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差下去后,戴彰勋又急又喜。他急的是,接到密信晚了两天,出兵自然就会延误,这极有可能会被上级责斥,甚至是要受到严厉处分;喜的是,他终于知道了陶克陶胡的下落。有东北、直隶抽调这么多的官兵和蒙古旗兵会剿,陶克陶胡插翅也难逃,更别说有机会袭击多伦诺尔了。如果剿灭了陶匪,多伦诺尔到北面的商道又可以畅通了,经济会向前迈一大步,杨总督交给自己的任务也就完成了。这让他悬了很久的心终于可以放到肚里。戴彰勋下令结束“借地开垦”会议,叫官员通知协台衙门两个守备到同知署商议军事大事。
刘兰芳和孙立明两个守备到达后,戴彰勋让两个守备看了看直隶总督府的密信,然后说:“密信我们是接到了,只是不知为何却延误了几日。”
刘兰芳深知其中利害,连忙说:“同知大人,那我们还不赶快向上面解释清楚?否则,我们会承担责任的。”
“就是。本官的前任也是因为不及时出兵剿匪而被撤职了呢!”孙立明也挺着急。
戴彰勋道:“这封信本官已经写好了。一会儿,让独石口信差回去的时候捎上。”
“解释清楚就好。否则,我们会背黑锅的。”
戴彰勋见二人只关心自己是否受到处分,而不关心会剿之事,心中有些不快。但碍于情面,只得接着说:“总督府要求我们协台衙门抽调一千名八旗兵北上助剿,二位大人有何高见?”
“刘大人,您先说!”
“孙大人,您的资格老,您先说……”
两个守备互相“谦让”着。
看到这种情况,戴彰勋知道是怎么回事,他苦笑着:“二位大人,别谦让了,本官看孙守备就由您先说吧。”
孙立明见戴彰勋点了将,只好道:“杨总督抽调我们协台衙门一千名八旗兵前去助剿,此乃英明至极之举,是对我们协台衙门的信任。原来穆兴云的右营虽然暂时归本官节制,但这个右营是穆兴云一手带起来的,在右营新守备未上任之前,各级军官和本官软磨硬泡的,难以驾驭啊!再说,我们左营是步队,要是走到那里的话,恐怕连黄瓜菜也凉了。”
清军中的派系林立,戴彰勋是知道的,孙立明的话不无道理。戴彰勋说道:“孙大人言之有理,你们步队是不能去。刘大人,你说说看。”
穆兴云被抓后,协台衙门只剩下他们两个守备了。既然左营和右营不能去,那只有他的中营骑兵了。刘兰芳说:“孙大人说得有道理,看来只有我们中营的骑兵前往会剿了。可是,这么急,我们哪里能准备好呀!而且,今年我的老寒腿又犯了。再说我们中营凑不够一千人的。”
刘兰芳说出了一大堆困难,他的话里明显带有推脱之意。
戴彰勋清楚他俩的底细,主要是因为没有什么实战经验,再加上陶克陶胡身经百战,如狼似虎,连东北胡子出身的清军将领都奈何不得。要是他俩带领协台衙门的八旗兵和陶克陶胡交手,说不定会让他们全都给杀了。这样一来,自己也难逃干系。思前想后,戴彰勋想出了一个主意:不如让肖化南和刘兰芳一起前往。肖化南是天津武备学堂毕业的佼佼者,指挥打仗得心应手。
想到这儿,戴彰勋说:“本官知道刘大人的老寒腿。前段儿时间,你巡查城防时就犯过一阵子,记得本官还去看过你呢。可是,这次是直隶总督府下的命令啊,谁敢不执行呢?刘守备,你看这样行不行,本官派同知署卫队长肖化南带领装备精良的三百人卫队和你一同前往,让他做你刘大人的前锋去打仗。刘大人,意下如何?”
刘兰芳听戴彰勋这么讲,也不好违抗,只得硬着头皮说:“戴大人,剿灭匪患是本官的职责,我去。而且,您还把肖化南队长和他的马队拨给我,本官就更放心了。肖队长是武备学堂出来的,又当过杨总督的贴身卫士,经验丰富。有这样的人才替本官打前锋,何愁剿灭不了陶匪?”
刘兰芳心里在打着小算盘:肖化南当过杨士骧的贴身卫士,又是戴彰勋的马队队长,他们二人非常赏识他。肖化南跟着自己一起去,败了,有他兜着。胜了,能跟着他沾光,说不定会跟着升迁呢!
戴彰勋说道:“那就辛苦刘大人了。”
“刘大人真乃国之栋梁啊。您不够的人马可以从本官那里抽调,要多少都行。待刘大人凯旋归来,本官为您设宴接风洗尘!”
孙立明如释负重地恭维着。可刘兰芳心里却骂了起来。
戴彰勋把肖化南叫到了同知署内院。
肖化南听到让他率兵打前锋去剿灭陶克陶胡这一消息后,热血沸腾,施展自己的军事才华,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他急忙表态:“戴大人!我绝不辜负您的期望。此行,我一定会击败陶克陶胡。”
戴彰勋嘱咐道:“此次前往,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容易,骄兵必败这个道理我就不多说了。刘兰芳没有遇到过什么战事,缺乏作战经验,你要多多操心。再说,这些八旗兵的战斗力也不敢恭维。我给刘兰芳写一封信,你带上。必要的时候,你把这封信交给他,以便接过指挥权。”
肖化南担心地问:“刘大人可是正五品的守备。到时候,他能听我指挥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