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二回头,面部突然变得异常狰狞:“嘿嘿!你说对了……”
杨志闻听揪着自己的是个鬼,吓得啊的一声大叫!
他的头磕在了身后的桥栏杆上,怀里的刀啪嗒滑掉在地上。杨志猛地睁开眼睛,发觉自己坐在一座桥上,面前依然是熙熙攘攘的行人。
是个梦?怎么如此清晰的梦?
“你怎么了?怎么了?”一个声音在问他。
杨志抬头一看,只见一个头颅颇大、方脸大耳、眉宇开阔、目光炯炯,身材中等偏高的人正看着自己。
杨志浑身一哆嗦:“你……是牛二?我可没有杀你!!!你快走!!!”
那人看着杨志,听见杨志如此说,就笑了:“我不叫牛二,我叫岳飞……”
第六十三章 救助难童
张越先听着杭州府官员讲述太原解围战的过程,越听心里越是焦虑不安。他对宋朝廷近乎幼稚的军事策略忧心憧憧。前些时候,他与赵鼎一起议论的那些问题,比如启用文官主管军事机构、对在外指挥作战的军事指挥官遥控指挥、不给前线军事指挥官以自主决定作战计划的权力等问题,正在摧残着已经十分孱弱的大宋战争机器!
是否要给朝廷上书,敦促朝廷改变目前的军事指挥体制呢?
张越先把赵鼎找了过来,想听听他的意见。
赵鼎见康王召见,以为建造的火炮已经完成,于是兴冲冲来到张越先的住所。一见面,张越先阴沉的表情把赵鼎给吓了一跳。
“赵大人,前方战事发展的令人十分意外,你有什么看法?”张越先直接说了今天要讨论的主题。
赵鼎看了看这位年轻又充满奇幻色彩的王爷,并没有马上开口。他知道,王爷已经对大宋现存的军事体制表示了极其深刻的厌恶,并且,话里话外表现出急于改变现状的心情。
“王爷!王爷可曾考虑朝廷此时此刻将要采取的对策呢?”赵鼎没有直接回答张越先的提问,而是反问了一句。
“这个,”张越先沉吟了一下,抬头看了看表情极其木然的赵鼎,“太原是一定要保住的,这是与金国对峙的关键所在!”
“是啊,王爷!既然太原要不惜代价保留下来,大宋王朝何曾不是要保留下来呢?”赵鼎见张越先只皱眉头,没有理会,继续说着,“可惜,满朝尽是宵小,蝼蚁肆虐,大厦即将倾覆!!!可惜可惜!!!”摇头又是摇头,慨叹连着慨叹。
“那么,大人对前方战事并无看法么?”张越先故意又问了一句。
“大宋王朝的新生,还须寄托于未来的孩童身上啊!!!”赵鼎没头没脑说了一句,让张越先又皱起了眉头。
“王爷!”赵鼎终于把心绪转移到了张越先的问题上来,“前方战事变化莫测,朝廷自由应对方略,边缘小州之人何敢妄谈国是?目前最迫切之事莫若尽早完成兵器改革,也不枉王爷的一番苦心!!!”
张越先闻听赵鼎如此不着边际的话,不禁哑然失笑:“大人果真如此想法,小王也是无可奈何,朝廷大事,事关重大,当朝宰执如果不早策划,必有所失,到那个时候,后悔就……”
“王爷可犯不上后悔什么,王爷已经尽力,心情坦然,超然物外,方为上策!”赵鼎又是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让张越先先前阴霾的心情竟然平静了一些。
“大人关心兵器革新,显见大人有了新的想法,能够说给小王听听么?”张越先笑了。
赵鼎也笑了,他看着面前这个高深莫策的大宋亲王内心充满了信心:“王爷明鉴,下官内心的那点想法还不是王爷点拨才有的么?说出来?还是请王爷不吝赐教才对!”
“那么客气啊,我的好大人!小王才多大的年龄,怎么敢在前辈面前班门弄斧呢?”
“王爷!王爷乃千古不遇之才,大宋有王爷这等人物,果真是大宋的福气,王爷的年龄小,但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赵鼎说着,眼睛里竟然闪烁有晶莹的泪水。
“不要吹捧于我了,我怎么能是英雄?我知道,有一个人才是中国的大英雄!”其实呢,张越先心中的那个大英雄无论如何是赵鼎也想象不到的,因为,那是二十世纪的中国出现的英雄,名字叫毛泽东,远在十二世纪的赵鼎如何能够知道呢。
“他才是中国的大英雄!”张越先轻轻念叨着,内心无限憧憬。
“王爷心目中的大英雄到底是谁呢?”赵鼎见张越先沉默不语,脱口问了一句。
张越先从沉默中惊醒过来,忙笑了笑,没有回答他的提问,而是说了另外话题:“大人刚刚说的一句话,令小王茅塞顿开了!”
“我说的什么能够让王爷那么推崇?”赵鼎心中好奇。
“大人刚刚说,大宋王朝的新生,还须寄托于未来的孩童身上,”张越先表情严肃起来,“大人说的没错,孩童乃大宋未来的希望所在!但是,北方战火连绵,祸事不断,必然有很多流离失所的孩童流落江湖无人照料,我在想,为什么不把这些孩童收留在一起,给他们食物,给他们提供住所,让他们接受教育,把他们培养成大宋王朝未来的主人公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