去之后,记者、各国商人和领事、上海本地官员,以及革命党、北洋和立宪派的代表们纷纷登门,试图采访或者拜访这位名震天下的美国大亨。
只可惜无一例外,所有人都被婉拒了。
让英国人开心、很多人不开心的是,亨特拉尔先生虽然来到了上海,但是似乎对接触各界人士毫无兴趣,一直都待在那个被高墙和美国士兵围起来的小区之中——为了保证亨特拉尔先生的安全,美国领事馆甚至派出了两个小队的士兵!
除了小区里原本的居民和美国驻上海总领事,没有人可以进入其中。
这种情形一直维持到约翰抵达上海后的第四天,两辆宝马汽车来到了大门口停下,然后就见到一个中年白人匆匆从里面走出来,和汽车上的乘客交涉一番之后,两辆宝马汽车重新启动,缓缓驶入了大门之中……
第三十四章 帮忙
“容老爷子,好久不见了。”
和颤颤巍巍的老爷子轻轻拥抱了一下,约翰心怀歉意的连声道:“本应是我登门拜访您才是,只不过您也知道,现在我这边确实有些不太方面,所以只好麻烦您亲自跑一趟了……真的是非常抱歉!”
让一位八十三岁的老人登门拜访自己,约翰心中着实过意不去。
“哈哈,亨特拉尔先生太客气了!”
轻轻拍了拍约翰的肩膀,容闳笑眯眯地说道:“美国第一富豪造访上海,可是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啊,别说报届和商界,就是我老头子这里也跟着沾了光,最近北面、南面,还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各路神仙,可是给我老头子送了不少厚礼,为的就是能见亨特拉尔先生一面……”
“呵呵。”
微微一笑,约翰顿时明白了老爷子的意思。
容闳和亨特拉尔财团的关系现在可谓是尽人皆知,或者说从当年第一批小留学生前往纽约开始,容闳的身上就已经打上了亨特拉尔财团的标签!所以无论当年公开同情维新,还是后来暗地里支持革命党,容闳肯定都让清政府很是不爽,但是在亨特拉尔财团的严密保护下,老爷子这一次没有去美国,而是留在了上海。
这几年老爷子的名头,可是越来越大了。
作为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容闳历史上最著名的便是支持教育和倡导留美幼童之事。这一个世界有了约翰的支持,对输送国人子弟出国留学更是不遗余力的,从1895年开始,这些年光是通过亨特拉尔财团送出去的留美幼童就多达五千人!
而且别忘了,还有数量更为庞大的成人留学生!
在中国原本的历史上,1905年左右是留学生人数暴增的阶段,每年有上万人出国留学。而因为语言、文字、路途和费用等种种问题,中国留学生的目的地大多是日本。只不过这个时代的日本还在以西方为师,教育质量并不是很高,因此庞大的留学生数量并没有带来足够好的结果。而在这个世界,因为亨特拉尔财团的大规模资助,更多的年轻人选择了美国和德国。
尤其是当美国政府批准了庚子退款用于中国留学生之后,留学美国的中国人数量瞬间井喷!
因为约翰的暗中操作,美国政府不顾清政府的强烈反对,把这些资金的使用权交到了亨特拉尔银行和容闳的手中。其中的三分之一,都被容闳用在了资助留学生上面。原本亨特拉尔财团就资助了留学生们一半的费用,容闳通过个人的号召力也能吸收来不少的士绅捐助,如今有了美国人的退款,学生们去美国留学生的费用所需就很少了……
1906年,通过容闳资助留学美德的人数超过了五百,1907年就超过了八百人,而到了1910年年底的时候,全年前往美国留学的人数突破了两千人,前往德国的也超过了四百人!
为了这些学生,约翰每年都要付出一笔巨资!
以一个学生每年的开销五百美元计算,大学四年就是两千美元,约翰至少要负担其中一半。也就是说,每一个留学生出国,约翰至少要掏出一千美元,一年下来就是近三百万之巨!如果再加上那些留美幼童们,还要多出一百万来——这几乎相当于约翰在欧洲所有产业的分红了……
扯远了。
总之一句话,因为这些年一直致力于送学生出国留学,容闳原本就很高的声望更进一步,眼下在国内可是如日中天!
无论南北,都极力想要拉拢这位老爷子。
而且袁大头也好,那位先生也好,都非常清楚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在容闳个人的影响力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和亨特拉尔财团的关系!
现如今的中国,没有人能够忽略这个美国财团。
经过了十几年的布局之后,亨特拉尔财团已经在江浙地区深深的扎下了根。亨特拉尔银行和亨特拉尔洋行是它的根基,上百所中小学校,数十所技工学校以及三所大学是他的枝干,越来越多的工厂让它枝繁叶茂,蓬勃向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