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多次说过,隋炀帝驱天下以纵欲,罄万物以自奉,采域中之子女,求远方之奇异,誓不学也。臣刚才也听到陛下告诫百官,言要去奢省费,崇尚俭朴。然臣今日见西门外有人运送重木,说是要在武功县重造宫殿。武功那里,太上皇已建有庆善宫,陛下现在又要建设,肯定是重置浪费。如此看来,陛下口头上说的是一套,行动上并非如此,那是当不得真的。”
李世民脸上的血又涌了上来,魏征所奏其事是真实的。李世民春节入宫向李渊献寿时,李渊偶然提起,说其故宅庆善宫的主殿需要翻修,最好将主梁换下。李世民当时就答应下来,承诺年后寻来良木立刻修缮。这本是小事一桩,没想到还是让魏征给撞上了。让李世民最恼火的是,你魏征有的是时间,何必非要在如此多人的场面上给自己难堪。
裴寂走出班来,说道:“魏大夫,想是你不了解内情,老臣倒是知晓。还在去年,太上皇曾经说过,老宅的主殿因年久失修,屋顶漏雨淋坏了主梁。想皇上定是遵太上皇之命,将老宅略作修缮,其实所费并不多。陛下,是这样吗?”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不错,正如裴公所言,朕遵太上皇之命将老宅略作修缮。”
魏征不依不饶,强项说道:“陛下既然不愿崇饰宫宇,游赏池台,且如今国家并不富裕,就没有必要再造宫室。现在虽动一砖一瓦,若传之天下,定有人说陛下言不由衷。如今皇室皆在京城,庆善宫那里日常仅仅派人居守,一年内太上皇和皇上也难得回去一趟。如此看来,还是不动土木为好。陛下既要去奢省费,躬行节俭,不能给天下人说嘴的因头。臣以为,请陛下立刻下旨停建,方堵众人之嘴。”
裴寂斥道:“魏大夫越说越没谱了。皇上以仁孝治国,太上皇的话,他能不听吗?若停建庆善宫,岂不让皇上背上不孝的名声?”
魏征道:“裴司空有点危言耸听。太上皇起兵于乱世之中,深谙百姓之苦,皇上欲行新政,太上皇定是赞成。只要皇上将此番话告诉太上皇,想他定会释然。”
“如魏大夫这样说,太上皇及皇上修缮了庆善宫,就是不体恤百姓了?”裴寂这一段时间在朝堂之上不多话,今天与魏征当庭相争,似乎找到了一点以前的好感觉。
李世民在那边沉思半天,心中反复了数回,终于权衡利弊有了主意。他挥手道:“裴公,你退回去吧。魏卿,朕想好了,就依你意罢修缮庆善宫之务。太上皇那里,朕自去说服。敏于行而讷于言,朕接受你的诤言,今后尽力行之。好了,朕今日有些乏了,大家散了吧。”
第四回 明君怀仁息微澜 贤后示德忙亲蚕
李世民那日退朝后,心情很不愉快。魏征不顾自己颜面,当着那么多的人顶撞自己,着实让他难堪。不过,自己既然想要大治天下,就得崇尚俭朴,去奢省费,魏征所谏并不为错,想想也就释然了。
然而魏征并不罢手,变得愈发凌厉起来。两日后,魏征又当堂使李世民难堪了一回。
这些年因战事不断,每年都要募兵以补军力。按唐制,男二十岁以上者方可简点入军。然募征不断,兵源难免捉襟见肘。此年,封德彝以尚书右仆射充任简点使,他向李世民建议,放宽募兵年龄限制,把十八岁至二十岁的中男都简点入军。李世民同意,诏封德彝依此抓紧办理。
敕命一出,有司开始忙碌起来。魏征闻讯,与王珪联名上表,以与制度不合为由,坚决反对。
封德彝见状,急忙出班奏道:“陛下,魏大夫、王大夫所言,臣也有所考虑。臣在简点过程中,多次到就近的募兵点核查,见入军籍者皆模样粗大,即使年龄不到十八岁者,其模样也与成人无异。臣看后方才心安,以为他们可堪为任。”
李世民心中怒火上升,觉得魏征和王珪泥古不化,死搬教条,遂说道:“对呀,封公的眼光是不错的。如今正是非常时期,朕不想征战,然边防不可不备。若边防不备夷狄入侵,又起狼烟,就会影响国内的安宁。魏卿、王卿,你们依国家制度为据并不为错。可国家制度并非常式,也要经常变通才行。这件事情你们就不要再争了,朕心已定,凡中男以上,或者年龄未及十八岁但身材粗壮者,皆取入军。”唐制规定,男子十八岁以下者,称为次男,十八岁至二十岁者,称为中男,二十岁至六十岁者,称为丁男。
魏征看出李世民有些不高兴,却仍坚持己见,说道:“陛下曾说过,国之大莫过于法,难道要动辄违之吗?”
李世民的声音略高了一些:“魏卿,朕所以取中男入军,刚才已经说得很明白。朕这样做并非逞一己之私,也是为国家大计着想。你冥顽不化,难道想存心抗旨吗?”
魏征没有一点畏惧之色,大声说道:“臣不敢抗旨,然国家有制度,妄取中男入军有违制度,臣也不敢署敕。”
李世民的嘴张了几张,一时说不出话来。原来他即位后,为了改变以前谏官空为摆设的状况,特别下诏明示,凡谏官所谏事体,若无该谏官最后署敕同意,则不得施行。眼下的魏征不肯署敕,自己若绕过谏官这一道关而强令施行,也有违自己的前言。
封德彝练达于事故,他见李世民与魏征僵在这里,下面群臣众目睽睽,若再起冲突,大家的面子都不好看,遂说道:“陛下,此事关系太大,以从长计议为好。”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