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人答道:“常大人,我们伏在宫门以外,刚才看到二十余人抢上马急速而去,看其模样,领头之人似是突厥人结社率。”
“这就对了,他们逃向何方?”
“沿着官道向北逃去,现在应在五里开外。”
常何扭头道:“孙武开。”
折冲都尉孙武开闻声走上前来,答道:“末将在。”
“你速速带领二百骁骑,沿着结社率溃逃的路线跟踪追击,务必将结社率等人之头取来。贼人仅有二十余人,你这二百人若不能完胜,就不用回来了。”
“末将领命。”
很快,孙武开带领二百骁骑旋风般向北追袭。
常何令人打扫战场,是役,宿卫死者三十余人,贼人也留下二十余具尸体。这些尸体很快被移往他处,宿卫们又搬来清水,仔细洗去地面上的血痕。
当风声呼号的时候,李世民还在甜甜的睡梦之中,及至后来,他听到了前面的异常响动,多年来养成的征战习惯使他顿去睡意。他很快披衣而起,询问外面究竟,然身边之人不明所以,李世民有心提剑出门,但宿卫们奉严令不敢让他出外,李世民只好干着急。
常何办完了外面的事,疾步到李世民的寝殿而来,李世民疾声问道:“常何,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禀陛下,夜来祸乱,却是结社率带领四十余名突厥子弟前来犯上。他们飞蛾扑火,当场被斩杀二十余名,结社率现在带领残余之人向北逃窜,臣已命孙武开率领二百骁骑紧紧追赶。”
“嗯,如此甚好。结社率到底吃了什么熊心豹子胆,竟然敢以卵击石?对了,他敢是怨恨朕久不晋其官职吗?”
“陛下圣明。此人心胸狭窄,以致酿成此变。”
突利当初被授为顺州都督,李世民留其弟结社率、其子贺逻鹘居京为官。结社率被授为中郎将,他在京城呆久了,其无赖心性渐渐彰显,动辄生事。突利得知结社率的这些行为,回京之时往往厉声斥责,甚至动手教训,惹得结社率避之唯恐不及,心生怨愤。这日他写成一书向李世民举报突利在顺州训练甲士,以图谋反。突利在顺州的作为,自然有人经常向李世民奏报,其在那里安抚部众,致力于牧养及垦殖之事,李世民还是相当满意的。所以李世民一见结社率的上书,就知道他在行诬告之事,遂让侯君集出面狠狠责罚了结社率一顿,并不再为其晋职升秩,使结社率对李世民又生怨愤之心,这是京中诸官皆知的事。
常何接着向李世民奏报道:“陛下,臣询问未死之人,方知结社率这几年阴结其部落子弟,共联络四十余人,其志不小。夜来的事其实也很凶险,他们探知晋王四鼓之时要出宫为陛下准备御仗,就计议劫持晋王,然后闯入宫门直奔陛下寝殿,妄图对陛下不利。夜里大风,晋王四鼓时没有出宫,他们耐不住性儿,遂出手相攻,竟然撕破了宿卫们的四道防卫。此次变起仓促,有三十余名宿卫身死殉国。臣未能事先察验此事,使皇上受惊,请陛下治臣之罪。”
李世民摇摇手,说道:“罢了,你不用自责。行阴谋之人躲在暗处,何人能洞察秋毫?哼,结社率妄想以数十人之力来撼动朕的基石,不自量力!常何,孙武开若能擒获反叛之人,也就罢了,若不能够,你可代朕晓谕边境各处及突厥部落,让他们留意过往之人,一发现结社率等人的踪迹,立刻就地擒拿。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臣领旨。”
听说宫内生变,随行来的褚遂良、马周、岑文本、杜正伦、唐俭等官员关心李世民的安危,皆到寝殿前侍候。李世民一面让人宣他们进殿,一面对常何说道:“你去吧,还让治儿出外安排御仗,今日照常起驾回京,回京之前,结社率的事要有个结果。”
常何躬身退下。
群臣现在已约略知道结社率举乱的事,杜正伦愤愤说道:“突厥人向无常性,动辄为乱,看来不可不防啊。皇上这么多年来,待之以诚,示之以爱,谁知其狼子野心一点儿未改。”
唐俭不认可杜正伦这样说话:“结社率为一无赖之人,他行此乖张之举,却不能说所有突厥人皆是如此。突利与其一母同胞,却深明大义,感恩戴德,恰恰表明了皇上绥之以德的好处。”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杜正伦坚持己见。
李世民留心听二人说话,此时对杜正伦所言感到顺耳,说道:“结社率为一无赖之人,也就罢了,然有四十余名突厥贵族子弟参与其中,难道说他们皆是糊涂之人?杜卿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有些偏激,然也有些道理。朕为天子,不能一副仁弱心肠待人。”
马周听到此话一愣,感觉李世民经此变故,心情有所变化。
李世民接着说道:“中国百姓,实为天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叶,扰其根本而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
马周诧异得张大了嘴巴,心想向来视华夷为一家的皇上,难道从此就要改变心性,将华夷分别开来吗?他急忙趋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多年来教化天下,如今渐收效果,岂能因小事改弦易辙?中国之人及四夷之人,不能因此分别开来,若有分别,恐对陛下的威望有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