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太宗_赵扬【三卷完结】(645)

  是年初,太白金星屡屡在白日出现。司天台(又名太史局)依此占了一卦,其卦云:“女主昌。”是时,民间盛行一本《秘记》,其中有言“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太史令李淳风将这些异兆禀报给李世民,早年不信异兆之事的李世民,此时心态亦有变化,从此有了心事。一日,李世民与群臣宴饮时行酒令,让人皆言小名。玄武门之变中的功臣李君羡此时任左武卫将军,封爵为武连县公,行令到其前,其自言小名为“五娘”,众皆大笑,李世民也笑道:“你赳赳武夫,怎么有一个女人的名字?”晚间就寝时,李世民忽然又忆起了这件事,因思李君羡封邑中有“武”字,小名又为女子之名,就将所占之卦及《秘记》所言与其联系在一起,认为其预言正应在李君羡的头上。

  李世民决定斩草除根。

  一月后,监察御史奏李君羡与妖人交通,图谋不轨。李世民接报后准奏,诏有司将李君羡斩首,籍没全家。

  办完了这件事,李世民以为已绝其患,然还不放心,又将李淳风召入宫内秘密问询,问道:“《秘记》所云,似应在李君羡身上。朕现已将其斩首,则此预言可破吗?”

  李淳风对李世民的作为不以为然,委婉说道:“记得隋炀帝之时,民间传言李姓将据有天下。炀帝妄杀数人,终不能止,最终还是高祖夺得天下。”

  “依卿所言,《秘记》中语可以信之吗?”

  李淳风叹道:“臣仰稽天象,俯察历数,其人已在陛下宫中,且为陛下亲属。自今开始不过三十年,此人当王天下,杀陛下子孙殆尽,其兆如今已成矣。”

  李世民断然道:“其兆既成,朕将疑似者皆杀之,以绝其患。卿以为何如?”

  贞观年间,李淳风、袁天罡以秘技驰名天下,二人实有真才实学,所以被天下人推重。是时,袁天罡已逝,李淳风因明天文推演,知星辰测算被人奉为圭臬,李世民也对其言听计从。

  李淳风抬头向天,默默沉思顷刻,然后答道:“陛下,天之所命,不能违也。此人不死,徒然多杀无辜。臣默察天文,此后三十余年时,此人年龄已老,也许颇有慈善心肠,为祸尚浅。陛下若将疑似者杀尽,此人正好在此内,上天再降生年轻者替此人,臣恐怕陛下子孙,从此再无遗类。”李淳风的意思很明白,大唐皇帝遭此祸端为天命所归,人力不可逆转。若强行将此人斩杀,弄不好天降他人,大唐皇帝遭受的荼毒也许更深。

  李世民非常信服李淳风之言,他默然片刻,然后说道:“李卿如此说,朕从此再不问此事。”

  若李世民掘地三尺,定要将武氏之女找寻出来,武媚娘是时还在后宫,定然被轻易查出,如此就搭上一条命。

  其实李淳风所说之话句句指向武媚娘,她后来因为机缘被李治宠爱,渐成后宫之主。李治逝后,她总揽朝政,后来干脆自己当了皇帝,改国号为大周,即为则天女皇帝。武则天为了推行革命,大肆斩杀李唐宗室子弟,到了其晚年,又想将自己的皇位传给武氏娘家。这时,有大臣问她,儿子与侄子孰亲?她方才开悟,恢复大唐的国号,传位与儿子。其经历与李淳风所言丝丝入扣,后人考证此事认为是虚言假托。然不管正史及野史记载,李君羡之死确实冤枉,完全是李世民疑心所致,则李淳风的预言不虚。

  李淳风和袁天罡在贞观之时就被世人尊为神人,其预言及相人无不中。唐代以后,世上流传一本名为《推背图》的奇书,据说是李淳风和袁天罡合著。

  袁天罡在世之时,一日曾为马周相面,他观罢说道:“马君伏犀贯脑,背若有负,贵验也。近古君臣相遇未有及公者。然马君面泽赤而耳无根,后骨不隆,寿不长也。”

  袁天罡说马周的际遇之奇与官职日隆,后来一一应验;说其寿不长久,也不幸而言中。马周到了贞观二十二年,是时四十八岁,久病之后,于此年春天逝去。

  马周得病之后,李世民认为他积劳成疾,需善加调养,遂让阎立德选择气候宜人且风景优美之地为其建造休闲之所;并让太医署派人日日问视,精心调药;又嘱皇太子李治代自己入府探视。

  虽有李世民父子的百般关心,御医们进行多方调治,然马周沉疴积久,难有起色,其病情一日重于一日。到了其病逝前几日,马周知道大限将至,遂在病榻上挣扎起身,唤人将自己入仕以来的所有奏章取至榻前,然后亲眼看着这些奏章在一只大铜盆里焚毁。家人不解,惊问其故。

  盆内火光熊熊,照亮了马周那张枯瘦的脸以及无神的眸子。他默默无语,一直看着最后一道奏章在盆中燃尽,方才颓然躺下身来。其喘息一阵,方才说道:“我这一生富贵,皆为皇上赐予。我唯有生前尽心竭节为皇上效力,这些奏章皆是因事而上,今我将死,留下此物再无用处,不如焚尽干净。”

  家人流着泪,说这些奏章词正理直,可以让后人瞻仰。

  马周叹口气道:“正因这些奏章词正理直,其中多谏皇上之失,我才不愿意将这些奏章传之后世。管仲、晏子贤名传之后世,其事迹多暴露君王之过而显己能,我不为也。”

  贞观十五年之后,马周的地位日渐显赫,实为朝中重臣。像其主持政事堂一事,与温彦博相比,其往往一锤定音,分量颇重。其所上奏章无数,多切合时政,指出利弊。马周现在焚其奏章,表明自己的一生为李世民尽力,绝不留身后之名。后来贞观名臣流传后世的事迹甚多,唯马周的事迹流传甚少,与此举大有干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