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西线次要战场夺去耀眼光芒,似乎陷入一团死结的猛虎自治领南北主战场,实际上正在酝酿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大风暴。
举足轻重的决定性胜负,还必须从这两处战场上分出。
大陆历九九五年八月八日,骄阳似火,连铁都能烤化了。
整船整船的沃萨战士,个个光著膀,保暖用的兽皮现在变成了简陋的遮阳伞顶在头上。
受到阳光曝晒的泪河水面,腾腾的水气涌上来,让人享受头顶火炉、脚踩蒸笼的美妙滋味。
只有迎面刮来的南风,能给人带来些许凉爽。
“哇!哇!”
一个蛮兵抓著船沿,对著河面呕吐起来,秽物掉在水里,洒落在船侧。而看这个蛮兵的难受样,恨不得把五脏六腑全吐出来才能好受一点。
季尔登厌恶地转过头去,却又看到对面运兵船上一个蛮兵扒著船沿尽情呕吐……
从叠瓦渡口起锚后仅第三天,自己率领的五万人就有三成病倒了,有被太阳晒得中暑的,更多的人则是晕船。
泪河本来就河道狭长,水流湍急,颠簸的厉害,而沃萨蛮兵更是不习水性。马背上奔驰如飞的战士,到了船上却都变成了病恹恹的死狗。
按希莱茨基估计,这种顺流逆风的水上旅程,尚要好几天才能抵达富庶的亮月平原。
真不知道,到岸后,自己下这些人还能剩下多少战斗力,又需要修整多久时间才能恢复。
但愿大汗的情报无差,猛虎自治领闪北郡及其首府科鲁那城,真是那么的兵力空虚。
曾经酝酿和准备数年,从各个方面对入侵闪特都做好了准备的戈勃特,不可能没有备用方案,对可能遇到的困难也做了充分的估计。
而从水道深入敌军腹地,则是戈勃特精心筹划的一记妙招。
猛虎自治领在第一次卫国大战时的总体战略布局已经非常明显了,那就是弃中央郡保闪特。
因为席尔瓦诱敌深入,大踏步后撤,死守巨木堡,令中央郡生灵涂炭,经济遭受极大的破坏。
为了保证国家的持续发展能力,支撑今后的新一轮军事扩张,丹西不能不死保闪特这个经济资源、人口资源基地。
如果让人破坏了闪特的经济繁荣区,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不仅这场大战的军需供应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即便最后打赢战争,剩下的也只是一片瓦砾,没有十几二十年工夫,休想恢复元气。
这也就是为什么丹西要亲率猛虎军团主力出征,于大荒原上与戈勃特对垒,御敌于国门之外。
在大荒原这种人烟稀少的地方开战,无论打成什么样,都不会对后方造成什么影响。
按丹西的设想,以破蛮冈为中心建立的营垒,是第一道防线。而卡住三条要道的军事枢纽固原堡,则为整个防御体系再加一道保险。
这两处都囤积重兵,坚不出战,严密把守。
在破蛮冈一线,因为丹西和安多里尔的谨慎用兵,戈勃特除了硬拼就是乾耗,没有其他选择。
因破蛮冈军营的紧凑布防,蛮族联军仍可以绕过这里,直击固原堡。
不过,如果发生这样的形势,丹西是求之不得。
固原堡的坚城比起破蛮冈的营垒不知道坚固多少倍,蛮族联军又缺乏攻城器材,乌姆遭受上次被赤拉维奇袭之苦,已经极其小心,加上丹西隔绝交通,不许出战的禁令,戈勃特即使不顾伤亡地使用人海战术,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攻占固原堡。
更为可怕的是,倘若戈勃特如此用兵,若不能在五天内攻克城池,则面临著破蛮冈猛虎军团主力翻身反扑,与乌姆守军前后夹击的困境。
到那时,前有坚城,后无退路,恐怕游牧联军将彻底被歼。
丹西的这一设计,从道理上讲是非常巧妙的。猛虎凭力量称王,雄鹰以灵活见长,各有千秋,谁胜谁负,关键在于扬己之长,攻敌之短。
丹西的兵力不足以完全抑制游牧联军的战略动能力,战区离繁华腹地越远越好,故而他通过一线一点两道防线,将游牧骑兵的陆地动空间锁死在一个相对狭小的范围里,令对方的特长绝活无法施展。
这样一来,猛虎军团攻虽不足,守则有余,僵持则恰好落入贝叶的算计,几乎无懈可击。
不过,看似十全十美的计画往往存在意想不到的漏洞。
丹西的以上战略设想建立在一个假设条件基础之上——游牧联军无法通过泪河水道冲进闪北腹地,直插猛虎自治领的心脏地带。
马背民族不谙水性、不善舟楫,非是特制船只无法通过狭长而流急的泪河,坐小皮筏等若是找死。而泪河水情复杂,两边的阴风沼泽无法提供给养和停泊,更是增添了运兵的难度。若没有合适的向导以及知道造船秘诀的工匠,根本无法通行。
故而当安多里尔将叠瓦渡口码头付之一炬后,丹西等人以为万事大吉、高枕无忧了,谁知道他们却恰恰漏算了戈勃特取长补短,走水道进入闪特北部的妙招。
叛将希莱茨基早年曾出任闪北巡航官,熟悉泪河航道,瞭解船只建造技术,他下也有一些降军战士具备造船艺。
经过数月的劳顿,游牧联军总共建造出上百条运兵船,运载量超过五万人马。
尽管主力部队仍留在破蛮冈一线稳住猛虎军团,这支部队人数不是太多,只能是一支偏师,但这支偏师却被戈勃特寄予厚望,作为决定最终战局的力量。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