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太宗_赵扬【三卷完结】(610)

  “陛下到了九月班师,毕竟是气候寒冷的缘故。”李靖说到这里,忽然想起李世民召见自己,不是想让自己评说此战的胜败,定是想询问对具体军机的处置,遂沉吟片刻,又说道:“那日任城王入老臣府中谈论,说起了安市之战,陛下此次未攻入平壤,缘于在安市耽搁了太多的时间。”

  李世民点头道:“不错,李世自六月初围攻安市,大军在此耽搁了数月有余。药师兄,那安市城主确实有能耐,将我大军钳制在安市不能动弹,我一生总兵攻战无数,算是遇到了一个对手。”

  “陛下有些高看安市城主了。安市城主不是庸才,然他若没有坚城可恃,难以抵挡陛下数日。陛下,老臣听任城王说过,我军围攻安市之初,任城王及高延寿等人曾献了一条计策。”

  “什么计策?我已记不起来了。”

  “他们建议陛下分兵围困安市,然后挥师东进,再召李大亮率舟师北进,合力拔取乌骨城,如此,就争取了时间,可以直捣平壤城下。老臣以为,陛下当初若采纳此言,战争可能会是另外一种局面。”

  李世民闭目静想,忆起了群臣当时献策的场面。他睁开眼,点点头道:“我想起来了,他们当时确实献过此策。不过无忌当时全力反对,认为我御驾亲征,应行光明之举,以保持大国之仪,此事后来作罢。”

  李靖本来想说,兵者诡道也,岂能因皇帝御驾亲征而改变?你想行光明之举,毕竟为保守之策,如此就失去了出奇制胜的效果。然他又想李世民的性情大不如以前,不想刺激他太深,遂淡淡说道:“老臣当时未在前线,不明战场所以,现在听了任城王之言,觉得此事应为一转机。”

  李世民这些日子在榻上平静地深思,检讨此战的得失,其心绪与班师时的暴躁和郁闷相比,已是相对恬然的心境。这些年来,他经历了魏征之死和李祐、李承乾之乱,心境随之紊乱,以致有远征高丽之举。然其毕竟为英明睿智之人,能够根据时事的变化和事件的得失,悟出其深层的含义,心境也随之调整。他现在听了李靖的话,沉思片刻后点头道:“药师兄不愧为兵法大家,仅听了寥寥数语,即明白此战胜机所在。唉,我一向善于出奇制胜,此次为何如此保守呢?大约是年龄渐长的缘故,有了患得患失的羁绊。总兵攻战非无忌所长,我为何独用他的计策呢?”看得出来,李世民说此话出于真心,且有许多悔意。

  李靖劝道:“此次高丽之战,我军力拔高丽十城,重创其生力军,已使高丽举国震骇。老臣以为,此战目的已经达到,陛下不用思虑太多。”

  李世民摇摇头,断然道:“药师兄,你深知我心,若不能全胜,即为失败。我不伐高丽则罢,若攻之不能克,定不会丢手。那盖苏文素来不知好歹,此时定在平壤弹冠相庆,说不定还在那里大吹大擂呢。哼,我若拿不下高丽,誓不为人。”李世民当时起意伐高丽,是因为盖苏文弑主悖逆,且袭扰新罗,不听大唐招呼,李世民伐之仅为了维持大国之威仪;到了现在,除了以上理由以外,李世民心中又增添了无限愤懑之意,甚至有一些受侮辱的感觉,这是他难以忍受的。

  自从李世民东征无功而还,盖苏文虽对唐朝仍遣使奉表朝贡,然其言语不敬,且对唐使者倨傲无礼,并对新罗侵凌不止。李世民闻之大怒,这日盖苏文遣使入京,奉表谢罪,并朝贡礼物和美女,李世民令将其退回。

  大唐从此绝了高丽朝贡之路,摆明了以高丽为敌。

  李世民一面绝了高丽朝贡,一面对此次高丽之战反思不已。

  如前所述,此次高丽之战,唐军病逝战死者数千人,马匹、辎重损失殆尽,虽连拔高丽十城,获得近十万户口,然最后毕竟撤回,辽州、盖州、岩州有其名,而无唐军据守,成了三不管地界。李世民每念及此,就生出许多悔意,脑海中现出魏征的身影,叹道:“魏征若在,必然会阻止我此行。”

  其实在此战之前,朝中大臣多数不赞同远征高丽,然他们缺少了魏征死缠烂打的本事,无法使李世民转换心意。

  李世民又念起魏征的诸多好处,他这日病愈之后,将阎立德召来问询道:“魏征墓前的碑石,如今安在?”

  “遵陛下之命,臣令人将此碑石推倒,并以重锤毁去,其墓前仅余少许碎片。”

  “朕当时所书碑文还在吗?”

  “陛下当时所书,现在应藏于秘书监。”

  “如此甚好,你可入秘书监将此书取出,再觅来美石,让良匠将其重刻一遍。此事三日能成吗?”

  “请陛下放心,臣亲往监造,令工匠夜以继日刻石不止,三日后将此碑石呈于陛下御前。”

  “嗯,你抓紧去办。还有,你代为传旨,让太常寺准备少牢之礼,朕三日后要往昭陵祭祀。”

  阎立德答应后离去。

  三日后,阎立德果然将碑石制成。

  李世民带领太子李治及群臣前往昭陵,其时寒食节和清明节已过,不是扫墓的时辰。按照当时风俗,寒食之后一二日即是清明节,人们一般将此两个节日合在一起过。唐制规定,寒食和清明可以给假四日。李世民今日带领群臣到昭陵祭扫,其实另有深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