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太宗_赵扬【三卷完结】(228)

  “当然后怕,若换在平时,打死我也不敢用这样的口吻和秦王说话。若不是想行房、杜二先生之计,再给我几个胆子也不敢啊。”

  长孙无忌微笑道:“好,应该这样,今后这样的戏还要多演几场。”

  李孝恭、李靖、李世等人终于攻入了丹杨,灭掉了辅公柘。此后,他们又剿灭了江南的几股反叛势力,使江南和山东之地连成了一片,其所辖之境逐步安定。李渊见江南事平,又想起东突厥动辄犯境的头疼事,遂下诏令李靖、李世回京。

  李渊现在不喜欢李世民,不想逢东突厥入侵时再派李世民为帅,就想在北境上派上几名能干的将帅镇之以早做防备。因为前面有先例,像马邑、雁门有了李大亮为统领,颉利可汗再也不能从此入侵。他召李靖、李世返京,就为布置此事。两人奉旨到太极殿觐见李渊,李渊当着群臣之面,大力夸赞二人,说道:“李靖此次随孝恭扫平江南,实为萧铣、辅公柘之膏肓也。想古之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也难有李靖之功劳。世与李靖的功劳相比肩,又奉上忠、事亲孝、性廉慎,堪为人臣的楷模。”遂授李靖为灵州大都督,李世为朔方道行军总管。让他们一人驻灵州、一人驻银州,近可形成对梁师都的夹击之势,远可防备东突厥前来犯境。

  李靖在金殿之上得到了李渊的夸奖,心中百感交集。想起当初还是在这个殿上,自己被捆绑来见李渊的情景。那时的李渊和裴寂,满腔怒火要砍下这颗项上之头,多亏了李世民、于志宁和颜师古等人的劝谏,才有了今日的风光。这使他更加感激李世民的知遇之恩,下朝后他挑选了一些礼物,前往天策府拜见李世民。

  李世民见李靖送来的礼物甚丰,执手责怪道:“药师兄,我们恬淡相交,你现在怎么也学会了这套俗礼?”

  李靖笑道:“没什么,这些东西皆是江南的寻常物品,别看堆儿大,其实也不值几个钱。只是想博王妃她们瞧个新鲜,实在称不上什么贵重礼物。”

  李世民让李靖坐下,又令人上来奉茶。两人自从武德二年分别,已经数年不见。他们在大江南北皆创下了巨大功业,谈话间各自心头不由得都浮起惺惺相惜之意。李世民赞道:“父皇在今日之朝会上,赞扬药师兄超过古之韩、白、卫、霍之功,果然如此。想是我李家有福,上天降生药师兄来佑大唐。如今东突厥在北境为乱,是为父皇的最大心事,药师兄此去,定能马到成功。”

  李靖拱手道:“秦王说这等言语,让李靖不胜惶恐。若无秦王当日慧目识拙,李靖焉能有今日?恐怕早已成黄泉幽梦。其实若论功业,殿下才是天下第一人啊。李靖的这点小功与秦王相比,实乃萤烛之火与日月之光相对,不能比的。”

  李世民摆摆手道:“罢了,我们再这样说下去,就成了相互吹捧了。我既为朝廷之臣,又是父皇次子,办的这些事儿,皆是分内所当,何况还是家事。如今天下渐平,我多在京城办事,今后巩固边疆、降伏诸夷皆赖于你和世兄等人了。”说到这里,李世民的脸上现出寂寥之色,然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李靖实为绝顶聪明之人,这些年他虽处江南,然对朝中的动态了如指掌。像他们兄弟之间相争的事儿,也能仔细察觉。他见李世民此刻的神色,知道其已触动了内心的难言之事,就宽慰道:“天下虽然渐平,可是四方诸夷未靖,国内人口及财富尚未恢复到隋仁寿年间的水平。殿下,今后需要你施展雄才大略的地方,还多着呢。”

  李世民微微一笑,说道:“嗯,不错。父皇和太子操劳万机,我自当全尽心力。”他的眼神飘忽,接着说道,“药师兄,你眼光长远,谋虑周到。我现在有一件烦心的事儿,想向你讨教一番。”

  李靖起身说道:“秦王何出此语?李靖实在担当不起。”其心中灵光一现,隐隐约约感到李世民将要说出的话,定是一件天大的难事儿。

  果然,就见李世民缓缓地说道:“药师兄不可太谦,请坐。其实这件事儿,你以前定有所闻。唉,我这些年多为父皇出力,立有薄功,谁又能想到,竟然惹起了太子和四郎的猜忌呢?你看,我这府中之人如今皆被他们遣散;我有心出京避让,奈何父皇又不许。药师兄,我处在这等尴尬境地,当如何处之呢?”

  李靖心中一震,觉得一时不好回答,就面带微笑,在那里暗中斟字酌句。

  李靖自小就有了忠心辅国的念头,随着年龄渐长,这种念头愈加清晰。他为马邑郡丞的时候,觉察到李渊有异志,虽与李渊没有私怨,隋炀帝又是那样暴虐无良,但他还是毅然赴京首告。及至后来李渊成事将他捉拿,其神色安然,说道:“岂以私怨杀壮士乎?”他后来征战时或从李世民,或从李孝恭,其殚精竭虑,唯以事成为念。

  他其实是自负文武才略,以为只要忠心为国,不依附任何个人,即能克定大功,尽了臣子的本分。以隋炀帝之暴虐,李渊之猜疑,他不移其志,始终以忠国为上。

  至于在李建成和李世民相争的这件事情上,李靖看来那是他们兄弟之间的事情,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若从感情上来说,李世民当初致力救下自己,继而又荐自己为行军副总管,可谓恩情甚大。且李世民能征善战,善纳人物,他衷心佩服。按说李世民今日既有此问,他应该毫不犹豫当即回答才是,以表达忠心,然他思索良久,缓缓地说出这样一番话来:“李靖素来以为,只要抱定了忠心为国的决心,则有才必为国所用,有能必为君王识。至于殿下与太子、齐王的纷争,一来可能是世人无端妄说,二来也许是太子胸襟不宽的缘故。殿下的心胸向来能海纳百川,相信时间一长定能感动他们。总而言之,这是殿下的家事,李靖为一外人,且刚刚回京不久,不甚了解其中详细,因不敢妄加评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