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王玄策挥兵南进,渡过恒河,俘虏中天竺国人数万名,其中有阿罗那顺群妃及王子。经此数役,王玄策大名响震天竺,城邑来降者计有五百八十余所。
王玄策又在茶和罗城居住月余,立阿罗那顺之子为国王。他觉得此行目的已经达到,遂嘱咐阿罗那顺之子要与邻国和睦友好,不要轻易征伐。办完这些事,他俘获阿罗那顺返回长安。
王玄策离开天竺的时候,东天竺王尸鸠摩送牛马三万犒军,迦没路王献五天竺地图,可谓风光无限。王玄策还访来一名方士,此人名叫那罗迩娑婆寐,自言已活二百岁,有长生之术,王玄策决意将其也带回长安。
王玄策班师回国的路上,要经过泥婆罗国和吐蕃国,王玄策见了泥婆罗王和松赞干布,自然百般感谢他们的借兵之恩。
禄东赞眨着小眼,笑对王玄策道:“贵使出使诸国,到了最后竟成了一位得胜将军。你回京后,皇帝陛下定会大加封赏了。”
王玄策答道:“玄策所以能擒获阿罗那顺,无非借了禄相之力。玄策回京后,定向陛下细说禄相的功劳。”王玄策所言非虚,此战若无松赞干布和禄东赞的鼎力支持,断无作为。
“罢了,你见了皇上提提赞普之功就行,不用提我。对了,我为敬德将军和咬金将军准备了一些土物,你可替我带回。”是时,段志玄和何吉罗已逝,禄东赞早已得知消息,所以并不提及。
王玄策临行之前,专程前去拜见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依旧唐装,其颜色如旧,经历了数年生活,神色间增添了不少成熟和矜持。她看到故国之人,心中不免激动,因王玄策为东官僚属,熟知宗室之事,便殷勤探问娘家情景。
得知李道宗从征高丽,她叹道:“父王身体康健如昔,我心甚喜。然战阵为凶险之地,不可轻涉。你回京后,可将此语带给父王。”
文成公主对征伐天竺不以为然,斥责王玄策道:“你之本分为出使诸国,未得朝廷言语,怎可轻易动兵?唉,那日赞普提起你来借兵,我试图拦阻,谁知你已领兵出征。天竺佛国经此劫难,定然伤折不少。”
王玄策知道文成公主崇信佛法,心怀慈悲,他得胜后本来满心欢喜,经文成公主的数句斥责,其一团高兴顿时化为灰烬,吓得不敢再吭声。
文成公主说出此话,心中黯然,脸现萧索之意,也没有心情再说话。
王玄策见状,遂小心翼翼地辞了出来。
第二十七回 大唐设安西四镇 明君爱方士之术
李世民安居京城,一直关注西域战事,对王玄策借兵伐天竺一事不知一点儿音讯。这日驿传来西域战报,李世民阅后不禁流下泪来,叹道:“郭孝恪一生谨慎,怎能如此大意?以致失城丧命。”
那日契苾何力领兵去追诃黎布失毕,阿史那社尔率军南略,郭孝恪带领千余人入龟兹镇守都城。为了不扰及城内居民,郭孝恪将营盘扎于城外。他如此布置,最终为己惹来杀身之祸。
那利见到乙毗射匮可汗,请求援救龟兹。当初李世民要求割龟兹等地为聘礼时,乙毗射匮可汗心中十分不愿,因为如此一来,自己的势力就要西退千里。现在龟兹被唐军围攻,若其得手后,定会继续西进。为了保住自己的势力,乙毗射匮可汗不惜与大唐翻脸,当即答应派出万余突厥铁骑归那利指挥。
那利带领这万余人马,星夜向龟兹都城奔来,其行在半路上,得知国王已弃城西走,城池已经落到唐军手中,心中不免黯然。他又听说唐军主力悉数离开,都城那里仅有郭孝恪带领千余人镇守,不由得喜色上脸,号令手下加快行军步伐,快速向龟兹都城扑去。
郭孝恪任安西都护多年,手下仅有千余名兵士轮番换防,保证了三州及焉耆的安全。他深知所以这样,并非自己的能耐,实因背后有强大的国力所恃,西突厥不敢轻易启衅。现在肆叶护可汗的势力西去,乙毗射匮可汗一直得到唐廷册封和认可,他万万不会与大唐翻脸。他没有想到乙毗射匮可汗为保有原来的地盘,竟然铤而走险。
那利行军的动静被一些龟兹人侦知,其中之人急忙找到郭孝恪示警。郭孝恪不以为然,心想唐军在此有十余万人,以前自己仅带领千余人镇守,突厥人也不敢来犯险,何况现在!他一笑了之,说道:“让他们来吧,我就在这里静候,看他能奈我何。”他认为龟兹都城已失,诃黎布失中正被契苾何力围困,那利前来,无非虚张声势罢了。
那利事先派人入都城,联络那些忠于诃黎布失毕之人,让他们在战事打响的时候,设法封闭城门,不许郭孝恪退入城中。这样,他以十倍兵力围歼唐军,胜算甚大。
这日夜半时分,那利带人悄悄接近郭孝恪的营盘。只听一阵羯鼓声响起,突厥人从四面八方跨马劈杀过来,在唐营中横冲直撞。毫无准备的郭孝恪看到突厥人杀来,深悔自己当初太大意了。火光中,他令身边人立起旗帜,吹响号角,训练有素的唐兵虽陷入一片混乱之中,闻听此号令,立刻设法到旗帜下聚齐。郭孝恪手执长剑,大吼道:“大家且战且退,随我进入城内。”郭孝恪的意图很明白,就是先退入城内凭城坚守,再遣人去通知阿史那社尔来援,谅突厥人不敢在此久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