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宏心里觉得老李同志此举挺多余的,毕竟大家都知道自己现在已经封无可封了,若是只为了赏些金银,说实话,卫宏真不放在心上,赏的那仨瓜俩枣还不如自己随随便便赚一点赚得多。但出乎卫宏意料的是,这一次老李同志闭口不谈赏赐,而是聊了很长时间的封爵制度。在场都是聪明人,听了老李同志这么多的铺垫,很快就明白,老李同志是想继续加封卫宏。不过令人疑惑的是,卫宏现在已经是王爷了,再封能封到哪去?
就在众人疑惑之际,老李同志捋着胡子,扫视了一圈在场文武群臣,语气沉稳道:“朕治国讲究仁慈,治人则讲究赏罚分明。犯了错,必须要罚;同样立了功,也必须要赏。上次契丹一战,贤王令契丹臣服在我大唐脚下,为朕立下大功,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加封进爵。此次,突厥一战,贤王更是帮助勋国公、胡国公一举歼灭突厥,可谓是劳苦功高。此次若是再闭口不谈封爵一事,于情与理都说不过去。只是现在贤王已然是王,不知众位爱卿觉得,应该如何封赏?”
文武群臣一听这话,心想,好嘛,还玩这套?把这难题抛给我们,不是把我们往绝路上逼吗?若是说了,得罪卫宏,若是不说又得罪圣上,真是叫人为难!李靖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不再乱说话了,与大多数人一样,不断的扫视周围,希望会有一个出头鸟。结果大家只是交头接耳,半晌也没个人说话。
卫宏始终不发一言,倒不是卫宏期待着继续加官进爵。对于加官进爵的利害关系,卫宏心里很清楚,同样老李同志心里也很清楚,从上次没有封赏就可以看得出来。但这次,老李同志又提及此事,是何用意,就令卫宏有些不明所以了。难不成经历了这么多事儿,老李同志依旧不能释怀,还要对自己动刀子?不过,上次离别的时候,说了那么多,想必不是逢场作戏,老李同志应该不会如此决绝吧?
想不通,便不去想,卫宏倒要看看,老李同志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老李同志见无人敢站出来,不由得叹了口气,心想这群所谓的大臣,平日里一个比一个能说,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真是靠不住!就在老李同志准备自己出面解决的时候,长孙无忌突然站了出来,脸色严肃,作揖言道:“启禀圣上,臣以为,贤王之功劳,无所能及。只封实衔已经不足为用,不如封一个可代表荣耀,证明贤王劳苦功高的头衔?”
长孙无忌的意思是,封个王啊,大臣啊,已经没啥意思了。要封,就封一个无实权,但身份地位却极高的头衔。比如像是‘国老、国师、大祭司’这种有名无实的头衔,既不弱了卫宏的名号,又封赏了,一举两得。
第四百八十八章九千岁
其实老李同志要说什么话之前,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这‘深思熟虑’就是找长孙无忌先商量一下,互相通通气,然后在朝堂之上一唱一和。此番长孙无忌的一番话,都是老李同志的心里话。等长孙无忌说完,老李同志露出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看向卫宏,轻言问道:”爱卿,你觉得可好?”
以前,在大学的时候,历史老师曾经给全班同学讲过一个故事,至今为止卫宏都记忆犹新。历史老师说,自古帝王无情又有情;当帝王还不是帝王的时候,为了争夺江山,为了收拢人心,帝王不得已才会对为自己打江山的将领们有情有义。当江山已成囊中物,帝王不再空想时,就会顺应那句话‘自古帝王多薄情’。为了巩固江山,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更为了巩固自己的子子孙孙后代,帝王会不惜一切代价,铲除身边的不确定因素。朱元璋未称帝之前,是何等的有情有义,是何等的胸怀大志?而称帝之后,曾经为他打过江山的将领,寿终正寝者寥寥无几,那血腥的手段,令后人胆寒。
一直以来,卫宏都误会了,误会凭借着自己的一腔赤诚可以感化老李同志,而结果,帝王终究是帝王,是没有朋友的,和帝王成为推心置腹的朋友,下场往往都是悲惨的。在这一刻,卫宏终于开始后悔,后悔自己一开始就不应该帮助老李同志,北方一战也是,突厥一战也是,至少,大唐尚有外忧的时候,老李同志还会意识到自己是个有用之人,不会对自己下手。而如今,外敌所剩无几。大唐可高枕无忧,没有了境外的压力,老李同志就像大多数帝王一样,开始整顿内部……
自己是吐蕃驸马有用吗?现在看来是没用的!吐蕃尚未成熟,根本无法威胁到大唐,再者自己在是吐蕃驸马的同时还是大唐臣子,老李同志对自己下手,有理有据!
从一开始卫宏就低估了老李同志的城府,试问一代帝王,其心境。又岂是自己一个小人物能够参透的?
回想起那日城门楼子一别,老李同志动情的演技,卫宏就是一阵感慨。论到演技,还是老李同志更胜一筹!
“臣无异议!”尽管卫宏几乎已经知道了自己的下场,但卫宏还是没有撕破脸皮,就这么默默的承 受着老李同志的编排。
“既然爱卿无异议,那朕便封赏了!”言罢,老李同志用甚是威严的目光,扫视一圈文武群臣。言道:“朕,钦封卫宏为圣佑天安常胜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乃九千岁也!长存于世,有罪不罚,有责不究,与朕同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