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太宗_赵扬【三卷完结】(227)

  尉迟敬德张口结舌答不上来,良久方才咕哝道:“反正——反正——反正事儿已经做出来了。把史万宝拿掉,就是去掉一个极大的祸胎。”

  李世民摆摆手道:“算了,今后不可再提此事。敬德,眼前的处境如此艰难,说句风声鹤唳也不为过,你不可再给我添麻烦了。”

  尉迟敬德咂摸一下嘴巴,有心想再辩驳几句,终归不敢。他就顺着李世民的话头说道:“是啊,以前的天策府何等辉煌,不想现在就到了这等寥落的境地。秦王啊,如今府内景物依旧,然人影星散,仅仅剩下无忌我们几人。”

  李世民眼睛看着门外,不言不语。

  房玄龄和杜如晦被逐出府外之后,两人逐个找尉迟敬德、长孙无忌和侯君集说了一番话。两人说,如今自己不能自由地随侍秦王左右,如何劝说秦王早定大计、提早动手的事儿皆赖他们三人来游说。两人说到动情处,不禁潸然泪下,另外三人也陪同落泪。尉迟敬德今日来,也正想劝说李世民一番。这时,只听门外有脚步声音,就见长孙无忌和侯君集走了进来。侯君集进门就说道:“秦王,想不到史万宝还能让人给杀了,如今外面正风传此事呢。”

  李世民点点头,示意他们坐下。

  长孙无忌坐下之后忧心地说:“外面传说史万宝新纳的小妾水性杨花,因而杀人图财逃走。可人们都知道史万宝和太子、齐王的关系不同一般,如今正是多事之秋诸事敏感,别因此再牵扯上我们。”

  李世民看了一眼尉迟敬德,眼光里有责怪的意思,然后轻叹一声道:“多事之秋,没有什么不可联系的。嗨,随它去吧,再添上这一件也不为多。”

  尉迟敬德说道:“秦王不可如此颓然,我们跟随你多日,遇到过多少难事儿,从未见你皱过眉头。属下知道,你所以犹豫不决,其缘在顾及兄弟情谊。敬德是名粗人,不明圣贤道理,然在战阵之间,若一味顾及小节,就会失却大势。还请秦王早定大计。”

  “早定大计?我知道,你们定是听了玄龄和如晦的言语,想来劝说我。可是,那边是我的亲兄弟,让我像对付敌人那样去算计他们,这事儿若放在你们的身上,能做得出来吗?”

  座中三人中,长孙无忌为李世民的妻兄,不好回答这个问题;侯君集在府中毕竟名头不响,自认人微言轻,不敢正面作答;尉迟敬德向为李世民的忠心贴身之将,李世民的什么话到了他那里都不折不扣地执行,从来不敢有半分违拗的地方。李世民此话一出,顿时出现了冷场。

  今天的尉迟敬德却有点特别,只见他思索了片刻,昂然道:“秦王,敬德向来不敢指摘你的不是,今日却要违背一回。不错,太子和齐王是你的亲兄弟,你有这样的好心,他们却未必。观他们对付我的手段,残酷至极。他们能这样来对付我,谁又能保证他们不会用如此手段来对付秦王你呢?如今天策府已经名存实空,还不是他们捣的鬼吗?要我说,存仁爱之小情,忘社稷之大计,此等事情非秦王所为。”

  长孙无忌、侯君集听了这番话暗中高兴,觉得尉迟敬德不枉了房玄龄和杜如晦的一番教授。尉迟敬德作为一名武人,平时哪里有这般深刻的见识?

  李世民转颜一笑道:“哈哈,想不到敬德还能说出这样一番文绉绉的话来。嗯,你从什么地方学来的?难得你背诵得一字不差。”

  “圣贤道理存乎心中,岂能死记硬背?秦王啊,你如今处事犹豫,是为不智;临难不决,是为不勇。你这样做,对家国有什么好处?对自己又有什么好处?这不是你一贯的秉性啊!秦王,你须及早定下诛灭太子、齐王之策。”

  李世民这一次的态度有所改变,不是一味叱责,哂道:“你说来说去,不还是这条路子吗?”

  “只有这一条路子,并无他途可走!秦王若不这样做,黑子就要考虑考虑自己的这条小命了。”

  “嗯,你怎么考虑?”

  “我受了这一番苦楚,说什么也不敢再来第二次。如秦王不早定计,黑子即要奔逃亡命,不能坐以待毙。”尉迟敬德看了一眼长孙无忌,接着道,“黑子今若逃亡,无忌亦欲同去。”

  李世民目视长孙无忌道:“无忌,这是真话?”

  长孙无忌缓缓地点点头。

  “那么敏妹呢?你也带走不成?”

  “不错,她跟着我也许还能捡回一条命来,总不能把命白白地丢在这里。”

  李世民目视侯君集道:“你呢?你怎么说?”

  侯君集张了张嘴,欲言又止,最后毅然说道:“属下不敢相瞒,若敬德出走,我也想到康州投奔咬金。”

  李世民立起身来,目光深沉地看了他们一圈,点点头道:“好呀,你们都走吧,这样才最干净。”又对长孙无忌说道:“无忌,你尽管走,然我想敏妹是不会跟你走的。”他折转身,慢慢向后堂走去。

  三人坐在那里发呆了片刻,忽见尉迟敬德一拍脑门,说道:“嘿,我今天胆子怎么如此大?竟然对秦王说了这么多话。”

  侯君集道:“敬德兄一身都是胆,难道现在后怕了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