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兵抱成一团,且杀且退,慢慢到了西门城下。就见西门此时,又听一声梆子响,城楼上忽然现出人影,他们有人打着火把,有人手持箭弩对准唐兵疾射。
郭孝恪见此情状,知道城内人与那利里应外合,已将自己陷入凶险境地。这时,其手下困守城门前,上有龟兹人射箭,外有突厥人凶猛进攻,一声声哀号声表明唐兵相继中剑倒地,转眼间,有一百余人伤亡。郭孝恪看到大势不好,传令所有人向南冲杀,以图杀出一条血路,突出重围。
郭孝恪将令传出,自己挥剑冲向前面。这时,一枚长箭带着响声射将过来,直直地穿透其脖项,郭孝恪未发一声倒下地来,顿时气绝。
这场战斗持续了近两个时辰,仅有三百余名唐兵杀出重围,趁着夜色逃向南方,其他七百余人随着郭孝恪战死于刀剑之下。
那利看到郭孝恪的尸身,不敢随意糟蹋,派人将其尸身殓入棺内,然后送往西州。
逃出重围的唐兵找到阿史那社尔,向其哭诉郭孝恪身死的噩耗。阿史那社尔闻听此讯,怔怔地流下泪来,说道:“此为我之过错,不该让郭都护以单薄的兵力守城。”他说完此话,当即下令全军折头向北,要找那利复仇,并颁下严令:“此去见到敌人,不论好歹,一律斩杀,不要俘虏!”
阿史那社尔随带的铁骑迅疾掉过头来,向龟兹都城杀奔过去。阿史那社尔深怕那利得手后撤走,其午后得知消息,遂令手下马不停蹄,今晚务必将那利所率之人合围。
也是子夜时分,四面八方而来的唐兵将龟兹都城围得如铁桶也似。他们人人手持火把,将四周照得亮如白昼。阿史那社尔横刀立马,向城中喝道:“那利贼子,速速出来受降。”
那利压根就想不到唐军会这么快地杀过来,他忙累数日正在酣睡,被人叫醒后睡眼惺忪地爬上城墙。看到外面如林的唐兵和众多的火把,他顿时呆了,不知道如何回答阿史那社尔的话。
阿史那社尔见到那利不答腔,继续大喝道:“那利贼子,你胆大包天,竟然害了郭都护的性命。你马上开城投降,也许能饶下你半条命来,若拒不投降,只有一条死路。我知你城中存粮难支三日,你有能耐,我们就在这里耗着吧!”
那利不与阿史那社尔对话,他绕着城墙走了一圈,发现四周皆被手持火把的唐兵围定,查其人数,比自己借来的万余突厥兵要多上数倍。那利入城之后,本想在此休整数日,再去解救诃黎布失毕,没想到阿史那社尔随影而至。他知道阿史那社尔所言非虚,城中的存粮无几,说什么也难以和唐军长耗下去。
第二日,那利紧闭城门,不与城下唐军照面。阿史那社尔自恃手下众多,粮草甚足,有持久围城的本钱,也就不想硬碰硬地攻城,以避免伤亡。他令队伍后退半里扎营,派一万人绕城警戒巡视,密切注视城内动静。为了防止他们突围,阿史那社尔命令其余人不卸铠甲,刀不离手,若有敌情可以一呼即出,严防那利逃出城外。
那利不想困守城中,打的就是突围的主意。这天日落时分,他令万余突厥人饱餐一顿,然后结束停当,静等半夜后开城突围。
子时过后,西门与北门悄悄打开,这时,就听马蹄声响,突厥人借着夜色的掩护冲门而去。他们快马冲到手持火把巡逻的唐兵面前,将刀一挥顿时杀开缺口,眼看就要冲进前方的黑暗之中。
蓦地,只听一阵如雷的鼓声响起,鼓声未歇,就见前方的唐军营盘里,先是一点二点火光燃起,继而燃烧成片,渐渐连成一线。很快,这些火光开始移动,迎面向突围的突厥兵奔来。到了近前,其前排持火把之人驻马站立,从后边拥上来一拨又一拨的持刀横枪之人,他们闯入突厥人丛中,毫无顾忌地砍杀起来。
八比一的比例,唐军处于绝对优势。转眼之间,许多突厥人成了刀枪之下的鬼魂。
这场战斗自午夜杀到平明时分方告结束,唐军趁乱抢入城内,又搜寻杀戮一番,龟兹都城复又落到唐军手里。
唐军天亮后检点战场,发现城外的空地上横七竖八地躺满了战死者的尸体,其中以突厥人为多,约有七千余人。阿史那社尔下令寻找那利尸体,然遍寻不见,想是其趁乱突围而出,侥幸逃了一命。
但到了这日暮时,十余名龟兹人执一人来见阿史那社尔。所执之人衣衫褴褛,鼻青脸肿,正是逃走的那利。阿史那社尔想起郭孝恪之死,不由得怒火填膺,恨恨问道:“那利贼子,你知道有今日吗?”
那利抬头看着阿史那社尔铁青的脸庞,答道:“我为保国王,引兵来救,有什么不对?”
“你没什么不对!错就错在你不识时务,损了我朝一员大将,你万死莫赎。”
那利知道自己必死无疑,遂横下一条心讥刺道:“听说你昔为突厥人,不知你杀了数千同族人,心里有何感觉?我死不足惜,难道你心中没有一丝不安吗?”
“我为大唐之将,现奉旨来讨,又有什么不对吗?你勿复多言,左右,把此贼斩了,取其头颅以祭郭都护亡灵。”
经历此役,阿史那社尔变得持重起来,他自己坐镇龟兹都城,派出六万兵马分兵二路,南向攻取龟兹其余城池。旬日之间,又拿下龟兹最重要的四座城池。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