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千岁_半世峥嵘【完结】(522)

  西突厥拼了老命的集结军队,并且从各地抓捕壮丁。将壮丁充当新兵炮灰推上前线,尽可能的限制住殷开山进攻的势头。你还别说,这种方法颇为奏效。面对如汪洋一般的壮丁,尽管殷开山的士兵总是如砍瓜切菜一般,但进攻的步伐却着实变缓了。

  同一时间,西突厥匆忙将派往原东突厥属地的主力军召回三万,命主力军与殷开山部决战。结果西突厥境内的决战还没打起来,原东突厥境内的秦叔宝却发难连连,趁着西突厥后方的兵力减少,频频发动攻击,时而远程奔袭,时而发动大决战,最后竟以两万军力打的西突厥三万大军退败连连。

  如此一来,西突厥可谓是前有狼后有虎,面对前院后院都着火的态势,西突厥的高层已经心灰意冷,但却无法阻止他们誓死一搏的决心。西突厥可汗做了一个英明的决定,将境内和原东突厥属地的兵马全部召集回来,回旋汇合在首都附近,全力守城。拥有多达六万的守军镇守京都,便是势如破竹的殷开山和秦叔宝也只能止步。毕竟拥有六万守军的攻坚战是万万不能打的,若是一时脑子热,强行攻城,很有可能将前期积累的优势一下子都葬送出去。

  不过这并难不倒大唐将领,等殷开山和秦叔宝的大军汇合起来后,殷开山直接找到卫宏,询问作战契机。卫宏只说了一句很简单的话:“围城,攻外!”简单的四个字,却如精囊妙策,令殷开山和秦叔宝折服不已。当即,殷开山和秦叔宝率领五万大军将西突厥京都团团包围,断水断粮,将京都变成一座围城。同时,向老李同志发报,告诉老李同志西突厥战场的局势。老李同志当机立断,增派一万兵马,另外从吐蕃借了八千,汇集一万八千兵马,从西突厥境内进行蚕食战术。将西突厥境内的一切城池、军事要塞全部攻克,令西突厥的京都成为光杆司令。

  战事一直维持了三个月时间,在这三个月时间里,西突厥境内除了京都之外,其余城池无一幸免,皆被大唐兵马化为焦土。西突厥可汗曾经在这期间派兵出城发动过两次突围,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当西突厥只剩下京都一座城池后,西突厥可汗意识到大势已去,便不作僵持,准备奋力一搏,成败在此一举。

  开战的时候是盛夏,如今已经到了初秋,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西突厥的六万大军尽数出城,在城外与殷开山部进行了长达三天三夜的决战。最后的结果,以大唐军损失两万的代价,斩杀西突厥四万余众,俘虏两万,攻克西突厥京都,西突厥皇族无一幸免皆被斩首!至此,除了一小部分西突厥高层带领残兵逃走之外,西突厥已经名存实亡。

  第四百八十七章灭突厥(3)

  老李同志并没有要放过西突厥残部的打算,命秦叔宝率领一万骑兵,进行长期追击。原本逃走的西突厥军队足有一万,在不断的追击之中,最后幸存下来的不过两千而已,而且这两千还被驱赶到了西伯利亚。将西突厥赶尽杀绝这种程度,其实已经可以了,但卫宏却向老李同志提议,命大唐的‘二线’将领,带上几千兵马,进入西伯利亚,继续对突厥残部进行围剿。

  西伯利亚后世是所谓‘战斗民族’的地盘,但卫宏一直对这个所谓的‘战斗民族’嗤之以鼻。很多国人都觉得俄罗斯或者苏联,战斗力惊人,但事实上,二战的时候,诺大个苏联被小小的德国打成了丧家之犬。与其说是俄罗斯最终打败了德国,不如说是俄罗斯寒冷的天气打败了德国。当初德国以装甲部队,横扫苏联令苏联毫无招架之力,其实说白了,俄罗斯只有匹夫之勇,完全是凭借人数优势,才持衡了德国。而且哪怕是论及个人战斗力,俄罗斯也绝称不上‘战斗民族’,在这方面,德国、芬兰都比俄罗斯强了不知多少!所谓的‘战斗民族’不过是国人的以讹传讹罢了。

  后世,苏联尚且如此,更不用提这个时期了。在这个时期的西伯利亚,说白了,住的就是一群尚未开化的蛮夷。表面上看似个人彪悍,但遇到战争,只有被捏的份儿。西突厥怎么说也是跟大唐较劲了这么长时间,可谓是战斗经验丰富,若是让他们扎根在西伯利亚,绝对是后患无穷,指望西伯利亚那些‘土著’将西突厥残部灭掉,连想都不用想。所以,必须派兵继续追赶,务必要将西突厥死灰复燃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另一方面。老李同志开始派大臣进驻到西突厥境内,全权接管西突厥的一切。上次,因为条件不允许,老李同志将象雄和吐谷浑都拱手送给了吐蕃,这一次,突厥的领地无论如何也不能再给吐蕃。哪怕是突厥的领地穷乡僻壤,老李同志便是占着不用,也绝不会让给吐蕃。虽说现在是盟友,但身为皇帝考虑的要长远一些,现在已经帮助吐蕃建设经济了。若是有朝一日吐蕃太过强盛,也会成为一个祸害。事实证明,老李同志很有先见之明,他的预测得到了验证。

  这一战,大获全胜,殷开山和秦叔宝班师回京,卫宏本来打算和殷开山就此别过,自己转道回吐蕃。但殷开山却携圣旨,说是老李同志要求卫宏一起回大唐。若是以往。卫宏回去之前要掂量掂量,不过经历了这么多事儿,卫宏倒是不担心,于是乎便跟着一起回去了。

  回京后。卫宏便在宏远商行住下,等着老李同志的召见。与上次契丹一战一样,这次老李同志接见卫宏的方式也是在早朝上。在朝上,老李同志先是褒奖了殷开山等大功臣。而后有本上奏处理一下国事,随后又回忆一下过去,展望一下未来。最后。才提及卫宏,论功行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