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鼎仔细看了看张越先,内心又涌动起一股崇敬之情,他觉得,自己在这个年轻王爷面前,简直就是一个懵懂的孩童,难道,这个王爷真的是上天派来拯救大宋的真命天子吗?
“王爷!!!”赵鼎拼命压抑着激动的心情,“王爷!您有这个念头,就让小人去办吧,把全国的流浪儿童收留在王爷麾下,把他们培养出来,为大宋王朝所用!”
“大人,你所说的很对,我确实有这个念头!不禁如此,我还想创办新式学校,编撰新式教科书,用新式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大宋的新一代国民!”张越先眼前豁然开朗,“是啊,要让新文化教育出新一代的国民,让他们成为国家新生的栋梁!”
“没有先进观念的国民,是不会有新生的中国的!”张越先继续念叨着,没有理会身边的赵鼎是否跟上了自己的思路,“连最出色的高级技师都没有数学物理的初步概念,如何能够让其他人接受新事物呢,必须尽快实施新式教育!”张越先猛地一拍手,方才醒悟,只有兴办新式教育才是治本之道啊,自己处心积虑地优先考虑制造新式兵器,真的是本末倒置,人才培养才是最迫切的,之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张越先额头冒汗了,他为自己的方向性失误而后悔不迭。
“亡羊补牢,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张越先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嘴里不停念叨着。
赵鼎见王爷没头没脑自顾自地说着,也插不上话,不禁有些着急。
“那么,王爷的想法是……”赵鼎试探着问了一句。
“这样吧赵大人,我们先把学校办起来,教学所用的教材么,我会尽快编纂出来,大人要做的,先写一道奏疏上报朝廷,把我们收留失所孩童的想法说给皇上听,让皇上准许我们去办此事,我想,皇上不会拒绝我们的这个想法吧!”张越先看着赵鼎。
“是啊,皇上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拒绝,奏疏的事情,我马上去办,不过……”赵鼎看了看张越先苍白的脸色以及发黑的眼圈,“王爷还要好好休息身体才行,如果王爷的身体不好,怎么能够带领我等为朝廷建功立业呢!”
“嗯,我会的,我会照顾好自己身体的,大人不必为我担心,小王的身体壮的很!!!”张越先挥着拳头,在室内舞了一阵,尽是赵鼎没有见过的怪异招式,心中纳闷。其实,张越先舞的是一套在学校学习的军体拳,赵鼎怎么可能见过。
第六十四章 师范学堂
编制各个学科的入门教材,首先遇到的一个难题就是,宋朝没有阿拉伯字母以及各种英文拉丁文罗马文的文字号,以及,文章所需要的标点符号。因此呢,张越先首先需要编制的入门教材就是《改变我们的书写习惯》。当然了,这本教材是与其他入门教材相配套进行学生的入门教育的。接下来,张越先搜肠刮肚,拼命回忆,熬了十几个不眠之夜,陆续编纂了《数学课程》、《物理课程》、《化学课程》、《地理课程》、《生物课程》、《经济原理》、《逻辑思维》《体育运动》等八种科目的教材。
一想到自己要亲自为那些孩子上课,张越先觉得头都要大了起来。但是,为了今后的发展,自己必须硬着头皮培养起一批能够担当教学任务的老师来。
在张越先埋头编纂教材的十几天时间里,赵鼎把向朝廷的奏疏递交了上去,很快,当今皇上就下诏准许康王在杭州府建立难童收留中心,为这些难童提供食物以及住所,并开办官方的难童教育中心,负责难童的教育任务。教育中心所需费用朝廷承担一部分,杭州府衙承担一部分,康王赵构的私人作坊承担一部分。
首批从北方收留的无家难童有二千八百五十六名,赵鼎的杭州府衙全部安置了下来。张越先在杭州郊区买了一大片地,建起了校舍,并给学校起名字叫做“国立杭州第一师范学堂”,在当地高薪聘请了二百五十名科举考试落第的读书人担任国语教学先生,并进行了一次国文摸底考试,把这将近三千名学生按照考试成绩分成六十个班,每个班级安排一名教书先生教授《四书五经》。而张越先把聘请的老师中比较年轻的集中起来,对他们进行《数学课程》、《物理课程》、《化学课程》、《地理课程》、《生物课程》、《经济原理》、《逻辑思维》《体育运动》等八种科目的教学培训,争取在较短时间内,让这些人学会这些科目。
对这些老师的培训,让张越先吃尽了苦头。这些老师的观念一时半会是转变不过来的,尤其是教授他们《改变我们的书写习惯》这个科目,里面的阿拉伯数字、各种外文符号以及书写习惯,给句子用标点符号断句,等等,进行这些教学时,简直让张越先经常处于一种烦躁暴怒的精神状态之下!
“慢慢会好的!!!慢慢会好的!!!”张越先常常压制自己内心的愤怒与烦躁,默默对自己说着,“慢慢会好的!!!”
赵鼎也在办理完公务后,带着衙门的一些官员来学校听张越先授课。大家对这些前所未闻的新知识表现出了很浓厚的兴趣,这一点,多少给张越先一些安慰,毕竟,这些官员的学习态度是极其诚恳的。
张越先咬着牙关,硬着头皮,夜以继日地传授着新知识新观念新思维。情况真的如他所料,慢慢地,整个师范学堂笼罩在一股奋发学习的狂热之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